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远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6 07:25:04

试述远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摘要: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之中,自动检测、自动调节、控制功能是生产过程中主要包含的要素,此外,还包括系统和元件中的自动安全保护功能,网络信息中的自动传输功能。远动控制技术是实现电力系统真正的自动化所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本文将重点介绍远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远动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所谓远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调度和控制端以及执行终端(发电厂、变电站等)组成。首先调度需要从终端(发电厂、变电站等)采集系统运行数据和相关参数,如设备位置信号等。对获取的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判断后,下达命令给执行端(发电厂、变电站等)进行设备的操作和参数的调整,实时完成测控任务。由此可见,远动控制设备是变电站与调度、执行端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其主要模块有集中监视模块和集中控制模块。前者是实现在正常的情况下监视系统运行是否合理。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处理所发生的故障,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后者是工作人员利用远动设备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实现电力系统的遥控和遥调,在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大大减少所需的人力物力,并减少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远动控制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其获取的经济效益将更加明显。

一、远动控制技术基本原理

四遥功能是电力系统远动控制技术主要实现的功能,分别是遥测(YC)和遥信(YX)、遥控(YK)和遥调(YT)四方面的功能,遥测与遥信是远动设置RTU 将采集的厂站运行参数和状态按规约上传送给调度中心,遥控和遥调则是调度中心发给远动设置RTU的改变运行状态和调整设备运行参数的命令。远动控制在电力系统中主要运用的是数据采集术、信道编码技术和通信传输技术3 部分,其原理如图1 所示。

二、数据采集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在远动系统的数据采集技术上起主要作用的是变送器技术、A/D 技术。远动设置RTU 通过遥测与遥信等功能分别将采集厂站的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远动系统处理的信号大多是0~5V 的TTL的电平信号,但是电力系统实际处理的是大功率的参数,则需要变动期对大功率参数进行处理,转为RTU 能处理的电平信号。遥信信息的编码和遥测信息的采集任务要靠A/D 技术实现,其原理是模拟量借由模数转换器(A/D)转换成二进制的数字量,完成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

遥信采集的主要是各种设备的状态,包括某一时刻开关的状态、断路器与隔离刀闸的位置,各节点的电压,电流的模拟量,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运行状态等信息。在遥信信息的传输过程中有这样的过程:遥信采集电路(大部分遥信对象状态是运用光电隔离的方式)——多路选择开关(将遥信对象状态的二进制位编进遥信码中去)——并行接口电路(遥信号码输出到接口电路中)。例如4225A 等,要通过接口电路进入CPU 处理后才能完成遥信信息的编码。

由于直流采样的误差大、功耗大、稳定性比较差、时间慢等缺点,为了提高采集信息的精准度,在电网调度自动化遥测采集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了交流采样的技术,数据的采集的原理流程主要为:交流信号输入回路(电压电流信号取自于CT、PT 及传感器)—低通滤波(去掉高次谐波)—采样保持器—多路转换开关(同步采集)—A/D 转换(进行模/ 数转换)—数字信号,数字滤波以及交流幅值等任务主要依靠计算软件来完成。得到的信息送入单片机或STD 工控机,至此数据的采集已完成。

三、信道编译码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RTU 采集的信息必须通过通信信管传输到调度中心才能使用。在数字传输过程中,干扰是无法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对信息进行信道编译码,使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获得较好的防干扰能力。目前大多采用线性分组码进行编译码,特别是线性分组码中循环码的组合使用。为了控制数据传输中的差错,还会用循环检错法、检错重发法、反馈重发法和前后纠错法等方法进行检验。

1. 线性分组码的定义。作为奇偶校验码的一类,在信道编码传输过程中,用(n, k)的形式表示,假设信息矢量有k 个码元,按照一定的规则增加r 个监督码元形成n=k + r 的码元组。与二进制相对形成二进制编码,则码字数目为2k,倘若监督码采用的信息码元是原信息码元的线性组合,则是线性分组码。用矩阵可表示为R=MG。其中R 监督码的部分[1×(n - k)],M 是原信息码的部分(1×k),生成矩阵G 则为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k×(n - k)]。监督码在此所起到的作用是实现检错和纠错。

2. 循环码的编译码原理。循环码是线性组码的一种,其特性是各个码字中的码元循环向左(右)移位所形成的码字依然是码组中的一个码字。在(n, k)的一个循环码中,有且仅有一个n-k次码多项式g(x),需要满足如下条件:对于循环码中的每一个码多项式h(x),都有h(x)=m(x)g(x)。在编码的过程中,用m(x)与xn-k 相乘,再用g(x)除以[xn-km(x)] 得商p(x), 余式为u(x)。用u(x)模2 加xn-km(x),得到系统循环码码字h(x)=xn-km(x)+u(x)。在利用系统循环码来进行编码时,在噪声信道上是否受到干扰,接收端在判断发送码字的时候就能够提供出较好的校验准则:用生成多项式去除接收码字,检查余式是否为零, 若余式为零则无误码,反之则有。

3. 远动系统中的循环式数据传送规约。为了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变电站、电厂和调度中心拥有良好的数据通信,而建立的一种在信道编译码前的一种预先约定的通信方式和数据格式。一般是以数据帧结构进行传送。重要的遥测安排在A 帧,次要的安排在B 帧,一般的安排在C 帧。D1 帧一般为遥信状态,D2 帧为电能脉冲记数,E 帧为事件顺序记录,按照A、B、C、D1、D2 帧的循环顺序传送,E 帧可以连续组织若干帧在规定的位置传送。对于帧结构,一般以同步字开头,并有控制字和信息字。通过帧格式的包装之后,数据就可以按照规约进行传送。

四、通信传输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通过自身所具有的电力通信网络资源与方式(例如卫星和微波、光缆和载波等通信方式)来构建电力通信专用网。由于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主要是采用电力线载波和光纤通讯形式来完成信号的传输,其中电力线载波数据通信的实现是通过在信号发射端中进行编码后产生的基带信号,以及电力线中的高频谐波信号为载波信号,并利用多种调制技术将其转换模拟信号后,以电流和电压的方式顺从电力线进行通信传输;同时在接收端中,利用解调技术将转换的模拟信号还原成为数字信号。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由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技术,实现数据通信。目前,随着光纤传输技术可靠性的不断提高,光通道设备造价的不断降低,全国范围内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光纤传输网络正迅速形成,这种新型的通信传输网络必将很快取代微波传输技术,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通信传输的主要方式。

结语

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当今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而这些都必须依靠远动控制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远动控制系统的不断改进,必将推动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发展和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 林淑娜,林若波.远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9)

[2] 梁海葵,覃夏.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4)

[3] 谭海彬.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12)

[4] 张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远动控制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0(24)

上一篇:地铁紧急通信系统技术探析 下一篇:建筑施工测量必要精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