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入缓”及其他

时间:2022-09-25 06:25:41

书法的“入缓”及其他

前一度在贵刊登出“趣谈书法四入”的小文。近来在练笔中又对“入缓”颇有感悟。

书画同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时常踏单车从天津财经学院到和平区文化馆参加国画班。一次偶然听到赵士英老师提及“津门吴派书法”。大意是:学其(指吴老)字形容易,但能得其神髓者却微乎其微。大有后无来者之憾。

出于好奇,我又加报了吴玉如入室弟子之一的韩嘉祥老师教授的“欧体班”。吴派书法的“薄纸、淡墨、高捉管”,再加上使用细杆长锋羊毫,其书写的难度自不待言,而且也有独特的书写要求。如吴老所说:“初写必求能匀、能慢,先不能慢,后必不能快。”“临书当以慢为胜,慢较快为难”。“作字无论为隶、为楷、为行或草,必笔笔不苟,即一小点或一小转折处,也不宜轻易放过。必使来踪去迹、方圆长短,毫无拖泥带水、浮掠肿率各病”。

我还记得吴派书法最忌功夫不到,妄逞险怪。主张临古人书必先极似,能得其貌,而后任己意而为之,可言得其神。需方圆相济、力透纸背,有“屋漏痕”。以至我每每写完一篇字都要翻看其背面是否“力透”;为了追崇“屋漏痕”的效果,我竟然常少墨多水、缓笔入纸,老师严厉批评我:“用洗笔水写字”。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书法以其“无色而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独具美魅之神韵,而“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人尚态,清人尚质”为最精辟之总结。

书法是有境界的。正是孙过庭讲的学书三部曲:“平正、险绝、平正”。入缓,把握规律;亦缓亦急,平中求变;意中神行、变中求平、自然而然,在平正规矩中取胜。如庄子所说:“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境界。

启功先生曾两次评价吴玉如:“在三百年来无此大手笔。”后来又悟道:“自董其昌后无第二”。吴派书法追求“挺不失润,韵而神超”的书法境界,也正吻合了老子的“至虚极,守静笃”的道的精神。

书法是艺术的,也是有生命的。艺术的生命是因人的生命而深刻和美妙。虽然人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因有书法等这样精美绝伦的艺术而丰富其生命的宽度,挖掘其生命的深度。书法也好、艺术也罢,落脚点在于集石攻玉,披沙拣金,淘淬自己的个性、气质、修养、品格。从而使生命因浸染艺术的神髓不再盲目、被动、飘浮;而是沉实、集美、灵动!如果生命能得以如此升华和精致,那么书法艺术也一定会古今同冶、博采众长,积累既厚、自然出新。

上一篇:非营利性小额信贷机构出路何在? 下一篇:金融科技与银行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