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布氏杆菌病观察

时间:2022-09-26 10:21:57

中西医结合治疗布氏杆菌病观察

布氏杆菌病是人接触了病畜(牛,羊,猪)及其分泌物或食用染菌饮食(生乳,乳酪,牛羊肉)经皮肤或消化道而感染。典型症状:起病急缓不定,发热,全身不适,畏寒,乏力,游走性关节疼痛,出汗,神经痛,并可伴有斑疹及炎,肝脾肿大等。进入慢性期时可有缠绵不断的肌肉骨关节疼痛及全身疲软等症状。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300例布氏杆菌病患者,其中240例为急性,60例为慢性。男 200例,女100例,年龄12-81岁。

1.2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属中医的“湿温”,“痹症”范畴。《金匮翼.热痹》说:“热痹者,闭热于内也……,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湿气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化热,”湿温首见于《难经五十八难》该书将其隶属于伤寒之中,至金元时治疗湿温仍局限在伤寒范围,直至清代,薛生白《温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辩》对湿温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作了系统的论述。于是该病急性期一般以“湿温”法论治,慢性期以“痹症”论治。

邪从皮毛而入:皮毛主一身之表,它在卫气作用下防御外邪的侵袭。一旦皮毛受损,外表不固,外邪即可乘虚而入,遂成正邪交争之势,而出现一系列皮毛开合失司的卫表证候;邪从口鼻而入:口鼻通于胃,故邪入口者大多因饮食不洁致邪毒随其侵入人体,这也与该病的现代医学传染途径相吻合。

湿热之邪从口鼻或皮毛犯太阴经,气机痹阻,于是肌肉关节呈游走性疼痛。因湿性粘腻呆滞,侵入人体后多滞着难化,不若寒邪之汗之可解,湿热之气一清可除。病机演变虽有卫气营血之变化,但主要滞留于气分,随着病程日长,湿热的转化随中气的虚实而异。中阳较虚者则病变偏于太阴脾,中阳偏旺时,则病变偏于阳明胃。前者多表现为湿偏盛证,后者多表现为热偏盛证。如湿邪化热则热象可逐渐明显,甚则化燥化火伤阴,最后损肾及骨。如湿困日久,伤及阳气而产生阳气衰微的变化。

2 治疗

2.1 中医辨证治疗。

急性期治疗:本证为湿热之邪居气分为主的证候,在辨证方面,要根据湿热的偏盛情况,合理安排清热与祛湿之剂的比例,一定不能“徒清热则湿不化,徒祛湿则热愈炽”,也不能因身体疼痛明显而过量用辛温发汗药,因那会使湿随发散药蒸腾上逆而会蒙蔽清窍,还不能因积滞而妄用攻下,则损伤脾胃之阳,而至脾气下陷,若见午后潮热,误以为阴虚而施以滋润,结果使湿邪滞着不化,病情更缠绵难愈,所以吴鞠通曾指出:“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暝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即指出了湿温初起治疗的三大禁忌。方用自拟扫布1号方:川连、茵陈、连翘、竹叶、石膏、薏米、半夏、萆、白寇、厚朴、白茅根、芦根、威灵仙、忍冬藤,方以黄连苦寒燥湿泄里热,石膏辛寒清热散邪,连翘清热透邪,茵陈利湿泄热,竹叶,薏米淡渗利湿,薏米,萆还能解毒通络,半夏,白寇,厚朴芳香化浊燥湿理气,威灵仙,忍冬藤解毒通络止疼,白茅根,芦根清热生津,淡渗利湿。如湿郁卫分之表证明显,肺主气而属卫,卫受湿郁则肺气失于宣发,腠理开合失于正常,故见恶寒而少汗,则加藿香,杏仁,淡豆豉,以宣肺舒表,肺气宣化则湿随气化,如有肝脾肿大,则加牡蛎,三棱,莪术,丹参,如肿大,则加黄柏,昆布,桔核,荔枝核,如有斑疹则为湿热化燥入营血,应以凉血解毒,活血止血治疗。

慢性期治疗:病程迁延,热势已去,正气已虚,风湿余邪,留而不去,或为湿困日久,损伤中阳成脾痹,脾痹者四肢懈怠。或为日久伤肾耗阴,会出现骨疼难支,如肾痹,肾痹者:“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故治疗应以健脾益气,祛湿通络,或补肾养血,通络止疼,以扶正驱邪,因病久入络,故在方中应加入虫类搜风通络药,以增强疗效。为此自拟扫布2号和3号方。2号方: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薏米、砂仁、半夏、厚朴、苍术、鸡血藤、木瓜、威灵仙、黄芪、 伸筋草、防风、乌稍蛇。3号方:当归、黄精、山药、神曲、巴戟天、杜仲、川断、千年健、穿山龙、石楠藤、陈皮、鸡血藤、炒白芍、威灵仙、乌稍蛇。

2.2西医治疗

静脉点滴:利福霉素 0.5 g; 左氧氟沙星0.4g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 3.0g; 联合用药,日一次,共用15日。再以口服药:利福喷0.3g每日一次,多西环素 0.1g每日两次,连续服40天。

3 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50例中,急性120例中,痊愈80例(66.7%)有效40例(33.3%),总有效率100%。慢性30例中,痊愈10例(33.3%),有效15例(50%),无效5例(16.7%),总有效率为83.3%。单用西药对照组150例中,急性120例中痊愈50例(41.67%),有效45例(37.5%)无效25例(20.73%),总有效率为79.27%。慢性30例中,痊愈15例(50%),有效6例(20%),无效9例(30%),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

4 讨论

布氏杆菌病为人畜共患病,为较顽固的传染病,在单纯用西药抗生素杀菌的同时,对人体的副作用也大,故正气不能很好祛邪,即不能很好调动人体的免疫系统去消灭细菌,甚至有些患者难以忍受用西药后的副作用。中医通过辨证施治,可全面调动人体的脏腑功能,去祛邪扶正,使阴阳平衡,这样就能更好地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去协调抗生素共同发挥杀菌作用,又很好地清除了有害的病理产物。急性期以祛邪为主,所谓邪去正安,慢性期以扶正为主,所谓扶正祛邪。这样既增强疗效,减短治疗时间,又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上一篇: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分析 下一篇:润肺汤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