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时间:2022-09-25 04:19:17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一、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素质还不完善,还不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很多因素都会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相比,成绩较差,属于高考只对下的淘汰者,高职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在高考的打击下高职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低下,不具备良好的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自卑心理,高职学生常不愿意与人交往,由此可见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现实因素导致学生的自卑心理

教育事业是我国关注的重点,我国教育部门把多数时间和经历都放在了高等教育上,但是却忽视了对高职学生的教育,或者说对高职院校的认可程度不高,这就给高职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国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较低,再加上高考制度不合理,职业教育的生源多是高考筛选下来的劣品。

2.学习压力大导致厌学情绪

学生在高中阶段属于被动学习,在高职阶段则要采用主动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才能有效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但是很多高职学生无法适应自主学习的方式,或者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甚至产生厌学的不良情绪。

3.就业压力大导致心理疾病

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长,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存在很大的困难,这就导致高职学生的就业难度不断增大,高职学生学习力会给高职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有些高职学生心里承受能力较差,无法很好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4.人际关系差引发的心理问题

高职学生的专业课时间比较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他们把多数时间都花费在人际交往上,由于高职学生的社会阅历极浅,则导致了高职学生不能全面正确的看待人际交往问题,学生脑海里常有人际交往的理想模型,实际交往如果不符合这种模型,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较差,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不良影响。

三、解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措施

1.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学活动中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建设良好的校风,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集体荣誉感,促进高职学生的交流沟通火和团结合作。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开拓学生的视野。高职院校还应该建立心理咨询网站,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解决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还应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测评,充分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还要定期对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

3.加强高职学生生活技能教育

加强高职学生的生活技能教育,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缓解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使得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能够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缓解自身的压力,以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主动的面对并解决困难。高职学生生活技能的提高,能使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缓解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生活技能,就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为其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高职院校为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加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报告会和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日常心理问题进行专业指导,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就业方向。高职院校还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措施,并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困惑给予正确的指导和辅导,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怀,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

四、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成为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找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及时解决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余静 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

上一篇:医院护理应急救护体系探究 下一篇:妇产科心理护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