高职班主任德育管理特殊性分析论文

时间:2022-09-26 06:07:37

高职班主任德育管理特殊性分析论文

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一切为了学生,这三个“一切”都源于爱,都归结于爱。这种爱,她有着母爱般的崇高与伟大。但这种她超越于母爱;她是一种蕴藏于心灵深处升华的爱;她蕴含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之中的爱;她是一个具有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的师爱,是一个虚怀若谷淡泊名利教师的爱。

从教十几年了,在这十几年里我先后担任五届学生的班主任工作。在这些年里,我成天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职高生。这些学生由于爱到了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不正常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使得他们的心理品质、文化素质以及行为表现受到了扭曲的发展。他们中的一部分都是属于特殊家庭的孩子,是目前还尚存在的应试教育的淘汰者、甚至是牺牲者。大浪淘沙,他们不再被重视,不再被别人寄予希望。因而,这些学生对前途失去信心,不再有什么美好向往、远大理想,而是以一种消极的、甚至是敌对的情绪和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一切、周围的一切。**便这群孩子中的一员。

一、**同学存在问题的表现

04年的春天,学校招来了一大批文化素质和行为表现是至今为止最差的一届春招学生,**便是这其中的一员。本来分到其他班级的他(他的原班主任是一名年轻、缺乏经验、管理能力较弱的教师)过着自由散漫、为所欲为的校园生活:旷课、迟到、早退,从不带书本进教室,更不用说做任何作业。即使能坐到课堂止,不是睡觉就是讲话,要不就溜到操场后面抽烟、打扑克,好不自在、逍遥。几个星期后,由于他的姑父和学校某位同事很熟,故请求帮助调班。同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调到我所带的班级。记得刚来的那天,他就一幅苦瓜脸,耸拉着脑袋,眼皮抬都没抬地站在我面前。根本不象其他刚调来的学生那样,满怀期待地看着我,聆听我的一翻热情洋溢的激励之言。看得出,调到我们班,并非是他的愿望!接下来的几天,他总是阴沉着脸,成天萎靡不振、无所事事,常躲在某个角落,冷眼看待周围的一切。一星期下来,班级每周日常行为规范的综合考评,其分数最低:迟到、上课不带书、睡觉、做小动作、不记笔记、不交作业、不参加卫生扫除与任课老师顶撞等等,一系列问题出来了。必须找他谈话!

二、记忆犹新的首次“较量”

当你面对着一个对你有很大抵触心理的人谈话时,他一定是“油盐不进”。**便是这种。那天,当我挤出批改作业的时间,与他苦口婆心地说了一堂课后,他还是那种表情:阴沉着脸、耸拉着眼皮、一声不吭,仿佛是以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来对待我。上课铃声响了,我只能停止说教,让他坐在我的办公桌前自我反省,然后让他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一堂课下来,拿着他写的东西,直让你感到啼笑皆非。他是这样写的:“我讨厌天下所有的老师,只喜欢我原来那个给我充分自由的班主任,我想回到我原来的班,我讨厌方老师,她管得太多,我讨厌她,讨厌、讨厌、讨厌……!!!”“讨厌”两个字越来越大,越写越重,感叹号也打了很多很多,最后一个感叹号把纸都给划破了。看得出,那是他一种内心怨气的一种宣泄,甚至有点“歇斯底里”。看了这样的一封“自我反省”书,再看看桌上堆满了需要我批改的作业,想到还有很多未完成的工作和回家还得给上学的孩子做饭吃。内心里也觉得很烦躁、很委屈。是对他暴跳如雷、加以训斥?!还是冷漠地顺水推舟将其送到同事面前?!我沉思了一会儿。最后我走近了他,拍着他的头笑着说:“首先,谢谢你愿意与我交流了,更要谢谢你的坦诚与率直,你能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对我说,我真的很高兴。知道吗?你好可爱!这是我任教以来第一次得到的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评语。真没想到,你会这么讨厌我,我会‘惹’你生那么大的气。你知道吗?生气是等于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哎,我真的想知道我到底错在哪里,你能告诉我、帮助我改掉那些‘惹’你生气的‘错’吗?!”第一次看到他抬起眼睛看着我,那是一双不信任、疑惑的眼睛,脸上的表情也好复杂好困惑,但不再是阴沉的!那天,与他长谈了近两小时。那次谈话的最后一句我还依稀记得:“愿不愿意与方老师共度美好的高中三年?能不能不那么早地给老师下评语?正如老师也不会过早地给你下评语一样,让我们俩都改掉身上不好的缺点,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彼此,互相提醒,共同进步,好吗?!”他抬起头,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那双眼睛里也有光泽,也有一丝丝想竭力隐示的渴望。那种眼神提醒我,不能放弃他!

