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品德课复习效率的策略

时间:2022-09-26 05:54:25

提高思想品德课复习效率的策略

思想品德作为中考的考试科目之一,其内容多、变化快。随着中考的临近,如何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复习效率,很值得研究。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出以下几种有效的复习策略,仅供参考。

一、认真研读考纲与教材,为提高复习效率打基础

考纲是中考复习的指导性文件,复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考纲研究得是否透彻。因此,要严格按照考纲要求,紧扣课本,突出基础知识;要对教材中的各知识点区别层次,分别对待。近年来,中考除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外,更多是考查学生应用现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指导复习时,一定要联系生活,贴近实际,关注社会热点,把重点放在运用所学知识有条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二、单元系统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基础扎实”是夯实基础知识,取得好成绩的关键。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题目虽灵活多变,但万“问”不离其宗,最终还得用教材知识来作答。复习基础知识要学会系统梳理,构建“知识网络”,把所学单元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和升华。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知道每课、每单元的中心内容和关键词。如第一单元的中心内容和关键词是“历史足迹”,第四单元是“两会”等。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建立“由点到面”的发散思维——由每单元的关键词这个点来整合一系列知识。如第三单元由“弱势群体”引申出来的知识点有:弱势群体的概念、特点,我们身边有哪些弱势群体,政府、社会怎么做,我们中学生怎样关爱身边的同龄人等。当学生对教材形成知识框架后,教师再根据考纲引导学生逐课逐节逐单元地对教材基础知识进行排查,重点放在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准确掌握上,同时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通过这样的积累,学生就能够把握重点内容,为取得良好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训练,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确保学习效果

教学中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尽管中考题题型相对较少,但综观近几年的考题,基本上是从学生实际生活、国家大事、社会发展等角度来提问,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复习阶段就应当加强针对性练习,这样才能巩固提高。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精选试题,保证试题的质和量。其中近两三年本地考过的中考题是必做的。二要让学生根据中考题型及特点自己命题,自己作答,然后同学间相互交换答卷,让学生换位思考、掌握知识的切入点。三要选择薄弱环节强化训练,重点是对易错点、审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强化训练。四要结合时政热点并与课本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加以训练,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五要在模拟训练考试中巩固提高,特别在中考前夕,要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三至五次综合训练。实践证明,在当今能力型的考试中,适当的训练,有益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夯实基础,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的中考命题,从理论上说,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静态的内容主要指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动态的内容主要指社会实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所以,中考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增加了开放性试题,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近年来中考命题角度多,选材范围广,注重理论和实际的联系,灵活多变。不仅强调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常规记忆和简单分析回答,而且注重“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要求学生以教材知识为依据,加强与社会热点、社会实践及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通过试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关注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如讲述党和政府如何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问题时,就要联系时事热点、焦点,要求学生不局限于书中单一的弱势群体问题,而要有一个更高、更深、更广的认识。从而夯实基础,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全面复习,从容应试,提高成绩

从容面对考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因此,一要培养学生答题时做到“书写规范化、内容条理化、要点序号化、表述学科化、格式严谨化”。遵循先易后难原则依次解答,对容易题要力求做好,对难题不要纠缠不放,而是待其他题做好后,再返回来消灭“拦路虎”。二要培养认真审题的好习惯。要克服粗心马虎的毛病,努力做到不漏题,不审错题。三要回头检查。检查答案要点是否完整,说法是否符合题意,要点是否有理有据。为防止学生长篇大论反而得分低的现象,要教给其可根据分值判断要点的方法。

总之,复习课方法多样,是值得我们学习探索的长期话题,我也将在今后教学中不断积累、总结,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课复习效率。

(收稿日期:2012-4-19)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第六中学)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反思 下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