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综艺节目模式引进的渠道分析

时间:2022-09-25 09:36:53

海外综艺节目模式引进的渠道分析

摘要:在我国,海外综艺节目模式的引进已有15年之久。随着电视人意识的转变及海外模式在中国的良好表现,从2012年起,我国的电视荧屏迎来了引进大潮。那么这些海外节目模式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呢?笔者查阅了从2012年到2013年所出现的70个引进的节目模式,逐一梳理,总结出目前常见的四种引进渠道。

关键词:引进渠道;模式公司;模式公司;共同购买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126-02

虽然早在1998年央视就从法国引进播出了大型体育游戏节目《城市之间》,但我国的综艺荧屏却一度处于模仿、抄袭、原创相互厮杀的混乱局面。一方面,原创能力有限,原创节目在风险上和成本上又均高于对海外现成节目的直接模仿;但另一方面,模仿抄袭虽经济实惠且能带来了一时的成功,却在持续发力上表现不足,不少节目在播出几季之后纷纷表现出收视下滑的颓势。再加上互联网所提供的接触海外原版综艺节目的机会,以及“限娱令”的出台,国内综艺节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压力之下,将综艺节目作为收视支柱的省级卫视逐渐寻找到了综艺“精品化”的发展方向。而从去年以来的诸如《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等引进节目的名利双收,似乎让各大卫视看到了“精品化”的捷径。

根据恒高传媒机构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的周播节目带中,收视率超1%的节目均为综艺节目,在这10档节目中,引进节目就有5档,由海外模式衍生而来的有1档(浙江卫视《对战最强音》)。而今年的暑期档,仅音乐真人秀就有12个,海外模式多达8个。

由笔者统计发现,从2012-2013年所引进的节目模式中,超半数模式来自于欧洲节目制作公司和模式公司,其余则从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日本等购进。那么这些海外节目模式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呢?

近两年来,在跨国的节目交易活动中活跃着这样的主体,那就是模式公司。“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模式公司,有国外电视台或制作公司驻中国办事处,以独家的形式与模式版权方合作的公司,多个公司节目模式版权的公司。”(《节目模式移植后为何短命?》,单文婷,《视听界》,2012年02期)。

1.向国外电视台或制作公司的驻亚洲办事处购买

早在2009年,荷兰Endemol模式公司就在香港设立了亚太区的地区总部,其战略目标除了稳固其在印度和东南亚的业务之外,更是指向了中国内地及韩国、日本的市场。2012年,湖南卫视向其购进节目模式《百变大咖秀》。以此渠道从Endemol购买节目模式的还有浙江卫视(《心跳阿根廷》)、江苏卫视(《欢喜冤家》)等。

2.向节目模式公司购买

除了向模式方驻亚洲办事处直接购买之外,另一种途径则是经由具有中国背景的模式公司获取节目模式。与前者相比,虽然电视制作机构还需要向公司支付版权费以外的中介费,但同时也就能获得模式公司提供的多项中介服务,有利于推动从引进到播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方面,国内外综艺节目模式方在体制、法律、文化、语言、理念等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在中国市场,仅仅有节目模式和创意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与本土文化结合”( 《电视版权交易潮起》,康怡,《财经》,2012年第16期)。而公司能够提供节目模式本土化的服务。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国内电视制作结构缺乏与海外模式方交易的经验,还处在学习的阶段。直接与模式方打交道就意味着,制作机构需要查找大量的海外节目模式并从中进行筛选,需要翻阅模式方制定的甚至多达70几页的合同,需要对制作宝典进行翻译等。而以上这些都涵盖在公司的中介服务中。

如今,公司已不需要带着模式上门推销,自有大批媒体向他们寻求帮助。目前在我国比较活跃的公司包括世熙传媒、IPCN、创意亚洲传媒等,约有22档节目模式来自于此。比如由世熙传媒的《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广西卫视)、《天下无双》(天津卫视);通过IPCN来到中国的《中国达人秀》(东方卫视)、《中国好声音》(浙江卫视)、《男左女右》(深圳卫视);创意亚洲的《一站到底》(江苏卫视)、《开门大吉》(央视)、《谁是我家人》(湖北卫视)等。

其中,世熙传媒既是BBCW在华的独家授权公司,同时也其他海外节目模式;IPCN和创意亚洲传媒所的节目模式均来自多个海外公司,例如英国的FremantleMedia、荷兰Talpa及丹麦、比利时等节目模式与制作公司。

3.共同购买

相较于前两种引进类型,电视台通过与国内节目制作公司共同购买的方式,大大降低了自身风险。在此类引进方式中,国内节目制作公司在购买了节目模式后,与某一电视台形成合作关系,共同制作该节目。而电视台与制作公司之间,“版权共有、共同投资、联合制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谁生产了》,覃敏、赵何娟、沈乎,《新世纪》,2012年9月17日)。

比如《中国好声音》就是浙江卫视与星空华文国际传媒旗下的灿星制作联合购买、制作的。该节目模式由灿星制作经IPCN获得,随后与浙江卫视各出资一半,共享节目模式版权。另外,双方还签订了“带有对赌性质的协议,收视率越高,星空华文获得的收益越多;一旦失败,造成的损失由星空华文承担。”(《谁生产了》,覃敏、赵何娟、沈乎,《新世纪》,2012年9月17日)。

4.其他途径

每年举行的各大交易节展,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电视节目及电视精英聚集起来,对于国内的电视台来说是一次海外优秀节目模式集中呈现、与模式方面对面交流并谋求合作的好机会。

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上海电视节和四川电视节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影视节目交易市场。2012年的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吸引了980家参展商及400多家影视制作机构;同年举行的第十八届上海电视节,“国际影视节目市场”中300多家中外影视机构设展,吸引了超过2000名国内外专业买家。不足的是,我国的交易节展上,以影视剧、纪录片及动画片等成片交易为主,“很难发现专门设立的节目版权交易服务区,以及围绕版权展开的高级论坛”。(《产业价值链视阈下的电视节目版权贸易》,卞新森、罗锋,《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月)。

而海外的交易节展则更为成熟,比如被称为全球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法国戛纳国际电视节。与从公司购买模式不同,交易节展上展览的节目模式可能是制作公司最新研发的。其优势在于,最新的节目模式对观众来说具有新鲜感,中国观众将成为该模式的首轮接触者。比如在2012年秋季戛纳电视节模式大会上推荐的《芝麻开门》,由江苏卫视引进,其中国版与原版就在全球范围内同期上线。当然,“最新研发”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还没有已播出的节目可参照,电视台将承担一定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单文婷.节目模式移植后为何短命?.视听界,2012年02期.

[2]康怡.电视版权交易潮起.财经,2012年第16期.

[3]覃敏、赵何娟、沈乎.谁生产了.新世纪,2012年9月17日.

[4]卞新森、罗锋.产业价值链视阈下的电视节目版权贸易.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月.

上一篇: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幽默解读障碍原因初探 下一篇: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