三、细究“心理阴暗”的症结所在

**的父母早在他出生四个月的时候就离婚了,现在各自均有了新的家庭和孩子。**从四个月起,就开始由他的姑姑和姑父抚养。姑姑家有一个比他大四岁的姐姐。这些年来,姑姑尽力供他吃穿,但为了生计,对于他的其他方面教育也就少了一点,姑父迫于避嫌,也不好对其严格要求。**对于其父母来说,无疑是一个累赘,再加上由于长期没有生活在一起,故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比较淡漠。**小的时候挺招姑父母的喜欢,随着他不断地长大,学习成绩的下降,老师经常的批评与训斥,使得没有什么文化的姑姑常常口不遮言,说一些“你给我滚,你这不争气的孩子,没人要的孩子……”等之类的话。这些气话,无疑会给本就缺少父母之爱的**,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为此,**变得冷漠了,变得不敬了,甚至对姑父母有了仇视的心理,这一切更使得姑父母感到多年的付出宛如“竹篮打水”,便对其失去了原有的关爱与呵护了。心理极其痛苦与孤独的**,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在学校里同样得不到老师的重视,相反有时还会招来老师的冷眼和同学们的讽刺。所以他仇视所有的成人和老师,敌视所有学习好的学生。于是,在初中阶段,他不是顶撞老师,就是会因一些小事和其他同学发脾气,甚至对别人大打出手。老师盲目的训斥与罚站,又使得他逃学、离家出走。他变得只喜欢和一些与他有相同经历的孩子在一起,成天在街上游荡、上网、打游戏……家人、老师早就放弃了他,无视他的存在,他也放弃了自己,也乐得个逍遥自在。

四、“爱如心雨”是良方

1、找回亲情,营造健康成长的家庭心理环境。

这个案例显示,家庭是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解铃还需系铃人”。为此,我首先来到他的家。与他姑姑、姑父进行了长谈。看得出,这是一对忠厚善良的人,他们的女儿日前正在读大专。以前对**一直象对亲生儿子一样,直到**上了初中以后,两口子由于看到他不争气,才渐渐地对**冷漠。但看到他现在这样,他们心理也很不好受,但也苦于没有办法,只得报着糊一天是一天的态度,只要他不进监狱就行了。在与他们长谈近三个小时后,其姑父母也感觉到自己失衡的心理和过激的言语也是造成**心理扭曲的原因所在。并答应我一定要在情感上多给**一点关爱,多给他一些。随后,我又参观了**的房间。房间是姑姑帮着收拾的,挺整洁实用的一个兼书房与卧室为一体的小房间,这一点则是我后来在协调好**与其姑父母关系的一个有力的证据。

另外,为了让**能更快地走出阴影,我又分别找到了他的父母,利用周日,请他们一起来到我的办公室。我向他们道出了他们不幸的婚姻造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那么多苦痛,告诉他们,他们的孩子幼小的心灵曾承受了多大的负荷与煎熬,可这一切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的不公平!让他们知道,他们怎么能够忍心在享受他们新的幸福生活的时候,在他们拥着自己现在孩子入睡的时候,怎么能够把他们曾经拥有的孩子丢弃在无尽的黑暗里,让他独自一人品尝着世态的炎凉与生活的苦涩,让他躲在同一座城市的某个角落里拼命地挣扎!告诉他们,过去的婚姻是错误的,但他们的孩子是无辜的,他们不能再用他们的错误去惩罚这个可怜的孩子!孩子需要他们,需要他们的爱,父母的位置是这个世界上无人可取代的,恳请他们抽出一点点时间去看看他们的孩子,去和他聊聊,陪他玩玩……那一天,我很激动。一席发自肺腑的言辞,使得他的爸爸痛苦地低下了头,他的妈妈则泪流满脸。一星期后,我看到**穿了一套很有青春动感的白色运动衫,一双质地很好的运动鞋。我走到他跟前,拍拍他的头说:“哇!小伙子,你今天好精神、好酷呀!是谁给买的呀?好棒啊!”他不好意思地小声说:“是爸爸、妈妈给买的。”他第一次在我面前笑了,笑得好可爱、好灿烂!而我的心,也是一片阳光!

