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同行

时间:2022-09-26 12:01:57

“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同行

摘要: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启迪学生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发现和探索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因此,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意义甚为深远。但学生活动的过程是开放的,教师无法随时随地现场指导。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化教学环境能更全面、迅速地捕捉潜在的意识增长点,更好地助力学生的成长。以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知多少》调查为例,结合问题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呈现问题”、“分解问题”、“解决问题”,阐述网络化的教学环境对促进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意识形成的帮助。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研究性学习;分解问题;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4-0071-04

课改的趋势以及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都决定着“能力”培养是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的要义所在。而在推进“学为中心”课堂转型的背景下,如何转变研究性学习中教与学的方式,提升研究实效的同时真实体现以生为本?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实践研究开辟了新的生长土壤。

一、以“呈现问题”为抛锚点――从无到有的嬗变

在综合实践评价体系中有关能力的目标分解,首先为“发现问题”。即从客观情境的现象中引发思考,提出疑问。善于发现问题是产生冲动的必要条件。情境中的现象是学生探究活动的有利资源。可由于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学生又受自身观察力、思考力的限制,很难凭现有的认知对现象提出质疑。如何抛出“问题之锚”,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行”协调共振?DV摄录机、MP3录音笔、PPT、实物投影等设备使问题呈现更清晰,也使活动指导变得有“据”可依。帮助学生从对现象的“熟视无睹”嬗变为“有意关注”。

(一)录制VCR,点在采访“疏漏处”

像手提DV、MP3录音笔等用于记录画面的移动电子设备操作简便,携带方便。学生用它们将采访过程录制成一段段小视频和小音频,通过回放,补充遗漏的采访资料,也可帮助教师清晰地掌握学情,通过定格画面,进行针对性指导。例如,在探究《丰子恺的生活》中,DV镜头和MP3录音笔记录了采访过程中成员的各种表现:采访对象在介绍时小记者仅是听而没有做笔录,这会错失许多重要信息;采访的问题没有紧扣主题,采集到的信息庞杂但真正对研究有帮助的不多;甚至在采访时成员有交头接耳说话的现象,引起受访者的不满。又或者问题没有准备充分导致采访冷场。对于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点,教师就边播放音视频,边对里面的细节逐一进行点评。这使得当事人印象尤为深刻,也更明确了规范的采访步骤和要领各是什么。

(二)依托投影,点在问卷“模糊处”

设计调查问卷是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调查方法。但学生对问卷的认识多数停留在记忆中的模糊映象,缺乏系统的学习。所以他们首次的问卷设计都不规范,或缺少指导语,或问题选项不合理,或问题偏离调查主题,或问题排列缺少层次。所以在方法指导课时,教师可借实物投影分三步走:(1)先投影一张规范问卷,引导学生对问卷有个整体的感知,发现问卷的基本结构;(2)投影呈现学生设计的问题,再经过讨论比较,总结出设计单个问题应遵循的原则、技巧。(3)接着请学生将单个问题在投影仪上进行排序,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探究出问题的排列规律。实物投影为学生设计的问题展示和教师指导问卷时的点评提供了方便易操作的平台。学生在围绕投影内容的讨论中,轻松容易地掌握了问卷设计中涉及到的“紧扣主题”、“从易到难”、“合并同类”、“选项合理”等技巧,与此同时,筛选提炼、归类整合问题的意识也逐渐清晰。

(三)交流PPT,点在观点“争议处”

