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传奇:从上海到海上

时间:2022-09-22 08:39:04

海上传奇:从上海到海上

在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正统影像书写中,狮子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开场,并且常常是在风雨之中,隐喻着中国百年的屈辱以及对重新崛起的期待。但是在《海上传奇》里,这座铜狮的出现却是背对着镜头,接着是一个男性清洁工在仔细擦拭着它;镜头拉开,我们发现这座铜狮并非出现任何历史建筑前面,而是看守着一家银行;我们也立即可以注意到银行门口的马路被完全挖掘开,如同一个建筑工地。我们在这一系列的镜头和剪辑当中,看见了标志性的贾樟柯风格,一种和正统的、官方的影像书写大异其趣的隐喻方式。这组镜头非常准确地概括出上海的历史和现况来:财富的传奇、大规模不停歇地建设以及财富与建设背后的普通人、劳动者的面孔。在此后,我们发现这个开场也相当于这部纪录片的纲领。

《海上传奇》受访者八十人,最后出场者十八人,不是名流,就是名流之后。以这些受访者的身份而言,“传奇”当之无愧。但是从风云变化的大时代出发,在这些名士名媛的话语里面,最有趣的部分,是那些历史生活里的细枝末节。陈丹青作为影片中的首位讲述者,就有些出人意料,因为这位文化名人,谈论的只是童年时期趴在窗户上窥视邻居家吃饭的情形以及弄堂里孩子们打架的记忆。原来贾樟柯选用的片段并非抽象的宏大叙事,而是具体的生活常态。哪怕触及腥风血雨或辉煌斑斓的记忆,被提炼出来的还是那些历史节点里最细致的个人经验。第一代劳模黄宝妹讲接见,最有意思的是讲杂技演员在毛面前表演时如何紧张,翻圈圈直翻到台底下去;杨杏佛之子回忆父亲被暗杀当天,最鲜活的讲述是车子在转弯减速的时候,如何听到几声枪响;杨百万讲自己先富起来,最生动的是说到拎着一箱子钞票走南闯北,途中怎么个不方便法。还有“味精大王”张逸云的孙子张原孙回忆起巨富家世时,最动人的时刻却是唱起那首英文歌“I Wish I Knew”,这是一个最私人、最有情怀的时刻。

语言本身就是历史的印记,也是私人记忆的载体。《海上传奇》讲述者的不同语调,就流露出上海“华洋混杂、繁盛一时”的历史印记,也流露出经过迁徙流离之后的个人记忆。我愿意把《海上传奇》看作是一个声音的盒子,这些口音和语调构成了历史最密实的注脚。

这部影片的原名是《上海传奇》。上海,这个题目本身太大。任何创作者在这个题目面前,都可能有盲人摸象的感受。贾樟柯在这个题目面前做出了选择,他不拍象的形态与步调,这太常见了;他拍象的机理,最微观,也拍象的环境,最宏观的。他有野心拍出“传奇”,所以拍着拍着觉得“上海”这个题目小了,遂改名 “海上”。我想一个外来者很少能真正进入上海的弄堂巷陌、斗室阁楼,拍摄上海的内部,一个属于本地人的真实上海,那多少会有一点“隔”。贾樟柯的视野开阔 之处,是向外拍摄,是把上海放入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有人留下来、有人往台湾去、有人往香港去,把“上海的传奇”变成“海上的传奇”,把维多利亚港和台湾渡轮的景象作为折射上海的一面镜子。去拍那些离开上海并且再也没有回来的人们,以对中国那段离乱的近代史做出自己的回应。在他的作品里,“传奇”这两个字超越了狭义的汉语意义,掺杂着一个城市几代人的乐与痛、繁盛与流离。

上一篇:手指之间 第9期 下一篇:谁决定了你的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