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语文走向生活

时间:2022-09-26 08:02:01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语文走向生活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开发利用的。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非常重视学生与生活的关系,他说“生活即教学”“社会即学校”。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尝试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学语文的种种渠道和资源。在实践中我主要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语言交际中学习语文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注定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主要依靠语言,要学好语文,必须到社会生活中吸取营养。在实践中我鼓励学生在语言交流时注意正确使用文明语言,并留心倾听,对好的、美的语言加以吸收。经常和别人交流,有意识地学习别人的优点,才能逐渐达到新课标口语交际的总体要求――“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二、在课外读写中学习语文

在新课标环境下老师不再是“教课本”,也就是说师生的阅读视野要有大的拓展,在课外读写的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我在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1.开展好读书读报活动。我根据新课标的推荐书目和语文教材的指定阅读书籍,要求学生或买或借,在每周的课余时间循序渐进地阅读。还推荐学生订阅了《中学生阅读》《语文报》,我将平时读书读报时发现的好文章、好语句推荐给学生,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同时要求学生阅读要与积累相结合。“中学生必背古诗文”一定要做到能脱口而出、随手写出,此外还要背一些自选的“古代经典名句”。这样,学生高中毕业时,就能积累200多篇古诗文和200多则中外经典名句,使学生的语文功底不断加厚,语文能力逐步加强。

2.课前三分钟进行的语文活动。如读一首小诗,讲一个小故事,唱一支好歌,抄一条名言,记几个条成语,一条新闻(包括学校新闻和班级新闻),发表一篇演讲或时事评论,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既重视写的训练,又重视说的训练。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创设各种说的机会,如讨论、辩论、演讲等,以提高表达能力。

4.既重视写,又重视改。这里的改,指的是学生的自改。自改的方法有:集体批改、四人小组批改、二人互改、小组评改竞赛等。在自改与互改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在各学科中学习语文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好其他学科又可以促进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科教材措辞的严谨、内容的有条理,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几何证明题的逻辑性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帮助。

四、在影视中学习语文

影视是学生喜爱且经常接触的。电视新闻的规范语言,电影、电视剧的剧情结构、语言风格、背景材料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好教材。学生在看了喜欢的电视电影之后总会有所感触,片中的情感、对白实际是都学习语文的素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经常联系大家熟悉的东西以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五、在网络中学习语文

经调查,学生基本都有上网的经历,网络是巨大的图书馆,是信息的海洋,也是人与人之间全新的交流媒介,合理的引导学生上网学习是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我给同学们推荐了一些好的网站和杂志报纸,鼓励学生到一些著名的论坛上发表言论 。通过网络淘金,很多同学都有不小的收获。

六、在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中学习语文

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语文:招牌、标语、广告……小到请假条,大到法律文件,语文几乎无处不在。要让语文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前提就是要学好语文。在研究性学习实践中,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搜集广告语、公司匾额、产品说明书、对联、报刊病句、荧屏错别字等,然后加以筛选、梳理,整理成册,还组织了一次活动汇报会,让大家感受到语文实践的无限乐趣。

总之,“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的领域拓宽之后,语文学习的资源更丰富了,我和学生们也深深感到语文课有了旺盛的生命力。语文教学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走向课外,走进学生的生活,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上一篇:想象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运用网络技术,多元促进有效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