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电影新启航

时间:2022-09-25 06:46:51

海上电影新启航

电影是上海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上海电影如何成就过去的辉煌?现在发展面临哪些困惑?今后又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期待?本期《漫话上海》栏目记者采访了上影总裁任仲伦,上海交大教授李亦中,就上海电影这个话题进行了畅谈。

追古溯今话电影

记者: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民族电影的重镇,在现今多元化的社会,上海电影要想恢复以往的辉煌还有可能吗?

任仲伦:我个人觉得,上海要恢复三四十年代在中国电影“独霸天下”的地位,可能性很小。因为社会历史条件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上海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力量,作为中国电影生产与市场的重要基地,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也是目前已经具备的电影地位与影响力。举去年的几组数据:上影集团去年营业收入超过15个亿,净利润超过2个亿,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上影为2008年度中国电影企业业绩最好的企业。同时被评为“中国文化企业三十强”,在电影界只有上影集团和中影集团入选。在创作上,上影集团影视产能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同时获得各类奖项达到七十多个。其中以上影作为第一出品方的《三峡好人》已经在全球获得36项奖,导演贾樟柯也已是上影集团工作室的导演。上影主导出品的《大灌篮》和《画皮》去年分别超过了1个多亿和2个多亿的票房,成为上海商业影片的首次突破亿元票房。尤其是我们和美国环球公司合作的《木乃伊3》,它是中国电影企业首次与美国著名企业的著名品牌合作,具有很大的突破性意义。特别要提到的是:上海电影市场一直是中国电影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去年上海商业电影市场达到4.4个亿,占全国市场份额十分之一。电影界的许多人士笑称上影为中国电影的“南霸天”。我们的姿态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记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为何能在中国电影史上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李亦中:上海是中国电影的摇篮和重镇。创办联华公司的罗明佑是广东人,上世纪三十年代他曾提出一种见解:最初的中国电影“悉由广东人领衔演出”,为此他如数家珍般罗列出一长串粤籍影人的名单,包括郑正秋、蔡楚生、阮玲玉、胡蝶等等。另据浙江影协统计,在中国电影百年历史长河中,累计有120多位宁波籍影人作出了贡献。那么,为什么广东、宁波两地没能成为中国电影的摇篮?为什么当初有那么多人跑到上海来投身电影业?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上海具有区域优势,开放程度比其他城市早。我们知道,电影市场是由电影、电影院和电影观众一起组成的,上海是中国第一个放映“外国影戏”的城市,最早聚拢起观众的人气,娱乐需求非常旺盛。在旧上海,这座城市拥有六七十家电影院,比较豪华的有三十多家,数量居全国之首,电影院和电影观众多了,自然就刺激了电影制片业在上海崛起。

记者:上海有着弥足珍贵的电影文化历史,那么对于这些历史遗产该如何利用保护呢?你在文章里提过要在黄浦江畔树立“电影上海”的标志吧?

李亦中:我是受“电影香港”的启发。每位访港的游客,在机场随手能拿到一份《香港电影地图》,详细告诉你,这个地方拍过《2046》,那个地方拍过《重庆森林》……但上海这方面缺乏意识。我说的“电影上海”包含两种概念,一种是指某部具体影片的外景(实景)拍摄地,日后有可能吸引影迷、游客来此地观光;另一种是指电影在上海生根足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早年留存下来的那些物理空间,如果一不注意就会被毁掉。现今老字号影院仍以放映电影为主业的,只剩下大光明、国泰两家了。特别可惜的是建于1925年的夏令配克影院(解放后改名新华),几乎在一夜之间便告消失。此外,有不少前辈影人都在上海居住过,现在也没条件整修开放。其实,“电影上海”的概念可以带动旅游。最近的例子就是《海角七号》让人们注意到台南海边的风光。我们可以设想开发一条“电影上海”的旅游线路,在世博会期间提供给海内外游客,因为上海有深厚的电影历史积淀,在上海“怀旧”电影一点不牵强。

上海电影题材应拓宽挖深

记者:李老师,你写过一篇《“上海题材”银幕巡礼》,文章研究的是早期的上海题材电影,那么你对近几年来反映上海的影片有怎样的评价?