2、发现长项,激励唤起自我,营造校园宽松和谐心理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可以使他们体会和感受其中的幸福。”要使后进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美妙与幸福,就要为这些孩子创造机会,发现其长项,激励他们,给他们表现自我,尝试成功的快乐与喜悦的机会。

**的文化课成绩很差,想通过班级的“学习帮带”小组在短时间内有所提高是很难的。通过这么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发现:文化理论课不好的孩子,其实训动手能力不一定就差,往往有的孩子还非常棒。为此,在班级第一次实训的前几天,我就开始在班级宣传,用往届学生的经历,向学生说明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各种智能,每个人都可以在一、两个智能领域中表现得很突出。希望班级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充分利用这次实训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智能强项……”课后,我又拍拍**的头说:“加油吧,小伙子,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干得很出色的!”实训期间,我时常来到实训车间看看班级学生,当然也不忘特别关照他。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第一块工件成绩出来了,**的成绩竟然是全班第一名,他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教育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发展孩子的智能强项,使孩子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的地位,能在发展过程中及早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教育还要及时地引导孩子从强项领域走向困难领域。为此,我趁热打铁,为了帮助**提高文化课成绩,我制定了三个计划:一是帮助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每周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习一到二次;三是给他找个学习好的学生,与他同座,成为他的好朋友,及时帮助、督促他的学习。此外,每天下午三节课后,班级的学习小组成员为班级学习、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讲评作业,保证他及其他学生可以独立按时完成作业。这种“同伴效应”在整个“帮带转化”过程中,效果特别明显。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的学习劲头比以往大多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连续几次被评为“本周之最”、“双周之星”。现在的**变得同其他同学一样快乐、自信。他在去年开学初的新学期计划中写到:“这学期是我作为学生这一角色的最后一学期了,我一定要好好表现,给自己的学生生涯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以此来回报一直关爱我、为我付出那么多的方老师。感谢我最敬爱的方老师,是她在所有人都放弃我的时候,在我都放弃自己的时候,拉了我一把,伴我走出了人生的最底层,走出了痛苦的深渊,并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亲爱的老师,以后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记住您对我说的话‘您将永远站在我的身后,随时准备为我喝彩!’老师,您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

五、我的思考

从事职高班班主任的工作已有十五年了。在这十五年里,我深深地感到师爱的力量。因为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无形的情感纽带,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没有爱,就没有心灵的相通;没有爱,就没有情感的交融;没有爱,教育则显示出她的苍白与无力!

高中阶段是人的各种意识初步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是人之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必须打破常规,跳出过去的思维模式,细心观察,全面了解这些学生,给予这些学生以更多的理解、尊重和关爱。竭力找出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哪怕是“沙里淘金”,也要去寻找、去挖掘。耐心把帮助他们,引导他们,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前进的信心,扬起生活的风帆。作为一名职校教师、一名班主任,我们首先要给自己定好位,明确自己施教的意义;其次就是要正视自己的业绩,区别于其他普高及重点高中教师的业绩,作好这种心理和思想上的准备,最后要做的就是职高班主任工作应具有“三心”和“三性”。“三心”是:耐心、爱心、宽容之心;“三性”是:全面性、长期性、反复性。只要你准备好这些,你就会坦然面对你的学生,你就不会有浮躁之心、失落之感;你就不会被名利所左右,不会轻视、无视你的学生了。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生命的重要创造者,由于他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的特殊性,他在学生人生成长道路上所扮演的特殊角色,所以他必须将自己的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他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与苦恼。这就要求我们的所有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真诚地关心各个层次的学生,给每位学生以诚挚的爱,弥补他们各自心理不同的缺憾,消除他们各自心理的障碍,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位学生的心田。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能,还要拥有一颗博大、宽容的心。爱学生,就应学会宽容学生的过错,特别是对于我们的职高生。宽容不是教师无能的表现,而是教师人格美的体现。宽容有时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有力量、更有说服力。我们要给学生犯错误的机会,让他们改正错误,引导他们,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让他们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宽容,不是姑息迁就,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分心平气和。”当教师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每一次错误;用期待的目光去等待学生每一次的觉醒,每一次的改过;用微笑去关注学生的每一分的提高、每一点的进步;用喜悦的心情去感受学生每一份的成功、每一份的获得。这时,您的学生,他一定会真正理解教师这份宽容的用心良苦。老师博大的胸怀,也必然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宽容,它是一种爱,一种深远的爱,它的魅力在于它可以使人的思想改变,让人的灵魂得以重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诲人不倦,求索不止。十五年的教书育人工作,看着一拨又一拨的学生在师爱的感化和激励下不断地转变与成长;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师爱的雨露下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完善,我由衷地感到身为人师的欣慰与幸福。也许,今生未必能成为一名轰轰烈烈的优秀教师、名师,也未必有着普高教师那样桃李满天下的辉煌成就。但是,我的学生,他们世界观、人生观的重新确立,行为举止的初步养成、为人处事方式的改变,以及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足以让我心仪。

爱,如同心雨,她将使你的字典里不再有教不好的学生!

上一篇:低保制度中扶贫开发机制分析研究论文 下一篇:人民面临压力币升值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