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水分测定标准方法比较分析

时间:2022-09-25 07:27:03

粮食水分测定标准方法比较分析

【摘 要】粮食水分检测在粮食收购、存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标准粮食水分检测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阐明了粮食水分常用测定方法的原理以及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粮食 水分检测 干燥 烘箱

1 引言

粮食水分含量是指粮食试样中存在的水分质量占试样质量的百分比。粮食含水量在评价粮食品质中是最基本的测定项目,粮食水分检测对粮食的收购、运输、储存、加工、贸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分与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灰分等是构成粮油及制品的基本物质,它是食物成分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对粮食的一般成分分析中,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和灰分是基本成分的激素分析,而水分分析则是测定化学计量很明确的水分子H2O。因此,能准确、简便、快速地测定水分子精确含量的方法是人们期待的。目前测定粮食水分含量的标准方法主要有:105℃恒质法、定温定时烘干法、隧道式烘箱法和两次烘干法、近红外法等。

2 粮食水分检测标准方法

2.1 105℃恒质法

用比沸点略高的温度(105±2℃)使经过粉碎的定量试样中的水分全部汽化蒸发,使试样干燥至质量不变(实际变动的幅度允许±0.005g),根据试样烘干前后的质量差来计算水分含量。该方法是水分检测最常用的标准方法之一,可用于校核其他烘干法。此方法测定简便,结果可信,但测定所需时间偏长。

2.2 定温定时烘干法

该方法是在一定规格的烘盒内称取经过粉碎的试样,在规定加热温度(130±2℃)的烘箱内烘干一定时间(40min),烘干前后质量差即为水分含量。此方法相较于105℃恒质法所需时间短,但是温度较高,所以为了防止有其他非水分的挥发物散失,需要用105℃恒质法进行校核,使定温定时烘干法测定值与105℃恒质法测定值之差不超过0.5%。定温定时烘干法也不能忽视大气湿度的影响,必须把烘箱放置在相对湿度不大于70%的室内进行干燥。

2.3 两次烘干法

当粮食水分在16%(含)以上、油料水分在13%以上时,需用两次烘干法测定其水分含量。用两次烘干法测定高水分粮油样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这些高水分粮油在制备试样时不易粉碎,难以达到规定要求的细度,并且容易黏附在磨辊和设备内壁上,而且制备过程中水分损失较大;另外在烘干时,往往使试样表层固化,影响试样内部水分蒸发逸出,并且还会引起试样中某些组分的水解或发生其他变化,使测定结果不准。测量时,先称取整粒试样20g-30g,放入105℃烘箱中烘干3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冷却后称量,然后粉碎,再用105℃恒质法进行烘干测量。这样就可使粮食水分更多的蒸发出来,保证了结果正确以及可信。

2.4 隧道式烘箱法

隧道式烘箱法也是定温定时法的一种,它的原理与定温定时法相同,是将象限秤与烘箱结合起来测定粮食水分含量的仪器,烘干试样后无需冷却可直接用象限秤称量,并可在象限秤上直接读出试样的水分含量。所需时间短,各类粮食测定温度在(160±2)℃,时间仅为20min。但是因为测定时温度高,所以测定结果要与105℃恒质法结果相比较不超过0.5%,同时隧道式烘箱对周边环境要求较严格,烘箱最好放置在密闭的地方,烘盒的质量也一定要一致。因隧道式烘箱法简便快速的特点,特别适宜广大基层采用。

2.5 近红外法

近红外吸收光谱法是用近红外光(波长1940nm)照射样品时,射入样品层的近红外光与样品相互作用,经往返多次吸收、反射、结合内散时,最后从样品表面射出的光强度不同,这种现象称为漫反射。漫反射光强度与样品成分含量有关,并服从朗伯-比尔定律。选用1940nm近红外光来测定粮食中的水分含量。此方法能够同时检测粮食食品几种组分,比如蛋白质、淀粉、脂肪、水分等,而且测定时间很短。但是它仅属于表面测量技术,难以反映整个粮食的内部水分,粮食籽粒大小、形状以及密度对结果也有影响,同时这种设备价格十分昂贵,不适宜广大基层采用。

3 结束语

粮食成分中,水分是最容易变化的组分,将会因散湿而减少或因吸湿而增加。因此为了防止在实验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而导致结果误差,在操作中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防止样品水分变化。而且要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粮食样品,保证在制备试样时不改变试样的水分含量,这些都是能够准确得到粮食水分含量的必要条件。粮食水分含量是质量标准中一项重要的限制性项目,凡高于或低于标准规定的水分指标,要进行扣量、扣价或升价处理。含水量的测定对于粮食的安全储藏和加工生产,以及购、销、调拨等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1]翟宝峰,郭宏林,许会. 粮食水分检测技术的综合分析及发展概况.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1,23(5):413-416.

[2]杨军,杨卫民. 玉米水分测定方法的比较. 粮食储藏,2003(2):47-48.

[3]赵云萍. 粮食水分检验方法浅谈. 科学之友,2010(05):11-12.

[4]王乐凯. 近红外定量分析技术在粮食中的应用. 粮食与饲料工业,1999(4): 45-46.

上一篇:浅谈转基因食品 下一篇:浅析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