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改革教学研究

时间:2022-09-26 03:00:43

初中语文课堂改革教学研究

传统的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此,我国教育界提出了新课改的要求。课改的中心任务是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种新的教学思想被教育界广泛认同,尽管在践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大方向是正确的。因此,初中语文课堂的改革需要继续下去,不断深入,真正通过改革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语文课堂获得创造性的发展。

一、教师转变角色,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是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实现这种改革需要教师积极地进行角色转变。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教学生怎么学成为一种教学常态,只有教师教,学生才能学,教师不教学生不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教都由教师决定,教学缺乏变化,缺乏创新,学生毫无疑问地成为学习的工具。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学起来很辛苦,许多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学习效果不佳,更难以在学习过程中有所突破和创新。这种教学模式必须被改变,教师要能够转变角色,从教学活动的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只有教师转变了观念,积极地进行角色转变,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谓的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是指教师为学生指出学习的方向,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误入歧途时,教师要能够及时地把学生引向正途;所谓教师是学生的支持者,是指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时,当学生感到学习困难,无法继续行进时,当学生感到自己很笨,信心不足准备放弃时,教师要及时地鼓励学生,做学生坚强的后盾,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自己最大的支持者,使学生重拾信心,勇敢地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所谓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是指当学生遇到较大的问题难以自行解决时,教师要做学生的合作者,和学生一起把问题解决,使学生在解疑解惑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认清了自己的角色,就要敢干放手让学生做,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有效体现,学生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生才能获得创造性的发展。

二、实施探究性教学,不断把学生引入探究过程中

在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会质疑,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发展,这对于学生学习语文乃至学习其他学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自我努力下感受成功的喜悦。

比如,在教学《社戏》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通过自我学习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风格,同时掌握一些字词,独自品味理解一些难懂的句子,在学生品味自学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探究内容。比如,“我”在平桥村有哪些乐事?本文题目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的事件,但作者写了在平桥村的一段乐事在文中又有什么作用?等等,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同时,当学生难以凭着自我能力解决问题时。比如,第二个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思考问题,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善答案,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探究,利用集体的力量,促进学生认识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探究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语文作用重大,在语文教学中应使这种教学方法成为一种教学常态,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自我的完善发展。

三、利用强化原理,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心,只有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发展,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人才,这对学生的成长极为有利。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就需要教师能够应用好强化原理。所谓的强化原理是一种心理学词汇,是说只要人的某种行为受到强化,那么以后出现这种行为的几率就很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断地对学生的有利行为进行及时强化,使学生能够不断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不断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通过强化,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养成行为习惯,不断努力学习,获得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就《故乡》的题材进行提问时,许多学生都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一个学生回答了,并且回答正确,教师就要及时给该学生以充分的肯定,使其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大胆提出问题。这样,通过强化行为,学生就能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也会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转变角色,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效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上一篇: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形态 下一篇:彝族服饰的色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