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助推准能公司的大发展

时间:2022-09-26 12:54:55

企业文化助推准能公司的大发展

一、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同企业共生存,辅助企业更有效,维系发展更务实,所以,作为国家大型能源企业的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准能公司),也毫不例外地续写着企业文化的辉煌。

回顾过去,准能公司曲折的创业经历是准能公司历史上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准能公司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加压、自挖潜力、自我超越的历程,在三十多年的实践中,随着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断攀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同时也积淀了丰厚的企业文化底蕴。

1976年,准格尔项目筹建,经过25个春秋的不息奋斗,创立了煤、电、路一体化发展的准格尔模式,完成了第一次创业的历程,培育了“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积淀了准能公司第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2001年,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面对市场经济转轨和煤炭市场疲软的双重挑战,准能公司响亮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发扬“诚实、正直、敬业、创新”的企业精神,实施“绿色煤炭”营销策略,推进企业体制变革,市场份额稳步增长,煤炭产量逐年增加。2004年,煤、电、路三大产业全面盈利。2008年,准能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神华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三统一”的指导意见,秉承“艰苦奋斗、开拓务实、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逐步完成了准能公司的子文化与神华集团母文化的融合。准能公司文化在融合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2011年,准能公司完成原煤产量近6000万t,提前两年实现了“五年经济总量翻番”的战略目标。2012年,随着国家级神华准格尔矿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挂牌和2×50万t/年氧化铝工程奠基,开启了第3次创业的新征程。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准能公司提出了“文化引领,战略定位,管理提升”的发展思路,确立了“科学发展,再造准能,五年实现经济总量再翻番,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综合开发利用能源企业”的战略目标。

第3次创业的宏伟蓝图,对企业文化提出了新要求,总结、提炼、升华准能文化的精髓并赋予新的内涵,是第3次创业的迫切需要,更是争创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的重大举措。经过调研诊断,最终确立了以“你能、我能、大家能,准能!”为核心内涵的“准能”文化。“准能”文化源于第一次、第2次创业的实践,并充分吸纳集团文化、行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精华,是引领第3次创业的精神旗帜,也蕴含着企业文化发展的历程。

二、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企业文化的孕育史

准格尔项目第一次创业之初,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怀着共同的梦想来到鄂尔多斯高原,住“干打垒”,喝旱井水,历经坎坷,敢为人先,创立了煤、电、路一体化发展的准格尔模式。广大员工以“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奋斗不息战斗不止,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25年的发展建起了国家“八五”、“九五”重点建设项目。可以说,创业奋斗、默默奉献的文化贯穿于一次创业的过程之中,是准能文化的诞生史。

2000年,准能公司进行了债转股,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2001年,实现了企业改制目标,拉开了第2次创业的序幕。准能公司投产之时,正是煤炭市场低迷之际,准能人直面挑战,勇于开拓,主动出击,树立了“用准格尔绿色煤炭,还世界碧水蓝天”的品牌形象,扩大了市场份额;2002年,跨入国家千万吨级煤炭生产企业行列;2004年,煤、电、路三大主体产业全面实现盈利,完成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2005年以来,先后对黑岱沟露天煤矿及配套选煤厂、大准铁路进行扩能改造,新建2×15万kW、2×33万kW的矸石电厂和生产能力2000万t的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及配套选煤厂。截至2011年底,神华准格尔能源公司及中国神华哈尔乌素煤炭分公司总资产达317亿元,员工总数16000多人。拥有年生产能力分别为3000万t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及配套选煤厂;装机规模总计116万kW的坑口电厂和矸石电厂;正线全长264 km、年运输能力7000万t的大(同)—准(格尔)单线Ⅰ级电气化铁路和年产4000 t的氧化铝中试工厂。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175.39亿元,利润总额42.4亿元,原煤产量5923万t,黑岱沟露天煤矿成为国内首个突破3000万t的露天煤矿,发电23亿kWh,铁路运量7626万t,再创全国单线电气化铁路运力新高。

第2次创业,准能公司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转变机制,煤电路三大板块齐头并进,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煤炭行业的新标杆。二次创业过程中,公司开创了企业跨越发展的“硬实力”和以精细管理为手段,以争创一流为目标,文化引领、战略定位,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软实力”,初步形成了按照神华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三统一”的指导意见,秉承“艰苦奋斗、开拓务实、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逐步完成了准能子文化与神华集团母文化的融合,总结出准能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及战略,经营、管理、安全、执行、分配和廉洁理念等比较完整的文化体系,并在生产中执行运用,增加了企业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准能文化在融合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这成为准能文化的成长史。

2012年,追求卓越的准能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确立了“以煤炭产业为基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煤炭开采、循环经济、铁路运输一体化区域经济的规模优势,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打造一个基地,建立一个园区,延伸一条铁路,转变一个模式,提升两个实力,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综合开发利用能源企业”的发展战略,吹响了第3次创业的号角。同时,准能公司为适应3次创业的发展,提出了“你能、我能、大家能,准能!”为核心内涵的“准能”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支撑起跨越发展的蓝图,这将是是准能文化的壮美史诗。

三、企业文化落地过程中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第一,企业要腾飞,文化要落地,避免企业文化趋同化。

把文化理念与企业战略融合并渗透到员工的内心深处,转化为员工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成为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一个企业的系统文化与企业形成共融体,需要广大员工不断学习和践行。把文化力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让准能文化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避免同类企业文化植入准能文化之中,造成“两张皮”,使企业文化失去生命力。

