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价值

时间:2022-09-25 04:39:49

普通话的价值

德国语言学家乌申斯基说:“在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人们一代跟着一代传下去,但是每一代生活的成果都保留在语言里,成为传给后一代的遗产。”汉民族共同语正是这样,从先秦的雅言、汉代的通语到明清的官话、民国的国语再到今天的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文献的最主要载体,或者说汉民族共同语承载着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文化积淀的结果。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浅析普通话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价值。

一、普通话的文化价值

普通话的文化价值是指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普通话所具有的文化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最为重要的载体与根基,是文化的资源。民族的语言与文字不仅表现着民族智慧,而且常常成为民族的图腾般的象征。80%的文化是通过口语和文字传留下来的。世界上没有文字的民族多于有文字的民族,他们的文化主要通过口语流传下来。如我国的鄂伦春族、羌族、东乡族、保安族等。中国首批公布的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传说、故事、号子、歌谣、戏曲等等,都无不牵涉到语言文字的问题。

语言观念体现着相应的时代特色。在发达国家,能否操一口标准的民族共同语(或国家通用语)是衡量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普及民族共同语是各个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这个任务一般被称为语言计划。西方发达国家从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实施语言计划,用了大约二三百年,实现了普及的目标。日本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普及共同语,大约用了一百年。

在我国,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也是在弘扬传统文化。实际上,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洋人教我们外语,教的是他们的文化,我们要教外国人学中文,也要把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所有的这些都体现了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学好、用好自己的语言,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可见普通话作为文化语言在公共交际中体现着一定的文化修养,学习普通话的过程就是了解和吸收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掌握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和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成为文化修养程度的外在标志之一。

二、普通话的审美价值

普通话的审美价值即在人们的审美观念中普通话的意义。

审美意识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美的反映,这种反映取决于社会实践。对于语言的社会美,人们的观念同语言的社会功利性紧密相关。普通话的社会美与普通话的文化价值关系密切,可以说普通话的文化价值同普通话的形式美相结合就是普通话的审美价值。

作为审美对象,普通话的美在于它的节奏美和形式美。

汉语是声调语言,因而天然具有抑扬起伏的音乐性;音节分割明确而齐整,因而节奏清晰;元音占优势,无复辅音,因而声音响亮,“杂音”极少;加上语气词和量词丰富,又讲究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使汉语具有独特的节奏美。

作为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普通话的形式美是在汉语一般形式美基础上的升华。普通话的形式美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一是四声调型的升降曲折对比鲜明;二是没有急促的入声,所有的韵母都可以延长,因而舒展平缓;三是清辅音占优势,语音显得轻柔清亮;四是轻声、儿化丰富,语调和重音变化多,因而表现力强,形成了普通话语音独有的听觉美,因而适于吟诵和演唱。

从审美角度看,普通话是真善美的统一体:说它真,是因为普通话是无可争议的国家通用语言,其使用人口和通行范围具有任何方言无法匹敌的优势,在语言理论方面也具有比任何方言都更加完备的研究成果;说它善,是因为普通话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需要,在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方面,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方面,促进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市场的发育和形成方面,促进宣传工作的效益方面,促进科学技术特别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方面,总之在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具有潜在的有时是直接的作用;说它美,是因为普通话不但具有客观的形式美,而且是真与善,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完美统一。

三、普通话的实用价值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通用范围越广,使用的人口越多,实用价值就越高。普通话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民族共同语。

从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来看,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对民族共同语的客观需求日益迫切,普通话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也没有像今天这样获得全国人民的共识。

作为现代汉语的标准形式,普通话是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之一,是中外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外国人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的重要工具。外国人学习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普通话在世界上的流通范围和使用人群越来越大,换言之,普通话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增值。

上一篇:幸福在过程 下一篇:新刑诉法对控申工作带来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