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25 09:31:42

实施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要】班级管理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班主任时刻关注的是成长发展的学生,通过教育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开发,情感得到培育,心灵得到陶冶,使学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和创新的精神得到真正发扬,人格和个性得到完美的塑造。

【关键词】班级管理 天赋 潜能 情感 兴趣 动力 意志 能力 责任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93-02

班级管理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班主任时刻关注的是成长发展的学生,通过教育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开发,情感得到培育,心灵得到陶冶,使学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和创新的精神得到真正发扬,人格和个性得到完美的塑造。

但目前在班级管理中普遍存在着让学生服从于“是”,顺应于“活动”的现象,把自主和有活力的人僵化为按“号令行动”的一种工具,顺则肯定,逆则贬抑。“听命”和“顺从”成为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基本状况,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磨灭学生的活泼与灵动,严重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为了改变以上局面,为了使每个学生成为健全的、有用的人,班主任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珍惜学生的天赋,挖掘学生的潜能

天赋是人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是个人所特有的。班主任老师珍惜学生的天赋,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一旦发现苗头及时抓住,满腔热情地鼓励,千方百计地培育,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天赋,否则学生总感到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形成了成长的压抑。

人潜在的内动力,潜在的特质,潜在的发展可能是无限的。但因为是潜在的,所以呈未显现状态,特别是中学生,生活面较窄,表现自己的机会又不多,更容易使他们的潜能无法显现出来。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想到每个学生都有潜能,并把发掘这种潜能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其次,要密切观察学生潜能的表现苗头,鼓励他们多方面去表现自己。再此,要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尽最大可能创设使每个学生自由发展的环境。

二、正确引导学生的欲望

欲望是个好东西,人永远存在着各种欲望,但欲望也是有程度、方向和边界的,欲望的程度、方向和边界,往往决定着人的追求和生活动力,也决定着人在生活中的成败。为此班主任要应用生活中、身边的鲜活实例教育学生,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欲望,纠正消极的欲望,还要理智的把握欲望,使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道德准则。

陶冶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兴趣

人的情感活动丰富多彩,情感对人成长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人的情感活动越丰富,情感表现越充分,其生活的内容就会越广泛,生活的态度就会越积极。但学生的情感处在不成熟的状态,因此班主任要营造情感陶冶的环境,帮助学生培养丰富、健康的情感,做到重视学生情感教育和活动内容针对性,要因势利导,在开展的活动中引导、鼓励积极情感的表露。班主任自身要有积极情感表现,要有朝气、幽默、童心和对学生真诚的爱。

学生的成才与否,兴趣是起点,是人发挥智慧和取得成功的动力。兴趣能促进人追求他所喜欢的东西,可以让人去努力学习社会、生活需要的知识,可以使人排除万难去争取实现他的目标。但学生的兴趣是广泛而不定型的,为此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既熟知每个学生的兴趣,又善于引导是他们的兴趣更加健康有益,并与奋斗目标结合,使兴趣在成长中发挥动力作用。班主任还要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发展兴趣的条件,如开展多种活动,采用灵活的教育方式。

三、启动学生的动力,铸造学生的意志

人生的动力应该是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追求。因此班主任很重要的工作是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并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追求,鼓励和肯定这种追求,产生更大的动力。

意志是学生成才的基本保证。但学生很大的弱点是把握自己的能力较弱――意志力不强,缺乏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铸造学生意志是相当重要的。为此班主任首先要求学生树立理想追求,并且这种追求应是具体实在的,让学生感受到利益和需要。其次,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多给学生一些“困难”,并督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克服困难,凡事要求学生必须善始善终。同时老师对要求要及时检查,总结,绝不能半途而废,对表现好的给予表扬,对有困难的给与帮助鼓励。铸造意志是个长期的过程,是通过各种活动逐渐养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耐心是必不可少的。

四、培养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的交流

能力是人的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它是心理和行为的综合。能力和知识结合才表现为才能,才能做成某种事情。为了能使学生的能力表现得更充分,能力得到引导和发展,班主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认识、判断、动手、创新、处理人际关系、学习能力等。其次要认识到学生的能力存在着量与质的差异,要做到因材施教,并给学生表现和发展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给与适当地评价。

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他人,是在相互支撑中生活与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此关系更为重要。人与人相容相携是社会存在的基本保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原则。为此,班主任首先要使学生学会与人交往,明白处理好正常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其次,要做到不妨碍别人,关心、帮助别人,善于与别人相处。处理好人际关系对实现个人价值至关重要。再此,班主任在班集体内做好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融洽。

五、积淀学生的责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育有知识、有能力、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缺乏责任感就不能够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会使自己一事无成。形成责任感是个积淀的过程,对待小事无责任感,对待大事更不可能有责任感了,这样的人对社会是没用的。责任感的培养,首先要教育学生确立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感,要求奉献精神,人与人相互支撑靠的是彼此间的责任心,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每个人对社会应尽责任。其次,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特点给他们尽责任的机会,如对学习的要求,要让学生自觉的跟责任联系起来。“身教胜于言教”,老师对自己也要严格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自身的工作,以此来影响学生责任感的不断积淀和升华。

总之,在实施新课标的当前教育中,只有深层次的“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才能面对人、激活人、教育人;才能夯实学生成才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

[2]《现代教育思想专题》.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

[3]高培权.著《教育教学丛谈》.

上一篇:巧用音乐为初中语文课堂添彩 下一篇:学生眼光中的教师的形象应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