李亦中:说实话,近几年没有看到令人满意的、产生很大影响的上海题材影片。城市变化巨大,客观上对拍摄上海场景尤其是历史场景,产生极大困难。要重新搭置场景,不仅耗费巨大,还不容易获得上海市民的认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精致的是李安导演的《色•戒》,美工师借助《良友画报》详细考证,在松江车墩打造了整片南京西路的场景,如西比利亚皮草行、平安大戏院等等建筑物,全部是依样复原起来的,确实很讲究直观真实、细节真实。

记者:我查了一下近几年上海题材的影片,发现不少是香港影人拍摄的,其中多数是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怀旧,比如王家卫的《2046》、《花样年华》,关景鹏的《阮玲玉》、《胭脂扣》等。为何香港影人如此热衷拍上海?对他们的作品你怎么评价?

李亦中:我接触过香港电影人,他们认为香港的“前世”与上海有些类似,再加上97回归等因素,香港有一批影人集体怀旧,对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特别感兴趣。香港有不少导演喜欢拍上海题材,如关锦鹏、许鞍华等,但上海人看了并不认同。比如许鞍华的《上海假期》,实景选择“步高里”,镜头对准“72家房客”。其中有场戏拍剧中人在弄堂口听公用电话,周围邻居都趁机偷听,表现老弄堂里生活的人没有隐私概念,这个情节有点丑化上海人。还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让周润发港里港腔地演一个上海男人,找北方气质的斯琴高娃出演上海女性,银幕形象无疑出了点偏差。

记者:我看到你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上海电影要多反映一下上海的现代企业家。

李亦中: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要成为文化大都市,选择电影题材横向应该大大拓宽,纵向要深入挖掘下去。我有这种想法最早是针对纪录片,有些导演拍了很多上海底层百姓之后,认为上海题材拍完了。实际上,上海各行各业都有故事。一座工商业那么发达的城市,企业家在银屏上却是缺席的。还有很多阶层人士的生活也还没有通过影片得以表现。

记者:现在都说要发展、振兴上海电影,那么你理解的“上海电影”是怎样一个概念?

任仲伦:记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多次对我说,上海电影应该以国家电影发展战略为主导。我理解为上海电影应以繁荣中国电影为己任。而不应该把它看成是地方性或区域性的产业。繁荣上海电影,其实就是看上海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贡献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电影是全球性的产业。中国电影走出去,应该是我们这代人的追求之一。我理解你提“上海电影”,可能是指它应有的地方特色与传统。我觉得,从广义上说,电影是很少以城市为单位来研究它的风格和传统的。电影更多是导演的风格。但是,从狭义来讲,上海电影确实有过它的传统,比如,在三四十年代上海进步电影有个传统,就是关注社会与民生。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字街头》、《乌鸦与麻雀》等。当然,即使在当时上海电影也是多元的,各种商业类型片特别发达,甚至神怪武侠影片都有代表作。

记者:不过在繁荣中国电影的同时,作为上海的电影集团公司,也有责任多创作反映上海的影片。

任仲伦:这个要求是对的。上影这几年有相当多的影片是表现上海的。比如,李歇浦的《邓小平1928》,丁荫楠的《鲁迅》,彭小莲的《美丽上海》、《上海伦巴》,张建亚的《东方大港》,胡雪杨的《上海1976》等,以及与中外优秀导演合作的许多以上海为背景的影片,如与英国公司合作的《伯爵夫人》,与李安合作的《色•戒》,与关锦鹏合作的《长恨歌》等。

记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或八十年代,有很多反映当时上海市民的挣扎、奋斗、辛酸等现实生活的优秀影片,但是现在上海题材的电影多数是怀旧的,而且风格偏温情,缺乏对当代都市生活的深刻冷静的反映,这背后有哪些原因?