如何直观展现各小组的调查进展?学生在调查小结阶段都会以演示文稿(PPT)展示阶段成果。在《子恺散文阅读探究》的“总结”一环节中,现状组在报告中呈现出自己的观点。可对其中的一个观点:“同学们对丰子恺的散文并不十分了解”,“态度组”表示质疑。他们认为该组发放的问卷太少,所以结论不够客观。而“现状组”却认为填“是”的也未必真正了解。其实这涉及到样本的分布和问题的提法两个层面的问题。类似这样的结论争议还有许多。教师可这样引导:为什么会有两种结论?能不能借助PPT分别说说各组的想法,并提供支撑你们观点的依据。随后学生展开了“观点碰撞式”的交流讨论。这两个小组都用PPT展示每个调查细节和调查结论,还罗列图表,调查问卷,采访纪要等各种数据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观看同伴的调查结果之余也尝试在他们的调查结论中提出质疑,这使解决问题的方案更有针对性。而PPT的呈现直观生动,制作流程简便,适合教师用于各阶段调查的梳理、指导。

二、以“分析问题”为立足点――由粗到细的蜕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能力目标的第三类型为:“学会分析问题的要素和关系。”而课标中又提到:“教育应该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大系统。因此,教学定位应放长远,空间广,内容多,效率高。”如何在有限的时空高效探究,初步形成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多媒体教学环境恰好弥补传统课堂模式的缺憾。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研究资源,例如:ipad、网络同传、imarkup批注等功能软件实现分析问题时学生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利于教师指导,使其思维缜密度产生由粗浅到细腻的蜕变。

(一)“ipad”合作,营造思维整体感

人们对事物认知的规律通常是从整体到局部,而研究性学习要求中段学生学会“分解问题的因素和关系”,应该对问题有整体的感知。而面对思维能力各有差异的学生,在整体感知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利用ipad实施分组教学。ipad作为电子操作媒介,真正体现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对话。例如,在《呵护我们的身体》研究报告撰写指导课中,学生利用iPad分工撰写“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结果”“分析建议”。各小组成员先评估任务的难易程度,再依据自身实际认领一个版块,仅用20分钟便合作“搭”成了研究报告的雏形。随后教师结合他们的反馈当场批注,圈画,讲解。教师借助iPad在极短的时间便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研究报告的格式和各部分的含义,并尝试课内合作完成研究报告的雏形,引导学生思维认知经历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过程。使学生对研究报告有了整体认识之余,又因为分工合作降低了撰写门槛,使学生消除对报告撰写篇幅长,格式要求高的心理畏惧,很乐意尝试挑战。

(二)“同传”互评,唤醒思维发散感

心理学研究显示:当学习者不能用已有的经验来解释一个新问题或新发现时,就会形成一种积极的认知氛围。教师若在学生思维的“缺口处”加以引导,利用同伴间的竞争心理组织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弥补“缺口”的动力。在《我校阅读现状调查》的采访指导课中,学生需当堂设计完成采访提纲,其中要设计4个采访问题。作业提交显示,学生的错漏五花八门:有的问题带有倾向性,不够客观;有的没有围绕主题,东拉西扯;还有的思路局限,设计不出。面对如此复杂的学情,教师运用网络同传技术依次将其屏幕广播,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该组提交的作业,然后组织“集体号脉”帮助该小组诊断问题。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分别从问题的设计方向、语言表述以及建议增加的研究方向等不同角度给出建议。网络同传技术使学生提交的作业可当场获得反馈,保证了问题反馈的时效性,同时学生又能看到同伴的想法,既能提升对问题独立判断的能力,又拓宽思考的角度,促进思维发散。

(三)“imarkup”批注,推进思维纵深感

在对研究现象“分析建议”的环节中,就问题或现象提出建议及改进方向决定着研究的成败。随着调查的深入,各小组在经历了采访,问卷,查阅文献,实地观察后都产生了不少实际的困惑。在一次《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中,学生先借助电子阅读批注软件(imarkup)阅读各小组晒的调查日记,得知他们中遇到最多的困惑是采访对象不肯合作,迫使调查进展缓慢。对此,许多同学都将建议批注在文本旁。教师摘取最为典型的两种建议:第一:节省时间果断放弃,寻找下一个目标。第二:站在被访者的角度猜测拒绝的原因,努力沟通,试图合作。起先许多同学都选择第一种,认为劝说是浪费时间,不如多争取几个受访者。后来,也有人提出:如果能说服对方接受采访,那我们的沟通能力不就提高了吗?学生经历了“亮明观点-了解同伴观点-比较差异-获得启发”的过程。对问题的思考力开始由浅入深,懂得分析表象和内在。借助imarkup软件经常做这样的“头脑风暴”,有益于推进思维纵深感。

