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26 03:19:54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高血压是人群的常见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人民的健康危害极大。探讨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方法:搜集门诊轻型或临界高血压患者,观察非药物治疗后的效果。结论: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非药物治疗有着药物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现实意义重大。

关键词 高血压 非药物治疗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10月~2006年12月期间门诊就诊的轻型或临界高血压患者60例,血压(140~159)/(90~99)mm Hg,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35~50岁,6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闷和头胀、失眠、耳鸣、气短等症状。病症持续的时间在3~6个月,相关检查未见异常,亦无高血压病家族史。60例患者中均有喜食高脂肪食物、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40例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约为10g。肥胖者10人。

治疗方法:均采用了非药物治疗。①限钠摄入:生理需要量每日仅为0.5g,控制食盐每日摄入量在6g左右,盐浸食品如咸鱼、咸菜和酱菜等禁止食用。②防治体重超重:对于肥胖者限制饮食的过量摄入,减少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和增加热量的消耗。加强运动锻炼。③禁烟戒酒。④适宜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运动量过大及过于剧烈,量力而行。我国传统气功和太极拳是较好的治病养身方法。⑤行为治疗:针对有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者,鼓励多参与书法、绘画、娱乐活动等社交活动。

结 果

45例患者经过上述治疗,数月至半年后门诊或院外随访均取得了一定疗效,血压偏高都得到控制,波动在正常范围之内,头晕头痛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精神状态改善,工作生活质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15例患者因不能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治疗,血压及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其中5例患者随访过程中血压有继续升高趋势,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同时非药物治疗仍然作为基础治疗。

讨 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以引起脑、心、肾的损害,是脑卒中、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尤其脑卒中是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心肌梗死的5~6倍,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加大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使高血压患者人数不断上升,估计有1亿2千万人,其中轻型患者约占80%。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近年来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因为非药物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非药物治疗不需服药,花钱少,可以极大降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其次没有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很多病人单纯应用非药物治疗,血压亦能长期保持在正常范围,部分病人可以自动转为正常。另外非药物治疗还有着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等作用。非药物治疗配合药物治疗,有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减少所需药物的剂量,从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病人坚持服药的依从性[1]。

我国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占全国所有医务人员的70%左右,他们承担着占我国总人口80% 的农村农民和中小城市居民的疾病诊疗和防治任务。在全国上下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和提倡勤俭节约的今天,提倡非药物治疗高血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但可以极大地减少当前我国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对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实现我国人均寿命的大幅提高,推动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意义重大[2]。

在非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时应注意,严格掌握非药物治疗的适应证,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血压,不能一味的治疗不变,如果应用非药物治疗后血压未降至正常范围以及中度以上程度的高血压患者都必须及时应用药物治疗,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并发症,同时可以辅助非药物治疗。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社区居民不了解高血压病相关知识,不懂得高盐、饮酒和吸烟与高血压病的关系,特别不知道膳食高盐是中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社区医生有责任做好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指导患者有意识的维护健康,对高血压病人进行二级预防和系统随防,建立医疗档案。消除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做到早普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根据高血压级别及危险因素,个体化的确定每一个高血压的优化干预策略,不断总结经验,让每一位高血压患者得到应有的最佳治疗,从而提高一个地区乃至整个社会高血压防治的知晓率、控制率、治疗率。

参考文献

1 张季平.临床内科学.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00-1102.

2 焦启超,勇华,梁强.基层大内科医师高血压病诊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1(5):60-61.

上一篇: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 下一篇: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溶栓治疗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