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仰状况和递进式信仰教育选择

时间:2022-09-26 05:35:56

大学生信仰状况和递进式信仰教育选择

摘 要 大学生信仰教育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信仰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是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状况的调研,分析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不足,提出了分层递进式信仰教育的实现方式和内容设计。

关键词 大学生 递进式 信仰教育 教育内容

一、大学生信仰状况分析

信仰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 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之基础上, 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无论是对于社会共同体, 还是对于社会个体, 信仰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构成了人类文化本身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那么,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本课题组对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近千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74份。参加调查的大学生性别抽样分布为:男生占43.7%,女生占56.3%;年级抽样分布为:一年级学生占26.1%,二年级学生占29.3%,三年级学生占30.9%,四年级学生占12.9%;生源地抽样分布为:来自农村的学生占51.5%,来自城市的学生占21.3%,来自乡镇的学生占27.2%;政治面貌抽样分布为:学生党员占18.9%,入党积极分子占32.8%,团员占43.4%,群众占4.9%。调查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一)多数大学生认为信仰对个体而言是需要的。只有29.3%的大学生认为没有信仰不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影响,其中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对信仰重要性的认识上差异显著(p

(二)在有无信仰问题上,专业、年级和地区之间差异不显著。只有4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明确的信仰。说明在现行无差异化信仰教育与引导方式下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认知水平的人对信仰的认知确立表现为同质性,大学生对信仰认识也比较模糊,多数人认为政治信仰才是信仰。60%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信仰或说不清楚,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主流信仰的一种迷失。

(三)大学生对信仰的选择较为理性。大学生对信仰的选择从高到低依次是道德信仰(63.4%)、国家信仰(53.7%)、民族信仰(52.5%)、政治信仰(30.4%)、生命崇拜(29.2%)、家庭主义(29.1%)、法律信仰(25.6%)、(11.2%)、金钱崇拜(4.1%)、权利崇拜(2.6%)和神灵崇拜(1.3%)。

(四)从大学生信仰确立的影响途径看,教育居于重要位置。依次为学校教育(35.9%)、社会的实践体验(21%)、家庭影响(18.1%)、理论认知(10.6%)。

(五)从影响信仰确立的因素看,依次为书籍(32.3%)、领袖及各种英雄和模范人物(20.9%)、父母(15.8%)、网络及各种传媒(13.2%)、老师(8.4%)、亲戚朋友(2.1%)、同学(1.3%)和其他(6%)

(六)对“学校信仰教育开展的主要不足”的选择,依次为忽视学生主体性需求(47%)、形式单一,以“两课”教学为主(45.7%)、针对性不强,没有分类教育(41.2%)、载体不够丰富(24.8%)、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不够(23.6%)、缺少层次性(16.3%)和其他(5.9%)。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1)总体上大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在价值判断与价值观念的取向上依然表现出“善”心,不存在价值崩溃。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价值判断混乱,在价值判断与行为模式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道德信仰在需求和选择上第一顺位反映了大学生对道德现状的关切和对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回归。(2)信仰迷失与危机并存。价值观念的“善”性定位并没有带来大学生信仰的确立,没有体现对善性的坚定追求。反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感到迷茫与彷徨,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中迷失,使主导信仰边缘化,体现出大学生受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的冲击及社会整体道德现状的影响,对主流信仰产生了怀疑、动摇,进而导致信仰危机。(3)教育是国家主导信仰确立的最重要手段,但针对性不强。价值体现的是客体对主体的美好,基于共同社会生活环境下的同一群体存在建立共同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和可能。推行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的最基本和有效地手段是教育,显然,信仰选择的差异与不同身份的个体在信仰认识方面的显著差异表明教育远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35%的人通过这渠道确立。这种效果的理想性与教育的针对息相关。(4)道德信仰成为关注的主体。一方面,大学生遵从内心道德的诉求,传统道德观念依然深深根植灵魂深处,另一方面,表现为对社会道德危机的极大关注。道德危机的根源之一在于从传统熟人社会快速过渡到现代陌生人社会,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显得松弛,其表现之一就是行为与价值观念的背离构成的不道德。当缺德与在社会安之若泰,道德危机就容易发生,社会成员内心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对缺德行为的漠然就使得内心充满挣扎,会特别关注社会道德状况。(5)理性与情感并重,影响信仰确立。如果将书籍、大众文化传媒视为大学生信仰确立的理性认知因素的话,模范、亲人、朋友的影响则更多体现情感的因素。

