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评改小学语文作文的策略

时间:2022-09-26 01:24:16

浅谈有效评改小学语文作文的策略

教师要将评改的笔交回给学生,把评改的方法教会给学生。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让学生乐于习作,爱上习作。

一、真正的“改”源于老师的“放”

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要摆正教师与学生的位置,要树立由学生自己修改的信心,要放心给学生自己评改,不要包办代替,要在作文教学评改中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性评改作文。这如同教小孩子学走路一样,只有父母勇于放手,孩子才能真正学会走路。教师在放手的同时还要强化学生自主性评改作文的意识,激发学生自主性评改作文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性评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

二、真正的“改”源于老师的“导”

“放手”不是“撒手”。教师在评改作文时,要对学生的作文认真研读,作文教学名师管建刚提到:“一定要知道,研读学生的作文,是作文教学最为有力的起点。”由教师一人的批改现象,转化为教师指导下的全体学生的自我评改,必须是在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能力、习作水平、习作情况进行熟悉后进行。教师每一次评改作文,都要对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的优缺点了然于胸,并在这个基础上提炼、归纳出着力要训练的地方。再根据分析的结论涉及课堂教学。笔者在指导学生修改人物描写的一节作文讲评时,是分三个环节“导”的:

(1) 以名家名篇导入,给学生示范

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多是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是经过众多专家讨论后,从成千上万篇的优秀作品中挑选出的精品,这些作品不仅折射出时代的精神,而且在写作技巧方面也是不朽的典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借鉴这些名家大家的写作技巧。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是学生熟悉的课文,出示课文中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唤醒学生优秀文章的感觉。因此,在评改人物描写的习作时,我再次出现课文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让学生回顾人物外貌描写对人物性格特点的作用。

(2)以学生优秀文章导入,缩短距离感

光是出示名家名篇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有种高不可攀的感觉,此时应顺势导入学生的精彩描写片段:“你知道她的样子有多恐怖吗:嘴唇上抹上了红红的唇膏,两边脸上抹上了红红的胭脂,眼睛涂得紫紫的,好像刚被人打了一顿似的――《臭美的妹妹》。”“新的学习需要首先产生于好奇心。”学生在幻灯片上看到同学的作品,评价的兴趣马上被激发,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讨论。

(3)以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教给学生修改方法

学生的点评热情被激发后,老师就要马上出示学生存在问题的习作段落,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

笔者此时出示学生的一个习作片段:“爸爸五十多岁,白头发,高额头,红扑扑的脸蛋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爸爸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看书。”

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发现同学的描写不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丝毫不能起到衬托人物品格,突出人物特点的作用。于是,我趁此机会问学生:“怎样的外貌描写才能衬托出人物的特点?”经过讨论后,同学们建议把它改成:“爸爸虽然刚刚五十出头,但头发几乎全白了,一双不停转动的小眼睛,藏在黑框眼镜的后面,酷似科普读物上的‘动脑筋爷爷’。自我懂事以来,我就知道爸爸爱看书。”

三、真正的“改”源于学生的“参与”

小学生作文评改指导过程不是一个教师单向指导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对评改方式和评改方法的掌握,把握一定的评改技能,形成一定的评改能力的过程。作文评改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想改会改乐改”,进而培养学生新颖独到、具有个性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教师从扶到放,教给学生自主性评改作文的本领,并要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我在课前把学生的习作发给学生,然后在进行指导后让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换评改。学生对阅读身边同学的习作非常有兴趣,同时也很积极提出修改建议。我还要求学生用红笔修改,用不同的符号圈出习作中的优点好缺点,还可以在上面写评语、建议,增加学生修改的信心和自豪感。

上一篇:创建适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课堂 下一篇:中职语文课堂幽默性元素的构建与语言技巧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