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综合素质

时间:2022-09-25 07:17:23

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综合素质

体育是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是我们全体体育教师的共同课题。笔者结合教学中的实际,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中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1)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加速期,应把握住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全面发展身体,打下良好的体力基础;高中学生进入青春后期,生长发育减缓,重点应巩固已获得的体力,在发展力量、耐力素质上逐步提高要求。

(2)从发展学生运动素质与掌握技术、技能入手,全面发展运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内外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学习和锻炼的时空,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拟锻炼计划,自造锻炼内容与方法,自定运动负荷与练习难度,从而加强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3)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在完成必修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体育专长,养成锻炼习惯。与此同时,还应重视身体锻炼原理与方法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与独立锻炼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1)兴趣入手,趣中导练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我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甚至千方百计地利用体育教材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巧妙地设计课堂的主动性的练习方法,使教材在课堂上展现出活力和魅力。如进行篮球的投篮、足球的射门、跳远的速度比赛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把学习的责任“下放”到学生身上,使学生的依赖性学习转变为独立性学习、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的主动性不断上升。

(2)设置成功,建立评价

学生喜欢不喜欢上体育课,归根结底在于能否在课堂上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为此,我改变了以往的以运动技术为核心的训练法和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运用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与一系列的游戏比赛和奖励的方法,使学生对每节课的练习都有一种新鲜感和快乐感。甚至还可以降低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3)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新的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从而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潜力,培养学生有求知求练的兴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例如:在田径项目中的“快速跑”教学,我给学生的第一个问题是:怎样跑才会快?学生中马上有人举手回答:用力跑就会快。我紧接着做原地“用力”跑的动作让学生们观察“快”了吗?这时肯定很多学生发现了问题,学生的再次回答是“大步幅”,我的第二个动作表演的是大步幅的慢动作,学生很快明白了教学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快频率和大步幅的密切配合,这样就使学生掌握了快速跑的动作要领,从而让学生主动进入课堂的学习状态,主动地吸收体育的理论知识,主动地思考,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学习效果自然提高了。

3.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1)抓住学生的成就性心理需要实施教育

新学期开始或某一新的教学内容出现时,学生会产生“重新开始”、“争取进步”等成就性心理需要。

这时,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心理需要的特点,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得到心理需要的满足,产生积极稳定的情感和愉悦的心境,从而使学生对学好体育产生信心和希望。

(2)抓好学生的情感性心理需要施行教育

学生在学习某一动作取得进步时,会产生“我的动作很优美,老师会表扬”的想法和等待、希望得到赞扬、肯定、合理评价 的情感性心理需要。

对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应该做到认真地分析和对待,及时给予合理评价,并做出适当的赞扬,同时指出应该注意的地方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情感需要就能得到满足,就会更加努力去学习。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进步视而不见,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会使其产生厌学的消极情绪,或者是教师只表扬优生而对差生不闻不问,也会让差生产生“老师看不起我”、“学好学坏无所谓”的想法,形成心理障碍。

(3)抓住学生的自尊性心理需要施行教育

当学生犯了错误或动作做不好时,学生就会产生“不要在大庭广众下批评”、“不要把事件扩大化”、“不要转告班主任”等自尊性心理需要。

学生犯了错误,总是希望老师对他个别教育,不希望把问题、缺点、错误暴露在同学们面前而丢面子。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课后进行心平气和地开导教育,就会收到好的效果。相反,如果采用疾风暴雨式的严厉指责,或新账旧账一起算,把学生已改正的错误一起端出来批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学习中的消极情绪,也许他就会从此消沉,一蹶不振。

(4)抓住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心理需要施行教育

在学生练习动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不要别人帮助”、“我会做得很好”等独立性、创造性的心理需要。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一点“自由”时间,让学生有发挥、表现、创造的机会。在施教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艺术的运用,更要把握好学生心理需要适时施行教育,才能起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市147团中学

上一篇: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六法” 下一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关注学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