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关注学生差异

时间:2022-10-05 02:14:23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关注学生差异

摘 要:新课程倡导关注个体的个性和差异。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不同,存在着差异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作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把握好这种差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缩短学生间的差距,让差异转变为优势,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差异 分层

新课程倡导关注个体的个性和差异。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不同,存在着差异性。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这种差异也很明显。面对学生的差异,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差异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本学期,我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了如下努力:

要关注学生差异,就是要从心里真正关爱学生。只有真正从心里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发展着想,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使学生得到发展。针对大部分学生家里没有电脑,对电脑操作不熟悉,我思考着如何让学生多接触电脑,对电脑操作从“陌生”到“熟悉”。

要对电脑从“陌生”到“熟悉”,就要多接触、多使用电脑。学生一个星期才一节电脑课,一节课才35分钟,除了老师讲解的时间,学生能操作电脑的时间也很有限,要让学生对电脑从“陌生”到“熟悉”,谈何容易。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电脑,我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我总是课间就提前打开机房,让学生课间就可以提前到机房,在课间对学生使用电脑也不加以干涉,学生可以玩金山打字游戏,可以上网打些小游戏,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怎么玩电脑,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尽量的熟悉鼠标、键盘的操作,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分钟,学生可以自由玩,可以去问同学怎么玩,学生在玩中渐渐熟悉电脑,喜欢上电脑,短短的课间十分钟,也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无限关爱。学生根据自己对电脑的熟悉程度,选择自己会玩的快乐地玩,在玩的过程中又互教互学,从而缩小了个体的差异。

要关注学生差异,最有效的途径是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发展。实施分层教学使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习暂困生吃得了,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对于学习暂困生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在一定的程度上克服了自卑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一、分层设计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多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出有层次有拓展性的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时,我总是多方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努力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有层次的任务情境,既让困难的学生学到基本的知识,得到基本的练习,又让程度好的学生能有拓展的空间。如:我在教学《梦幻六一》时,为学生设计了任务情境“六一礼物欢乐送”,让学生抽选六一礼物,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动作设置。我给学生准备了练习演示文稿,让学生进行动作设置将按钮和礼物链接起来。学习困难的学生只要能将老师准备的按钮和礼物进行动作设置就算达到练习目的了,学习好的学生老师还留有伏笔:应该设置返回的按钮。让他们去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以让自己作品更完善。由于任务设计考虑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课堂上学生兴趣很浓,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尝试,

二、分层指导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有时候,需要帮助的学生很多,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这时,老师可以根据发现的问题,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有的学生操作强,很快完成任务,可以让他们担当小老师,和老师一起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这时,学习好的学生得到帮助同学的机会,学习困难的学生又得到了更多的帮助。

三、分层要求

要关注学生差异,就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操作慢的学生要多一些宽容,对操作快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前进的目标,从而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如:我在教学《迷人动画》时,给学生设计了任务情境“动物联欢会”,给学生在演示文稿中设定了四个动物,操作慢的学生可以就老师提供的四个对象进行自定义动画的设置,程度好的学生还可以从老师另外准备的动物素材中插入其他对象进行自定义动画的设置。由于老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不同,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对象进行自定义动画的练习。从而达到了自定义动画学习的目的。

四、分层评价

关注学生差异,分层评价很重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都要给予肯定,并鼓励他向更高目标前进。学生的一点点进步,老师都要充分给予肯定,记得三年级时,有个学生在学习键盘时,一个字母也打不出,当时我并没有批评他,只是让他看别人玩金山打字游戏,并让周围的学生带他玩,后来,有一次上课,他高兴地汇报完成了任务,虽然只是个简单的任务,我当时马上表扬了他,他兴奋得不得了。由于及时的肯定与表扬,这个当初一点都不会的学生取得了进步。对于不同起点的学生,不能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性评价,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自信心的培养都是很重要的。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由于操作性很强,学生的差异性尤为明显,操作强,学得快的学生很快就完成任务了,而操作慢,学习困难的学生却半天也做不好。一来完成了的学生无所事事,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又无所适从,老师也没法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这时候,我通常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完成快的学生帮助本组中动作慢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先集体完成任务,这样一来,学生完成了就去帮助别人,互帮互助,很快完成了第一个任务,老师也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讲解了。课堂上充分发挥优生的小老师作用,既调动了优生的表现欲,又给了困难学生以更多的帮助,由此可见,互助合作学习是缩小学生个体差异的有效途径。

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作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把握好这种差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缩短学生间的差距,让差异转变为优势,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第二实验小学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综合素质 下一篇:浅议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