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实用性

时间:2022-09-26 12:42:30

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实用性

一、培养发散思维,鼓励一题多解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修改题目条件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有效手段.在一题多解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修改题目建立新题不仅是对题目本身更深层次的理解,更是一种问与答的角色转换.让学生站在出题者、提问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更有助于他们发现数学定理万变不离其宗的灵活运用.

二、善用发散思维,做到一题巧解

发散思维有助于学生一题多解,但精准、缜密的集中思维能将其提升为一题巧解.在很多习题解答中,不少学生都能发现两种以上的解题思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找到最快捷的解题方法,而如果选择了复杂的解题思路,还是很容易在推导过程中犯错并花费更多的时间.

在推理过程中巧用定理、推论往往能简化解题步骤,而这必须建立在学生对公理、定理与推论之间关系拥有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之上.培养发散思维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让学生总结在解题过程中所用到的公理、定理,一题多解能让学生发现解答同一题所用到的多种定理、推论,而对定理的再反思则有助于学生总结如何筛选、发现最简易快捷的解题路径,做到这一步时数学往往已成为学生的乐趣.

三、善用发散思维,做到一题多变

数学题型种类繁多,数学试题千变万化,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进行“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大胆联想,积极创造,可以使学生看到所学知识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防止就题论题、呆板僵化的思维方式.通过关联教学,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侧面加深对问题本质的认识,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很好的途径.

采用一法多用的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多思多问,自主探索的习惯,还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积极的求异思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四、总结

优秀的数学教学其实是思维训练,而良好的思维训练往往离不开素质教育,发散思维的灵活运用建立在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之上.因此优秀的数学教师必须通过良好的素质教育让学生爱上数学,养成主动思考、积极思考的思维习惯.数学课堂上的素质教育往往表现为趣味数学与趣味逻辑,并且最好能将时事与生活融入数学之中,让学生亲身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爱数学就是对思考对知识对创造的热爱.

作者:刘燕 单位: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民族第一中学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资源的探讨 下一篇:酒店需求下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