任仲伦:上海题材在相当多的电影人眼中,常常是十里洋场和石库门。怀旧与温情是常见的影片基调。这是因为我们和艺术家对于上海历史变革思考不够,对于上海现实生活深入了解不够。我在大学当教授时曾经研究过中国新时期的电影,还撰写了学术专著。我觉得中国新时期电影崛起的重要原因,就是思想解放与艺术解放。以谢晋的《天云山传奇》、《芙蓉镇》为标志。近几年来中国电影在注重商业价值时,削弱了社会价值;在注重影像美感同时,削弱了思想价值。不过,我们也在努力回复电影应有的现实意义与思想价值。如《邓小平1928》、《鲁迅》等影片应该说是体现出改变这种局面的渴望。我特别提醒人们关注的是上影出品的《美丽上海》和《上海1976》这两部影片,它们对于上海的理解与表现,绝对不是单纯的温情与怀旧,而是有着文学力量和思考价值的。

上海电影值得期待

记者:现在我们谈到国内电影市场时,时常会提到好莱坞的冲击,但是实际上早期上海影院也放映很多外国影片,当时没有危机吗?

李亦中:一般人不太了解,早期电影院是有区分的,一大半专放外国电影(西片),其余的专放国产片。旧上海电影进口几乎是没有门槛的,基本上美国电影年产量多少部,上海就放映多少部,有几年达到每一二天就有一部新的好莱坞电影上映,上海差不多成了好莱坞的“后院”。不过,当时放映的都是外语原版片,美国人不会为几个拷贝去配中文字幕,也没有配音译制。因此,观众群体是分层的,懂英文的知识分子爱看西片,但遇到好的国产片他们也乐于欣赏,这部分观众是兼看西片和国片的。但更广大的观众,由于听不懂外语,看不懂外国片,他们就成为国产电影的忠实观众。而在“入世”后的今天,我们给外国片配了中文字幕或者配音,不再有语言方面的障碍。这样,很多观众被外国片吸引去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中国电影受外国片的冲击要比过去厉害得多。

记者:现今上海有很多人已经多年没进过电影院了,你觉得主要原因在哪里?

李亦中:票价!很大原因是票价过高造成的,电影不应该是奢侈品。不妨比照一下,美国的电影票价8美元左右,香港电影票价为50-60港币,上海电影票价是60-80元,票价绝对值看上去近似,但结合人均薪酬来看,我们的票价贵得离谱。退一步说,过高的票价不仅影响观众的消费欲望,无形中还倒逼人们的期待值,会想,看电影那么贵究竟值不值啊?这个问题确实值得电影发行放映部门深思。同时要有前瞻性,现在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的人群,正是共和国的同龄人,这一代人从小是看电影长大的,他们有浓重的“影院情结”,如果放映他们喜欢的电影,而票价又合适的话,必然会带动新一轮消费热潮。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大光明影院经装修后3月份即将重新开门迎客,如果经营有方,有可能重执上海电影放映业的牛耳。

记者:不过,比较乐观的是,即便现在遇到金融危机,去年、今年上海各大影院也有不错的票房。

李亦中:经济萧条时期,如果电影好好把握的话,真是一个契机。“口红效应”现在成了热门名词,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遭遇经济危机,人们奢侈品买不起,就买一支口红;没钱去旅游了,但守在家也闷得慌,于是会选择出去看场电影。仿佛应验“口红效应”,今年春节大陆、香港、美国等地的票房果然非常高,但电影人不能满足于小富即安,目光应该远一点。现在票房是不错,但不能只回头看今年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为什么不想想做得好的话或许增长三倍呢?

记者: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你对它如何评价?现在也有人批评上海国际电影节吸引不了大众。

李亦中:我认为,电影节除了是电影人的节日外,还有吸引媒体、促进电影交易、扶持新人等作用。世界上重要的电影节如戛纳电影节,主要功能是电影交易的平台,但上海国际电影节没有引进电影的权限,促成交易后跟电影节自身没有太大关系。不过,一个国家通常只办一个A级电影节,属于稀缺资源,上海拥有这个资源值得珍惜,这也为“电影上海”增添了新的外延与内涵。

记者:我们注意到,上影集团在原创力不足的情况下,比较注重和优秀的华语电影导演合作,并且获得了可观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收益。但是,这样会不会有所削弱上影的品牌?会不会减少本土年轻导演更多的实践机会?