三、以“解决问题”为发力点――从苦转乐的骤变

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力目标还提到:“要帮助学生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获取知识是学习的基本任务和目标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标中强调:“教师应培养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网络学习环境传输速度快,信息量大,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其灵活性、针对性、适时性和自主性弥补了集体授课局限性和限时性的不足。为解决问题拓宽资源获取的渠道,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面对问题由无计可施之“苦”转为沉醉其中之“乐”。

(一)自学“mooc”,夯实认知储备

运用研究方法展开调查是研究性学习常见的手段,但学生对于五种调查方法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并不清晰。对调查方法的掌握程度也各有不同。如果将方法逐一讨论,既费时又兼顾不到个体差异。教师可借鉴“mooc学院”的模式,私人定制网络APP的在线学习视频。将每种调查方法录制成10分钟以内的微视频,还可链接模拟情境体验,巩固所学。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研究内容选择要自学的视频。在线视频因可反复观看,给理解力偏弱者更多的内化时间。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缩短学习时间,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自学,避免集体授课“陪读耗时”之尴尬。如此,我们的方法指导课基本实现面向个体,因材施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得以同步增长。

(二)访问“BBS”,借鉴经验策略

经验性学习与实践后的思考使越来越多的教师充分认识到:课题的内容是学习的载体而不是全部,学习的目的不全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体验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对于研究中的难题除了求助教师和同伴外,还可以借助网络中的相关论坛,自行寻找解决之道。通过访问“小学生探究学习网”和“”等研究性学习网站,学生在了解其他课题的调查思路后,也开始调整本组的研究框架。例如,在《子恺书屋与其他书屋的异同》探究中,该组学生除比较“设施”“书目种类”“阅读群体”之外,暂想不出可研究的点。组员们通过百度查找,搜索到《关于我市中小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问卷》,原来还可从人们的“阅读形式”和“内容期待”展开调查。研究除了聚焦客观现状外还可以锁定人们的主观态度。学生不禁感叹网络资源之丰富,它能帮助我们打开研究格局,开启新的研究思路。

(三)互刷“Blog”,增强协作互助

“Blog”又称博客,是促进团队协作互助的有利平台。结合《子恺漫画调查》我们是这样做的:(1)以六个研究小组建一个“博客链”,各组需独立完成各阶段的研究任务。(2)鼓励访邻组的博客,在对方的研究博文下发表评论,针对研究提修改意见。(3)选出能力较强的同学做博客管理员,开展协作式学习。比如,“漫画渊源”探究小组在收集资料环节之初是模糊的,学生找到相关的网页就复制粘贴,“张三李四”不加甄别只往篮里塞。而通过查看同学博客中晒出的调查心得,原来收集资料的方案不是唯一的:①当获悉一些资料以后,先进行分类,再将分类资料汇总编号。②根据所查资料对研究的帮助将其排序,选择与主题紧密的信息首先展开研究。通过亲身实践,他们第二次查找的目的性显然比第一次明确。最终,该小组学会了分头查找线索,一同面对问题,团队意识和互助的概念在实践中得以较好的诠释。

德谟克利特说:“宁肯找到一个因果的解释,也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进取的人生态度,就是教给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本领。学生如果能够积极地、科学地、创新地提出问题,那就表明学生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主人。而网络化环境给予研究性学习肥沃的实践土壤,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现代化网络及设备的操作应用能力,更着眼于学生严谨的探究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的成长紧扣时展的脉搏,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能力的综合提升,为培养“社会人”打实基础!

上一篇:第21届羽毛球世锦赛女子单打前4强运动员技术得... 下一篇:现代人为什么更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