第二,对于企业文化的内涵,环境不同,人们的认识不同。

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体现为一种稳定的企业行为模式,受其影响和熏陶,人们自觉自愿地遵循特定的价值取向,避免企业文化形式化。对企业文化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在不易察觉的层面上,它代表着企业成员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外观上,则表现为企业的行为方式或经营风格。真正起作用的企业文化是价值主张与行为模式高度统一的文化,对于企业成员,具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喊在嘴上,而应融入与企业核心价值主张高度一致的管理行动中。在准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同样是渐进的过程。作为能源企业的员工,大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院校毕业生,怀揣远大理想奋斗在黄土高原之上,并在奋斗历程中铸就“艰苦奋斗、开拓务实、追求卓越”的企业之神。

第三,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同时又是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

企业界流传的一名句“小企业看老板,中企业看制度,大企业看文化”,不无道理。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管规模大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雏形。刚开始,这些雏形可能来自企业家的某种做事方式,被用作激励和约束员工的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和规范,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对企业员工进行灌输,使之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实际行动中。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企业自己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形成了企业文化。

第四, 企业文化来自一线员工形成的共同拥有的理想、信念与行为准则,是“看不见的优秀资源”。

一个企业持续增长需要恒定的动力源。表面上,企业持续增长靠利润直接支撑,但利润又靠什么支撑?为利润赚取利润和回报,比拼的是硬实力,如土地、资本、设备、人员及技术、业务、渠道、产品、规模等有形资源,任何稀缺资源都可以用钱去买。但惟有一样资源例外,那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内生的,是一种土生土长、植根于企业本身土壤的独特文化和制度,只能内部培养,很难外部嫁接,更难模仿,当然也不是外请专家汇总的结论。

四、 企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

第一,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能动作用,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企业文化通过对员工长期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引导员工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形成条件反射式的反应,从而使企业形成积极、向上、合作的氛围,并大幅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以制度为代表的各种管理“硬”手段的运用,必须以文化为基础,建立在对企业价值观念的认可、传播、共享的基础上。一些企业之所以强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目的就在于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员工实现企业共同愿景的自觉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一个关键环节是企业高管团队尤其是“一把手”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及其运用效果予以高度认同,并积极向广大员工施加影响,使他们形成对这些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在企业中形成践行这些价值观念的良好氛围。这就要求企业高管团队,一方面注重率先垂范,在管理中主动奉行这些价值观念,通过身体力行给员工作出良好示范;另一方面,努力

成为企业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广泛向员工传播企业文化理念。

第二,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条例、规章、制度等管理“硬”手段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管住员工的不规范行为,也可能束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缺乏灵活应变能力。而企业文化对员工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规范则有更大的弹性,能够使企业保持强劲的创新动力。由于历史和发展阶段的原因,我国很多企业在市场竞争包括国际市场竞争中对实施低成本战略有着非常强烈的偏好,结果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较为不利的位置。而基于企业文化的竞争有助于企业摆脱低价格造成低利润,低利润导致低投入,低投入使得企业更加依赖低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使更多的企业依靠创新驱动逐步在国际市场确立自己的差别化竞争优势,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第三,大力推进企业转型文化、创新文化、安全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理念与制度体系的有效对接。

把职工队伍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继续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切实落实好“惠民工程”。生产中,要发挥优势、形成合力,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例如在销售领域,培育品牌、提升形象,扩大集团公司的社会影响力。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宣传,追求并创造品牌价值最大化,注重现有品牌资源的整合,保持神华集团公司理念一致和形象统一,提升集团整体品牌效应。

第四,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必须坚持文化发展原则,在建设中坚持人的价值高于物质价值。

坚持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体系,共同的愿景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坚持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企业利润说到底只是国家GDP的一个细胞,而企业的存在更多地解决国家的就业问题,为国分忧。坚持这些原则就会真正实现企业价值理念的转化,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导向功能的本质要求,始终保持企业价值体系的延续性、时代性和独立个性,持续增强企业文化驱动力。

第五,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必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党建有机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发展成为党群文化现象。虽说党群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二者相辅相成,但二者不能片面发展,偏向任何一方都会使文化建设片面化,工作被动。企业文化的形成过成实际上就是一个企业的经营思想、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对职工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在该过程中,职工按照企业的经营思想、行为规范等逐步形成符合企业精神的个性,使职工的思想更容易统一到企业精神上来。文化的提炼和党建工作的结合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提升,使党的理论建设内涵丰富且表现在企业的精神层面,日积月累的融合形成企业文化精髓。

第六,为使企业文化顺利发展,必须建立企业文化考评体系。

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企业业绩考核。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相关规章制度,加大物质投入力度,不断改善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环境和手段。在“五型”企业建设中,注重文化考评,则建成符合企业发展、合乎企业脉搏、体现员工追求的特色企业文化指日可待。

五、结论

准能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众多企业发展的缩影。30多年的发展,成就了我国能源基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准能的全体员工正凝心聚力,众志成城,支撑起第三次创业的旗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开创绿色开采、低碳发展、综合利用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神华集团准能公司哈尔乌素露天煤矿)

上一篇:做好企业职工生活保障工作 提高职工幸福感 下一篇:怎样提升机关管理与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