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来源的使用与辨识

时间:2022-09-25 01:24:54

学会新闻来源的使用与辨识

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在现场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大量的新闻都是事件发生后记者迅速赶往现场采访获得的,为了既能迅即进行报道,又不以偏概全、误导读者,交待新闻来源成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新闻来源是指稿件中新闻事实的来源。由于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在现场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大量的新闻都是事件发生后记者迅速赶往现场采访获得的,为了既能迅即进行报道,又不以偏概全、误导读者,交待新闻来源成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新闻稿件如果没有标出新闻来源,记者又没有通过查证证实新闻事实的真实,读者可以拒绝相信。

采访分为两部分,一是访问,一是查证。在稿件中记者查证什么问题,在何种情况与环境下查证,查证过程、查证方法与查证结果都会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受众面前,人们在阅读时可以主动加以判断和评价,可信度很高。而对于访问部分,是谁说的,说了什么,说话者和说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与新闻事实的真实程度关系密切。下面我们从新闻来源、新闻来源的使用和新闻内容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来谈新闻来源的使用和辨识。

新闻来源的类型

新闻来源分三种情况,一种是记者本人,一种是新闻事实的直接来源,一种是新闻事实的转发来源。

如果记者本人是事件的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由于记者的姓名和身份“本报讯 记者某某某”已经出现在稿件的开头,稿件以第一人称“我”介绍事件情况,稿件中就不必交待记者的姓名和身份了,或者说是已经交待过记者的姓名和身份,就不重复了。比如人民日报记者吕岩松所写的《我亲历大使馆被炸》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是接受记者采访,采访对象所介绍的情况又未经记者查证,则必须注明其身份和姓名,一来告诉受众以下访问内容,记者没有来得及查证,其准确度有待于受众自己判断;二来有可能获知事实真相的是当事人、目击者和知情人,他们对事情经过和事实真相的叙述,更为可信。三来便于知道事件经过或者内情的人验证真伪,进行监督。

如果不注明新闻来源的身份和姓名,新闻事实就没有了着落,稿件中就会出现记者大包大揽、身兼数职的现象,出现以访问冒充查证的现象,即使新闻中的事实是完全真实的,但这种表现形式非常值得怀疑,进而容易引起对新闻事实的怀疑。比如新华社郑州1959年7月24日电讯稿《黄河洪峰平稳通过花园口》,原文如下:

新华社郑州1959年7月24日电 黄河洪峰今天过了花园口,当洪峰在今晨零时到达花园口站时,流量只有六千秒立方米。如果没有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拦蓄了部分洪水,花园口站的流量要达到一万零五百秒立方米。

往年黄河出现洪峰时,水位上涨的凶猛,下降的也很快。这次由于被拦滞在三门峡水库内的洪水缓缓下泄,花园口站的水位就下落的很慢,到今日上午八时花园口站的流量只下降到五千四百秒立方米。黄河暴涨暴落的性格已经可是发生变化。

这则新闻一个重要的缺点是缺少新闻来源,记者介绍了洪水经过花园口的情况,比如流量,但是自始至终没有交代从何得知如此具体的数字,是从三门峡水库还是从花园口水文调查队或者别的什么途径。新闻来源不清楚,令人对这一组数字产生怀疑。

记者通过媒体等大众传播渠道获得的新闻事实,媒体等大众传播渠道是新闻事实的转发来源。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见稿件中是用这样的词句:“据此间媒体报道”、“据某某报报道”等。

新闻来源的使用方法

那么怎么交待新闻来源呢?

在稿件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三种交待新闻来源的方法:

一种是模糊或者暗示的说法,比如“据当事人称”“据目击者说”“据知情人介绍”,“有关方面的人士说”、“权威人士强调”、“此间观察家认为”、“据可靠的消息来源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说”等等。其中“有关方面的人士说”、“据目击者称”、“权威人士强调”、“此间观察家认为”,有可能是记者本人想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记者所认可的看法,又必须遵守交待新闻来源的基本要求,而采取的一种办法,西方记者常用此种方法交待新闻来源。而“据可靠的消息来源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可能是出于保守机密或者保护提供新闻来源的人采用的办法。

使用模糊或者暗示的说法来交待新闻来源有利有弊。利在于记者可以在不违背客观报道和用事实说话原则的前提下发表自己的看法;弊在于由于没有介绍身份和姓名,无法验证新闻来源是否对新闻事实具有发言权,容易误导受众。例如下面这则报道就使记者犯了错误。

