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对话”从“细读文本”开始

时间:2022-09-25 01:17:04

让语文“教学对话”从“细读文本”开始

语文教学如何展开教学对话?如何打造诗意课堂?这是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目标和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围绕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细读文本,从三个方面简要阐述文本阅读的方法,以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质,让语文课堂溢满浓厚的语文味。

近年来,笔者一直在学习程少堂先生“语文味”理论,尤其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教学对话”?王崧舟老师教给了我一条秘诀――“教学对话”应从“文本细读”开始。我认为,要进行高效的阅读教学,必须基于文本、围绕文本,进行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一、要抛弃功利阅读,回归文本原始状态

我们语文教师不是普通读者,在文本阅读中,不能随意化、兴趣化,不能带有功利性。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两种阅读方式:“鉴赏者取向式”阅读和“教师备课式”阅读。这两种阅读方式使学生“竟能凭借意志和单调的智慧,精确无误地回答那些连作者都莫名其妙的问题”,而这种能力,有人称之为“误尽苍生”!有幸的是,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我们走过了课改初期的激动和浮躁,逐渐变得沉静和稳健。我们的阅读也渐渐回归文本,“文本细读”“以文本为中心”的阅读理念渐渐地被反复提起,开始强调文本语言和思想的关系。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当教师的要好好地钻研教材。这句话无可厚非,但是,钻研教材意味着教师在细读文本之前,已经把文本异化、浅化为“教材”。钻研教材是直接为了上课,功利目的比较强。在教学现实中,最常见的就是对文本浅尝辄止,大致浏览一下课文内容,没有仔细研读文本的语言,就匆忙下结论,这种结论往往很空泛,呈现出的是理性的“概念”,显而易见,有悖于语文教学的本质。

有位教师讲授《端午的鸭蛋》时设置了几个问题:作者家乡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家乡的咸鸭蛋是怎样的?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是从语言角度进入文本内容的,完全忽视了语言是情感的载体。从另一个角度讲,这几个问题建立不了对话网,只能是问答而已,问答结束,答案呈现了,“对话”也就结束了。若能将文本还原到语言层面,细细地去品味语言,就会发现有很多值得对话的东西,如“文章为什么到了第三部分才真正切题去写”等等。其实,“文本细读”之“细读”,根本含义是立足于文本的阅读,就是对文本所蕴涵的内涵进行充分发掘。从文本出发,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释读入手,通过细致分析言语的表现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

我们应明白:只有文本细读,才能达成深度教学。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其实就体现在对语言文字做一番咀嚼体味的功夫上。比如冰心的《观舞记》,阅读的价值主要在于语言的描写、修辞方法的运用。我们要追求凝神屏气、心无旁骛地阅读,力求使学生能够与文字进行最直接的对话,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

而文本细读关键在于潜心涵咏,起点则一定是文章的语言。感人的文字,我们要用全部的感动去品味、咀嚼,不要放过其中的任何词句甚至标点。这样的教学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特质,毋庸置疑,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富有诗意的、具有浓厚语文味的语文课堂。

几年前曾参加了杭州江干区第八届“钱塘之春”教学观摩活动,郭初阳老师执教的顾城的《远和近》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短短24个字的小诗,郭老师能引领学生用整一节课去细读赏析,直至下课还意犹未尽。郭老师指导学生读诗(各种形式的诵读)、画诗(让诗歌形象化)、悟诗(通过拟题、析题,多元解读诗歌)、写诗,对诗歌的品读“细”到了极致,精彩到了极点!我听了之后打心底里敬佩之至,颇感震撼,这是践行“细读文本”理念一个非常典型又精彩的课例。

二、要用心触摸文本,珍视文本细读的发现

“我读故我在”,教师必须首先自己进行文本细读,而不是被教学参考书先行遮蔽了自己的解读。沈大安老师说,当我们开始接触一个文本的时候,最好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教学任务,以普通读者的心态来欣赏作品,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这是一种非功利的阅读,这种对作品的直觉弥足珍贵。因此,有很多语文教育家对语文教师的备课提出种种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在阅读文本之前,不要参看教学资料,而是更好地立足文本,高屋建瓴地细读文本,读出独特的感悟,嚼出文本的味道,引发自己的思考。只有充分领悟文本的原生价值,才能把握文本的基调,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

因此,在教学对话之前,教师要给自己一个细读文本的机会,也要给学生一个细读文本的机会。那么细读文本后的交流,师生、生生的对话也就应该是五彩缤纷、精彩纷呈的。沈从文先生的《云南的歌会》被编入民俗单元,不少教师就把它处理成一篇写民俗的文章。温州实中的杨聪老师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如果仅是讲简单的民俗,你拿沈从文置于何地,这可是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啊!沈从文始终以“乡下人”的视角,从乡村的民风民情中发掘人性中优美、自然、鲜活的生命形态,以唤醒那些在尘世风烟中渐次迷失的灵魂。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他在指导学生学习《云南的歌会》时,着意让学生去体味这些乡野间自在优美的生命,让清风明月走进学生的心灵。正是对该文本的独特解读,在全国赛课中,他获得了一等奖。

三、细读文本必须尊重文本,但又不能拘泥于文本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新课标)。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存在着自由发挥、想象的极大空间。只要有利于教学,他人的观点、自己的感悟就有必要兼容相济,相辅相成。

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对父亲背影细节的刻画,一个高大的父亲展现在读者眼前。课堂上,在细读文本后,让学生阐述阅读感受,大部分同学都围绕“父爱的伟大”展开话题。可有的同学提出父亲对孩子的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否定;有的同学对父亲翻爬铁路的做法不赞成,认为父亲不遵守交通法规;有的同学则说当今社会不孝子女大有人在,可怜天下父母心……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敢于对传统的观念进行批判,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曾经看过一个案例,格林童话《灰姑娘》妇孺皆知,按照故事本身的寓意,我们可以读出很多东西,如守时、母爱、友情的重要性。但一位老师执教本文时,非常洒脱。她与学生在细读文本后,竟然解读出许多让人耳目一新又感温馨合理的生活感悟:例如“有亲生母亲和亲兄弟姐妹真是一种幸福”“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特别是老师谈到后妈时的一段话,更是让人为之动容,她说:“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她们还没有这样的能力,因此,我们要谅解她们。”瞧!这样撒满人性光辉的课堂是多么美好感人啊!

当然,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人文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界定,万万不可信马由缰,为了个性的自由释放而抛弃文本的本源,迷失阅读的方向,出现诸如“骗子是好的”“愚公是笨蛋”之类的谬论。

语文教学世界斑斓纷呈,为了语文课堂溢满诗意、活泼灵动、充满语文味,就让“教学对话”从“文本细读”开始吧。

参考文献:

王崧舟.诗意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上一篇:二次函数的学习方法探讨 下一篇:浅谈学生社团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