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安全使用要领浅谈

时间:2022-09-26 01:10:09

农药安全使用要领浅谈

农药主要是指用来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如害虫、害螨 、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有害生物的应急防控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农药使用要求的技术性强,使用的好,可以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使用不当,则会造成作物药害、农药残留量超标、环境污染、人畜中毒事故的发生。

1.农药安全使用制度

(1)高毒农药不准用于蔬菜、茶叶、果树、中药材等作物,不准用于防治蚊蝇等害虫与人畜皮肤病。

(2)禁止用农药毒鱼、虾、蛙和有益的鸟兽。

(3)农药由使用单位指定专人凭证购买。农药的品名、有效成分含量、出厂日期、使用说明等鉴别不清和质量失效的农药不准使用。

(4)运输农药时发现有渗漏、破裂的,应用规定的材料包装后运输,并及时妥善处理被污染的地面、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

(5)农药不得与粮食、蔬菜、瓜果、食品、日用品等混载、混放。

(6)农药进出口仓库应建立登记手续,不得随意存取。

(7)在使用过程中,配药人员要带胶皮手套,必须用量具按照规定的剂量称取药液或药粉,严禁用手搅拌;配药和拌种应选择远离饮用水源,居民点的安全地方,专人看管,严防农药或毒呼散失或被人、畜家禽误食。

(8)使用过高毒农药的地方应竖立标志,在一定时间内禁止放牧、割草,挖野菜。

2.农药安全使用技术要点

2.1确定防治对象,对症下药

当田间出现病、虫、草、鼠为害时,首先要根据其特征和危害症状进行确诊,特别是作物病害,常见的病害可根据病症和病状进行判断,一些在当地新出现的病害,一定要咨询植保技术部门,通过试验或仪器进行诊断清楚后,再选用防治药剂。

2.2选用对路的农药品种,掌握适宜的浓度和防治时期,提高防治效果

不同作物或一种作物中的不同品种对农药的敏感性有差异,如果把某种农药施用在敏感的作物或品种上就会出现药害。如乙草胺可广泛用于番茄、辣椒、茄子、大白菜、芹菜、萝卜、葱、蒜等多种蔬菜,但对黄瓜、菠菜、韭菜上使用易发生药害,因此选用对路的农药品种十分关键。在选定防治药剂后,还要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和病虫害发生程度,掌握最佳的防治时期,并严格按照农药包装上注明的使用浓度进行科学配制。

2.3科学使用农药

农作物病虫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搞好农业、生物、物理防治的基础上,实施化学药剂防治。开展化学防治把握好用药时期,绝大多数病虫害在发病初期,危害轻,防治效果好,大面积暴发后,即使多次用药,损失也很难挽回。因此,要坚持预防和综防,尽可能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以减轻对环境及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2.4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

施药方法很多,各种施药方法都有利弊,应根据病虫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发生环境等情况确定适宜的施药方法。例如防治地下害虫,可用拌种、毒饵、毒土、土壤处理等方法;防治种子带菌的病害,可用药剂拌种或温汤浸种等方法。由于病虫危害的特点不同,施药的重点部位也不同,如防治蔬菜蚜虫,喷药重点部位在菜苗生长点和叶背;防治黄瓜霜霉病着重喷叶背;防治瓜类炭疽病,叶正面是喷药重点。

2.5掌握合理的用药量和用药次数

用药量应根据药剂的性能、不同的作物、不同的生育期、不同的施药方法确定。如作物苗期用药量比生长中后期少。施药次数要根据病虫害发生时期的长短、药剂的持效期及上次施药后的防治效果来确定。

2.6注重轮换用药

对一种防治对象长期反复使用一种农药,很容易使这种防治对象对这种农药产生抗性,久而久之,施用这种农药就无法控制这种防治对象的危害。因此,要注重轮换、交替施用对防治对象作用不同的农药。

2.7加快新农药器械的引进、示范、推广

使用性能优良的施药器械是提高农药利用率的最有效的途径。施药器械性能的好坏,与农药的雾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与农药的流失和漂移量成反比,施药器械性能优良,农药的雾化程度就高,农药的流失和漂移量较少,提高了农药利用率,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近年来,我国农药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数量和销量所占比重持续提高。各地通过试验示范,适时地推广了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新品种,解决了生产需要。为了解决我国农药器械设备落后的问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了一批新型施药器械,如卫士牌手动喷雾器、PB~16型手动喷雾器、泰山牌机动喷雾机、东方红机动喷雾机等,农药使用量减少33%,雾化程度较细,防治效果达95%,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2.8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为保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低于规定的允许量,是最后一次至收获、使用、消耗作物前的时期,即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的时间。安全间隔期的长短,取决于农药的品种、作物口径、施药方法、施药量及气象条件等。各种药因其分解消失的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安全间隔期。在实际生产中,最后一次喷药到作物收获的时间应比标签上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长。为保证农产品残留不超标,在安全间隔期内不能采收。喷药后的作物应立警戒标识,尤其是瓜、果、菜应插警戒红牌,禁止人、畜入内。

3.施药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3.1使用安全的施药器械(具)

在喷雾前,应检查喷药器械是否完好。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不要用嘴去吹堵塞的喷头,应用牙签、草杆或水来疏通喷头。喷雾器中的药液不要装得太满,以免药液溢漏,污染皮肤和防护衣物;施药场所应备有足够的水、清洗剂、急救药箱、修理工具等。

3.2调配农药时,应带手套及口罩,严禁用手拌药

配制高活性的除草剂时,应采用二次稀释法,即在药剂中加入少许水配成母液,再将母液稀释成所需浓度。

3.3施药人员应身体健康,经过培训,具备一定植保知识

年老、体弱人员,儿童及孕期、哺乳期妇女不能施药。

施药时要穿戴防护衣具,如帽、口罩、眼镜、橡皮手套、塑料雨衣、长统鞋等防止药液粘上或吸入药液造成中毒。施药时,不能吸烟、喝水、身体不适时不要喷雾。

3.4注意施药时的安全

把握喷药时间,注意天气条件。大雾、大风和下雨天在田间喷施农药,会造成农药大量流失和漂移,并容易发生人员中毒事故,是绝对不允许的。要始终处于上风位置施药,不要逆风施药;施药期间不准进食、饮水、吸烟。高温时不要施药,温度太高的天气,水分容易蒸发,喷到作物上的农药浓度增加,会引起作物药害发生,也不宜喷药。喷施农药的最佳时间是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地表气温比较稳定,农药可直接均匀地喷洒到作物上。

3.5掌握中毒急救知识

施药人员喷雾不能时间太长,每天喷雾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并且不要连续多日喷雾。施药过程中如出现乏力、头昏、恶心、呕吐、皮肤红肿等中毒症状,应立即离开现场,脱去被农药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清洗身体,中毒症状较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在喷药中不慎触及药液应迅速用肥皂水洗净。若进入眼部应立即用食盐水洗净(食盐9份,水1000份)。喷药后,及时用肥皂清洗手脸和被污染的部位。被污染的衣物和药械应彻底清洗干净后再存放。

3.6正确清洗施药器械

施药器械每次用后要洗净,减少作物药害发生。盛装过农药的量杯、容器和喷雾器,必须经水洗后,用热碱水或热肥皂水洗2~3次,然后再用清水洗净,才能用来盛装其他农药或喷施别的作物,否则,很容易造成药害,除草剂的喷雾器最好专用。清洗时不要在河流、小溪、井边冲洗,以免污染水源。农药废弃包装物严禁作为它用,不能乱丢,要集中存放,妥善处理。

上一篇:绿色制造技术在模具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论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