任仲伦:上影曾经有着许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困难是经济与人才。记得老厂长徐桑楚对我说:你要搞好上影难呀!你打开厂门人才在哪里?这么多年不拍电影了,上海没有好的人才了!你要搞好上影没有五年不行。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尖锐又正确的。我们这几年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一是依靠和培养本土导演,上影连续几届在中国电影华表奖中故事片、美术片和译制片全面获奖,得奖的基本是本土导演。第二条路是我们与华语电影导演广泛合作,如王家卫,李安、吴宇森、关锦鹏、贾樟柯和高群书等,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的影视公司合作。应该讲,在上影电影生产上两条腿走路,我们是自觉的清醒的。用我们的话概括,就是上影人熟悉的十个方针:开放逼改革,合作促发展。主要的原因是:一是有意而为;二是无奈之举。有意而为,是指顺应国际化电影产业发展模式。无奈之举,是清醒认识到上影当时缺乏有观众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的主创者的前提和事实,痛苦地意识到只有也必须加强与其他优秀导演的合作,才能水涨船高地提高上海电影的影响力。此外,国际上对于一家电影企业的评价,不是看它是否用自己的导演和演员,而是看它是否拥有一批具有巨大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影片的出品权和版权。我们的追求得到了国家和业内的充分肯定。2005年我获得亚太电影博览会最佳表现者奖,2007年在第12届电影“华表奖”评选中获得了优秀出品人奖。这是国家给电影企业领导者的最高荣誉。

记者:现在很多观众抱怨票价太高,影院宁可空着位子,也不降低票价,这背后有哪些原因?上影创作的影片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影院?

任仲伦:你的问题是当年电影面临的最大困惑。电影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甚至于它的所有价值都是要通过观众来实现的。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电影票价高,主要是指在首轮电影院黄金时段放映影片的票价高,经常是50到80元之间。这里的原因,一个是因为现在建造在繁华商业区的影院造价与租金的高昂,平均每个座位的造价超过一万元,每年的租金经常在数百万。另一个原因是影片制作成本大幅度提高。所以,我觉得,电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方面它是“平民艺术”,主要是给大众观赏;另一方面它是“贵族艺术”,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我个人建议:第一,要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电影是视听艺术,它的魅力只有在专业影院里能充分享受。第二,如果你想低成本看电影,选择好低票价的时机。每周有半价场,还有十天后十元钱的场次,更加实惠的是上影所属院线推出的阳光卡,一百元可以看三十部电影,主要是白天场二轮片,对于没钱却有闲的观众特别适合。我们已经在上海形成了多元票价体系,平均票价在17元左右。另外,对于上影集团来讲,多拍摄切合观众需求的、视听魅力强的优秀影片,应该是让观众走进影院的最本质追求。

记者:总体来说,今后几年上海电影有怎样新的发展?

任仲伦:今后上海电影是值得期待的!第一是上海电影将追求多片种繁荣,故事片、美术片、译制片、纪录片和电视剧等全面发展。本土导演力量将集体展示。共同合作依然势头强劲。第二是市场发展将依然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并在数字放映与特种放映上有大幅度增长。第三是产业形态有重大突破。上影集团将在漕溪北路595号建立10万平米以上的上海电影大厦,作为上海电影历史与现代电影产能的创意园区,将在车墩650亩土地上建立“老上海”为主体的集拍摄和休闲功能为一体的影视基地,同时呼应上海在佘山建立部级电影电视制作基地的号召,形成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制作技术高地。上影集团不追求甩着一个个鞭炮叫着嚷着走,用我的话说,我们要追求“蓦然回首,灯火阑珊”的境界,就是要低调要踏实甚至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再经过多年艰苦奋斗后,建立起上海电影整体性的更加辉煌的成就。

上一篇:2009房贷如何还 下一篇:谁的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