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开掘数学绘本和谐共生情知合一

时间:2022-09-25 07:37:12

智慧开掘数学绘本和谐共生情知合一

[摘要]课堂教学是低年级孩子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呢?数学绘本则很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为它的画面、故事带有连续性,内容生活化,同时又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引发其讨论、观察、思考.

[关键词]数学;绘本;场境儿童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9-0062-02[作者简介]狄小丽(1978―),女,江苏南通人,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教师。

学期开始时,笔者参加了一次近百位老师听课的市级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一节一年级老师执教的概念课。课堂上,老师教态亲切,教学环节设计环环相扣。然而,课到中途,台上学生沉默不语,台下老师窃窃私语。面对这节沉闷略带瑕疵的课,看着台上辛勤“耕耘”的老师,我不禁陷入沉思……回眸我们自己的课堂,每个班级都有五十多个学生,虽然有时也会运用多媒体设备,但是课堂上教师控制课堂纪律,着实费力又不讨好,教学秩序难以维持。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在做课中操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了一则数学绘本故事,小朋友们都很安静,听得也非常认真。对呀,六七岁的孩子,刚离开幼稚园,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于是,每次上新课,我也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绘本故事,抑或是再配上点音乐,创设一种场境,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一说到讲故事,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小朋友们个个都竖着耳朵,听得可认真了。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里,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数学知识也同时进入了学生的脑海。这不就是我们经常提倡的“寓教于乐”吗?

一、选择适合的绘本故事,开掘潜在的数学资源

在学习“10的分成”的时候,课始笔者就用绘本《鼓鼓和蛋蛋》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狼和羊的故事吗?鼓鼓是一只特别的狼,而蛋蛋是一位放羊姑娘。有一天他们相遇了,鼓鼓会吃掉蛋蛋的羊吗?蛋蛋和鼓鼓闹着玩儿,说自己要把十只羊都给鼓鼓,只要他能数到10只。每一天蛋蛋都把羊分成2堆,鼓鼓不会加法,所以总是上当。这是为什么呀……谁能帮老师把这个故事讲完?”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你一言、我一语,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生动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每个学生,小朋友在续讲故事的时候,“10的分成”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接受了。这样生动有趣的设计,让孩子慢慢感受到1和9、2和8、3和7……这样很重要的10的合成与分解,孩子们会逐步建立增减恒等概念。绘本中蕴涵的丰富教学资源,需要我们用心去挖掘,不断进行探究,进行相应的拓展,设计活动,并将“故事”和“数学”作为两条并进的线索,挖掘其数学教育资源创设数学活动,才能使绘本充分发挥其多元化的教育价值。

二、融入生动的绘本情境,课堂上“玩”数学

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之前,几乎天天都接触故事,因为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数学绘本是什么?它美,美在它的画面,有的栩栩如生,有的惟妙惟肖;它动人,它的讲述有时绘声绘色,有时娓娓道来;它讲故事,只看图也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只读文也让娇嫩的心灵领略到世界的盈和美丽;它讲数学,它的魔力在于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数学知识数学概念,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童年。

因此,有趣的数学绘本故事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数学绘本故事不仅深深吸引了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知识,而且在续讲绘本故事的过程中,还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深受故事的感动和启发。如绘本《蜂蜜蛋糕树》,通过创设有趣的情节,小熊猫欢欢从家门口往外走了五步的距离,埋下了一坛蜂蜜,并在上面撒上面粉和糖,梦想可以种出一棵蜂蜜蛋糕树,这件事让老鼠比斯吉看见了,就找来河马阿力想要一起偷走蜂蜜。可是,他们明明是走了五步,为什么会没找到呢?教师可引导孩子讨论,让孩子在游戏中主动学习、探究,发现并验证测量的秘密。当孩子们听到小老鼠比斯吉恍然大悟说:“我们的身高不一样,脚步大小也会不一样,那量出来的距离定不一样喽!”都兴奋地跳起来。那最后比斯吉和阿力有没有成功地偷走蜂蜜呢?孩子们又带着问题进入情境,仿佛身临其境。整个活动孩子们在边玩绘本边学数学,享受着成功与喜悦。可见,用绘本故事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幼儿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孩子在这类活动中也有游戏般的体验,自然而然地就会自主参与和主动建构。这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在轻松中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三、阅读有趣的绘本故事,生活中“用”数学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绘本能让儿童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使用并拓展数学的知识。如: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学生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这样的概念,其实是不全面的。在绘本《真正的魔法师》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学习可以让孩子们知道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再如,在我们生活中,其实不难发现有很多东西是要唯一答案的,但也有很多是要我们去估计的。所以站在孩子的思维层面上,在教《统计》这一课时,笔者以绘本《蜘蛛和糖果店》中蜘蛛猜测顾客来糖果店买什么糖的故事情景为主线,让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一些数学经验去猜测、估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估猜生活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乐趣。如合理猜想在生活中我们要准备六一儿童节的自助餐活动,怎样才能知道哪种食物才是最受欢迎的呢?教师及时将孩子所学到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有效地解决了孩子们当前的问题。

四、想象精彩的绘本意境,延伸数学文化

想象是创新的灵魂。低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喜爱涂鸦的年龄阶段,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及直观、具体的特点。体验越丰富,想象力也越丰富。而绘本正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体验的机会,其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他们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了不同的世界。精美的绘本中留有许多供孩子们想象的空间,可以让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自由、大胆地去想象,并创造出一个新奇的“别样世界”。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的孩子们,在展开想象翅膀的同时,相信他们的推理能力、动手实践、思考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曾有人这样赞美:如果儿童文学是一座花园,绘本就是花园中最灿烂的一朵花;如果说数学是一座花园,那绘本就是儿童心中一颗希望种子,一颗最容易萌芽的种子。绘本,让我们孩子的数学活动更生动,更有趣。

参考文献:

[1]沈丹萍.创设良好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7).

[2]杨雪玲.以“趣”引路 以“情”导航[J].基础教育参考,2011(12).

上一篇:巧用“泛灵”心理,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下一篇:欧盟:技能型人才培养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