本报消息 11月23日 下午约3时,上海市郊奉贤区发生了一桩骇人听闻的法官谋杀情妇丈夫的事件。更为令人发指的是,由杀人者的哥哥担任院长的区检察院竟然在拖延达20天后,决定对杀人者免予,立即释放。

据知情人介绍,今年45岁的法官王英明历来喜欢拈花惹草,近年来更是与其下属,35岁的职员张莹勾搭成奸,打得火热。张的丈夫沈辉发现后好言相劝,王张二人不但不听劝告,反而恶言相向。沈辉在忍无可忍之下向法院领导告发。王张二人于是散布谣言称沈患有臆想症。沈于今年10月提出要求离婚。王张二人为独吞沈张的共有财产,由王英明于11月23日打电话约沈辉前往王的位于永奉新村22号六层的住处“谈谈”。王事先将室外走廊上的一节栏杆拆除,在沈如约到来时突然将其从六楼推下,致沈死亡,其尸体在约二小时后被下班回家的邻居发现。

目前,沈的父母已聘请律师,寻求上诉途径,并呼吁媒体支持。

稿件记者采取模糊的办法介绍新闻来源,只标明新闻来源是事件的知情人,没有核实其知情者的身份与姓名,把案件的当事人作为知情者,造成新闻失实情况的出现。新闻来源交待模糊,还剥夺了读者判断新闻来源和新闻事实之间关系的机会,读者无法判断这个人是不是知情者,在哪一方面具有发言权,自然也就不能根据“这个知情人的介绍”给事件下结论。如果记者或者受众知道新闻来源是发生争执的当事人,自然想听一听另一方怎么说,不会只根据一方观点就对一件有争议的事情下结论。综上所述,由于记者对新闻来源的判断错误导致稿件违背了新闻要公正平衡的原则,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由于记者在稿件中对新闻来源交待模糊,造成了受众无法自主判断事实真伪,客观上造成误导受众的后果。阅读新闻时碰到模糊的新闻来源要提高警惕。

还有两种介绍新闻来源的方法,一种是只介绍新闻来源的身份不介绍其姓名,比如“据当地地震观测台新闻发言人说”、“意大利民事保护部门的官员说”等。一种是既交待新闻来源的身份又交待其姓名,比如“据当地地震观测台新闻发言人麦查理说”、“意大利政府民事保护部门负责人贝尔托拉索说”等。

一般来讲,记者应该交待新闻来源的身份和姓名。在具体操作的时候稿件中要确保有一处完整交待新闻来源的身份和姓名,其余之处可以只出现身份或者姓名,灵活使用。新闻来源可以放在新闻事实之前,也可以在新闻事实之后交待新闻来源。有新闻来源有新闻事实,受众阅后才能对新闻事实确信无疑。

一般情况下,对那些阐明事件的原因、预示事件发展趋势、揭示事实之间内部联系的事实,一般要注明新闻来源,特别是内幕新闻,不写明新闻来源就无法使读者相信。

对于重要的事实,要注明新闻来源。

对于有争议的、容易引起怀疑的事实,注明新闻来源可增强新闻的可信性,同时也利于读者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

对于那些一时得不到官方证实,又十分重要的新闻事实,几乎每句话都应注明新闻来源。

一般而言,在新闻来源的身份和姓名获得过程中,身份和姓名相比较身份更重要,采访的时候确定新闻来源的身份非常重要,有名的人也不例外,因为人们对名人的身份早有耳闻。当然,名人由于其知名度在做新闻来源时,还可以增加新闻的分量。这里新闻来源本身也是重要的事实。

新闻事实和新闻来源之间的关系

稿件中出现了新闻来源,那么新闻来源提供的信息是不是就有很高的可信度呢,对此,我们只能说,稿件中交待了新闻来源,可以保证记者进行了采访,采访对象所说内容记者在采写的时候未发现不妥。至于信息来源提供的信息的可信度,一方面取决于记者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读者的知识和能力。不过即使记者的知识和能力有限,但由于交待了新闻来源及其身份,读者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知识阅历加以判断,判断新闻来源提供内容的可信程度,进而判断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

一般而言,人们根据新闻来源与新闻事实的接近程度和有无发言权来决定新闻来源提供信息的可靠程度和可信程度。

有时候新闻来源很多。在选择的时候就要选择最接近新闻事实的和对新闻事实最有发言权的。因为这样的人提供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注意,选择的核心是新闻事实。围绕新闻事实寻找新闻来源,而不是简单的选择职务高官职大的人,因为就新闻事实的可信度而言,职务高和官职大的领导就决策信息来讲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但不是全部领域。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如何不让经济时评时过境迁 下一篇:北京晚报楼宇周刊:期期有策划期期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