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态型德育,学生日用而不觉

时间:2022-10-05 09:45:32

实施生态型德育,学生日用而不觉

东莞市望牛墩实验小学是2008年1月从7所规模较小小学联合而成。联办之初,来自原先7所小学学生1500人,素质参差不齐,学生无心上学等现象常发生。面对困境,学校领导学习教育生态学理论,认识到应当把德育看作一个有机的自然生态,遵循教育自然生态规律,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6年多来,学校高度重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优化学校的德育生态环境,让学生接受更多品德生命健康成长所需的正能量。

生态学提出:①生物量按食物链的顺序在不同营养级上转移时,通常后一级生物量只等于或者小于前一级生物量的1/10,例如一条大鱼要吃10公斤各类小鱼才能增加1公斤体重,这被称之为“生态链法则”中的“十分之一定律”。②生态因子的输入要求具有质的多样性,这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例如各种营养元素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在教育过程中同样存在上述“定律”和原理。

望牛墩实验小学生态型德育的特点是:1.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道德生命的成长提供丰富而多样的“营养”,包括:1.坚持每天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按年龄段,分年级制定养成方案,长抓不懈,养成学生良好习惯,使师生日用而不觉。2.改进《品德与生活》课,每周周一第一节课学校行政听《品德与生活》推门课,要求老师根据班习惯养成现实情况,结合课程内容,上好每节《品德与生活》课,使学生巩固习惯养成的成果。3.设立人生成长展室,让学生走好人生每一步,通过让学生参观,悟出人生成长历程,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4.榜样教育,教育学生思考为什么历史上的英雄榜样长留在人民心中,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最美人物”如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战士高铁成、最美警察李博亚、最美妈妈吴菊萍等,为什么被赞为最美,从而明确:评判行为美与丑的标准是什么。要求学生能做到“四能”:能清晰流畅地讲英雄榜样人物的故事;能唱英雄人物的赞歌;能说出英雄榜样人物做好事的原因;能根据自身情况订出学习英雄榜样的计划。5.行为规范教育,这是德育生态链中的重点,具体包括:教育的载体有雏鹰争章活动、文明课室评比活动、分级阅读活动、评星活动、经验交流活动、师生家长互动活动等。教育的内容有日常行为习惯、自觉学习习惯、礼仪习惯、卫生习惯、交往习惯、强身习惯、劳动习惯7大类别。教育的重要策略是“三性”,即全员性、长期性、渐进性策略。教育的方法有“学、行、恒、带、联”五法。

用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使之成为德育的主体。

教育生态学认为,人的思想行为往往受本能(如生存、防卫等)和符合自己欲望的刺激影响,这是人的内部生态。德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调动学生的内部生态需要,使之主动、快乐地接受教育,成为教育自己的主体。学校的做法是:1.接地气。同样是有意义的教育内容,但一旦与家乡、族群、亲人相联系,学生就特别容易接受、激动并行动起来。例如在环境友好教育中,引导学生认识收集资料:由于污染严重,流经东莞的东江、东莞运河和我镇望溪河受污染严重。学生联想起各地酸雨频临,多个城市雾霾成灾。各班学生主动提出成立“望溪河水质监测小组”,调查附近的污染源。定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到镇区的街道打扫卫生、清除垃圾,访问清洁工人,用实际行动带动居民爱护环境,讲究卫生。2.加入时尚元素。如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加入动漫、偶像、时装等元素:评选社会上意志坚强、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明星;亲自设计环保时装;交流阅读魔幻小说感受,促进课外阅读;评选心中最佳的动漫角色等。又如,组织学生看七集系列片《画说雷锋》,加深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理解。3.让学生亲自做管理者。例如,建设开放式“书吧”。书籍由师生共同捐赠,各班选出两名志愿者管理书籍,进行登记、分类、编码、上架等管理工作,开放时间灵活。

建设一支善抓德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育生态学认为,外部生态因子进入学生心灵,要经过一个转换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别人帮助、调控,他们就是教师。学校重视抓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教育的忠诚。2010年开始,开展道德大讲堂活动。内容有:1.推介全国师德模范;2.推介市十杰道德模范;3.推介本校师德模范。每学期开展教师道德讲堂2次,并将上讲堂的模范材料编成书,供大家学习。学校还做出了关于教师专业阅读、写作、交流等具体规定。上述措施使学校培养出一批师德榜样,为学生树立终生的学习榜样。

上一篇: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培养有个性特长学生 下一篇:创建适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