二、递进式信仰教育的理论基础

所谓信仰的递进式教育,就是在尊重教育主体的基础上,以国家主导信仰为目标,按信仰内在逻辑关系,逐层推进的教育方式。

(一)信仰具有层次性

就某一信仰本身而言,按其在主体中的存在方式,赵志毅等研究认为信仰具有三层次四维度的立体架构。三层次: 可信--确信--坚信。四维度:分别为理性, 非理性、相信、怀疑。在不同的信仰之间,潘维认为,对社会关系的基本是非判断就是社会价值观,而依据基本社会关系,可以划分为个体对他人、自然、群体、群体与社会、人民与政府、人民与民族国家、国家与国际体系等,可以划分7层核心价值观,即道德观、自然观、群体观、社会观、政治观、民族观、国际观等。事实上,信仰的本质是人们高度自觉的价值意识。价值意识有两方面内容构成,一是价值心理、价值观念;二是价值认知、价值知识。信仰是人们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支配、统摄作用的价值观念。它总是存在于具体的价值观念、价值知识之中。[3]从这个意义上说,潘维所划分的7层价值观,就是7种不同的信仰。这7大类不同的信仰,按照与主体的关系紧密程度和认知程度逐层向外拓展。

(二)信仰的三元论

解构信仰,不难发现信仰由理性、情感、意志三种要素组成。主体信仰的合理性分野标志在于理性成分的多寡。信仰一旦拒绝理性的追问,难免就陷入狂热,就是典型的例子。意志的强弱更多取决于情感的因素。而理性、情感在信仰的确立过程中都存在逐渐加深和升华的过程,这一加深的过程为引导教育提供了层次递进性的可能。部分学者将信仰确立的过程人为划分为四个阶段,怀疑――相信――确信――坚信。光认为:相信是对事物的某种性质或状态的断定、肯定。事物的某种性质或状态一旦为人所肯定、相信,而且被表述为一个判断、一个命题, 人们对这个判断或命题的正确性又坚信不疑, 那么, 这个判断或命题就成为人们的一种信念(确信)。在人类生活中,那些特别值得相信和恪守的东西,会在人的意识中转化为信念。信仰则是信念的递升, 是信念中的信念。显然, 只有对人来说具有极大极高价值的东西, 才值得人们心驰神往、身心相许、情感皈依。而由相信到信念再到信仰,反映了一种逐步深入和递进的关系。

(三)层次递进式是教育的内在规律性要求

人类知识的传承总是由易及难,由基础而前沿。观念的确立也是由感性而理性,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教育要遵循这个规律,层次性理论为信仰教育的递进式设计提供可能。

三、递进式信仰教育建构

(一) 递进式教育主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是教育的有效性问题;二是教育的针对性问题。有效性就是要提高受众接受传播者信息的效率,形式、环境、传播方式等都会对传播效率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的利用活泼的形式,多样的方式、简洁明了地将要传播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提高针对性的根本目的也是提高教育的效果。教育的针对性应主要指向两个对象,其一是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其二是不同群体的信仰需求。需要我们依据个体和群体的不同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二) 递进式教育需要分层分步实施

通过教育的实施者即教育主体对受教育者信仰确立状况的了解,人为将受教育者划分为若干层级,实施分层教育。可以是不同年级要求较为一致的群体,比如前文提及的党员群体;也可以针对不同年级面临的不同主要任务着重采取某一方面的教育;前文通过对信仰解读,我们已经发现主体对信仰的认知是个渐进过程,主体信仰的确立也是理性认知的深化和情感的升华的渐进过程。无论是对理性认知的渐进过程的划分,还是对情感皈依过程的划分,都存在不同阶段对象的集合。这是实施分层递进式教育的现实基础。削弱、对抗危机产生的影响因素,依据不同群体和个体对信仰的需求制定教育内容是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三) 信仰教育的内容

一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相结合。二是大学生信仰形成的主要因素相结合。按照个人与家庭,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与政府,与国族、与终极目标七方面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归纳为对应的五项教育内容。(1)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传统文化的礼、义等纲常积极意义解释,涵盖与家庭、他人的关系。(2)团体本位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制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体本位价值取向。(3)平等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教育,应该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价值取向。(4)爱国主义教育。(5)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精神培养。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又要反对对超验的神灵等的盲目信仰。上述五个方面内容,内容上基本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范畴,又具有对外逐层递进的关系,具有价值选择的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体现了信仰教育政治价值与普遍价值的适当分离。

参考文献:

[1]赵志毅,蔡卫东: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一期

[2]潘维:论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3]王玉:论理想、信念、信仰和价值观,东岳论丛,2001年第4期

[4]光:信仰之思,《学术研究》,2000年12月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不同主体信仰需求,分类递进式大学生信仰教育模式的研究,浙社科规【2011】6号24)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上一篇:从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展浅析纸质档案保护意识 下一篇:建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研究团队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