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感悟教学的作用

时间:2022-09-26 11:39:09

论感悟教学的作用

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感悟教学立足整体,使学生通过活动,整体感知,获得感悟。长时间以来,感悟教学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其操作也缺乏科学性。语文教学往往以老师讲解分析为主,学生接受的是老师感悟后转述过来的“第二文本”,学生没有进入感悟状态,也就很难说感悟了“第一文本”之旨。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感悟教学的意义,以及教师在感悟教学中的作用作探讨。

一、感悟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感悟教学是一种创新教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感悟是学后之思,思而有得。它是感知的事物、知识在头脑中的组合、选择和建构,是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次的内化。它形成的是“精髓”式的认识。对知识创造性地接受,其过程本身就带有创新性。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如何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课堂教学和一定的社会教学活动,使学生得到发展?感悟教学可以说是最好的途径。它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而懂得生活,又因为生活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举一反三,终身受益。

(二)感悟教学是人的智慧与品格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式,是一种优化的学习之道。

教学是对人的培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的积极主动性。这也就是说,学生的积极活动是他们获得知识、经验的前提条件。在感悟教学中,学生通过自身活动对知识进行领悟,主体的功能得到了最大发掘,学生创造性地对知识接受、运用、转化,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在活动中,他们的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以加强,品格得以提高,个性也得以发展。而传统的教育教学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但学生主体的地位却常常得不到尊重。在被动的接受状态下,学生个体精神长期被压抑、被忽视,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教学效果因此也往往并不理想。

(三)感悟教学伴随着愉快的体验,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

感悟教学,学生因感触而获得感悟,因此而拥有成就感,享受着学习的乐趣、求知的乐趣、思考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体验着生命的快乐。“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种兴奋感、愉悦感会让他们最大限度地把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使自己在得到发展的同时,长久地保持一种积极求知的心态和学习语文的激情。兴趣是智慧之母。情绪高,兴趣浓,求知欲望强烈,参与主动,这也就为他们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学习,从而获得新的感悟,使自身素质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提供了潜在的动力。

二、教师在感悟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供感悟条件,注重感悟指导。

感悟是主体生命的功能,它不可替代。但教师在感悟教学中的作用却不可小视。感悟虽然可以不自觉地获得,但更多的却是来自于生命主体对事物的留意。因此,教师在感悟教学中应当注意教学的引导,尽量促进学生感悟的发生。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他们观察、活动、阅读、思考;要注意通过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情感的激励等为他们的感悟提供条件,提供触发点。同时,感悟也是一种全方位的辐射。教师还应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是非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为学生作引导,使他们的感悟朝着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

(二)丰富学生的知识量,突出基础知识的教学。

感悟不是“无米之炊”,它应当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感”是“悟”的基础,“悟”是“感”的提升。知识越丰富,产生感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一定的基础性的知识,让他们掌握学科中那些最具有迁移性、适应性、概括性和对了解与掌握一门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对进入教育教学内容的新知识,教师也应把握其特性,作相应的处理。

(三)注重思维开发,发展学生思维。

知识的富有并不自然带来智力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感悟的发生。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从某种程度上说,思维的开发更为重要。思维的训练与基础知识的教学并不能完全剥离。为此,教师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应把知识的习得与思维的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始终注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优秀的思维品质,使他们在知识量增长的同时,思维也更为活跃。

(四)尊重学生感悟,重视情感激励。

感悟具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人,由于知识水平、人生经历、价值观念等不同,对事物的感悟不会相同;同一的人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其感悟的层次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保护他们进行感悟的积极性。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