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

时间:2022-09-25 06:19:27

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时代的发展,物理知识愈来愈趋向实际应用.多媒体教学也走进了物理课堂,它以多彩多姿的画面,物理现象的动态变化,丰富多彩的声音资源,直观地显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物理情景中感知物理实例,学到物理知识.物理实验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机会,而且能帮助学习加深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学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是依据研究目的,利用仪器和设备,探讨物理现象和过程的规律.然而初中物理教学面对的是活泼、有强烈好奇心的初中生,对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缺乏自制力,学生面对实验,只有浓厚的兴趣,抱着好玩好看的心态,看热闹而已.他们没有思考看到的现象的原因在哪,和课本中理论有什么联系等.针对多媒体教学和实验物理教学的的重要性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笔者有如下感悟.

一、多媒体教学能形象地再现物理情景,引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讲‘浮力的沉浮条件及应用’时,我首先用多媒体播放了泰坦尼克号船在海面上行驶的画面,学生感觉到巨大的轮船漂浮在水面上,感叹浮力之大,同时又能思考到钢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怎么能浮在水面上呢?接着撞上冰山后,巨大的轮船沉向了海底的画面,学生不仅思考到是什么让轮船沉到了水里,为下面的浮沉实验做了铺垫.

二、多媒体教学能够展现物理实验的动态变化

例如,在讲“光的折射”时,因为实验现象不很明显,学生不是很容易看见现象,感受不到折射光线的偏折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我用多媒体展现了折射光线的行进路径,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慢慢地靠近法线,垂直光线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在讲物体的沉浮条件时,对漂浮的、上浮的、下沉的、悬浮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分析,比较抽象,而且上浮和下沉的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受力分析不太容易观察.我就用小球在水中慢慢的上浮和下沉同时显现浮力和重力的大小的动画画面,让学生感知了物体的沉浮条件是因为浮力和重力的合力大小.在物理现象动态变化中感知物理情景,总结物理规律,学到物理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物理和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三、在实验中培养学生求异创新、逆向思维、实际操作的能力

在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的目的、原理, 分小组讨论实验,说器材,说实验步骤,说看到的现象;在实验时,把演示实验交给学生去做,启发学生从现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想象是创新精神的起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学生正处于脑子灵活发散思维强的特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创新思维.

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把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学习自然科学必须要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等多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得到相应的发展.

例如,在做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前,先让学生回家看妈妈做饭时水开的现象,这样学生对水的沸腾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从而把物理和生活也联系在一起了.我采用分组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组装实验、自己操作、观察得结论.在实验中,大部分学生都能遵照预习报告,很快组装好实验.但也有两组学生胆小不敢点燃酒精灯,在我的鼓励和示范下,实验也很快进行了.学生初次独立做实验,很新奇,我就引导他们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如何记录水数据.实验进行10分钟后,学生都已进入状态,认真观察水的情况,当有一只气泡从水底升起来时,就如实记录,待水快完全沸腾时,大家都忙了起来.最后,每组同学把实验结果记录交给我,基本都把实验做成功了,学生明白了水沸腾时的现象,而且观察到水沸腾时虽然继续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的学生提出:温度计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将会怎样呢?把温度计拿出来读数行吗? 酒精灯中的酒精洒在桌子上怎么办?尽管此次实验简单,但学生还是体会到做实验的乐趣,从中学到了不少新知识.

五、发动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物理利用课外小实验弥补教材中的不足,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生活中让学生寻找物理现象,做好课外物理发现笔记,使学生的有一种成就感.课外小实验和生活联系很紧密,很容易把课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能给学生提供大量动手机会,弥补了教材中的不足.

总之,多媒体教学和物理实验教学是一种非常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将来生存所必须的诸多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让学生在实验中形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物理教师要利用好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重视物理实验,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实验,使学生手脑并用,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上一篇:信息技术辅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析 下一篇: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