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喜阅“的语文老师

时间:2022-09-25 06:05:52

做一个“喜阅“的语文老师

读完张贵勇著写的《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不禁感慨万千。12位优秀教师的成功无不是与喜欢读书有关,他们在阅读中丰盈和充实自己,在阅读中系统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作为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我们也要经常阅读,做一个“喜阅”的人。

我也喜欢读书,只是视野稍显狭隘些,层次稍显低劣些,品味稍显粗俗些。

回想自己的读书历程,我最早接触的书籍是画册,是爸爸花几毛钱或几元钱买的。当时的我曾一度迷恋上了这些简短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画。

读连环画册《霍元甲》,我佩服元甲的潇洒大度,喜欢其中惊心动魄的情节,惋惜他和倩男的感情,痛恨陷害他的日本鬼子和汉奸走狗。

读画册《西游记》,我喜欢悟空的机智多变,忠贞不二,厌烦唐僧的唠里唠叨,凡胎肉眼,痛恨妖精的变幻万端,心狠手辣。

读画册《杨乃武与小白菜》,我同情小白菜的遭遇,厌恶恶人的栽赃陷害。

读画册《少林和尚斗刁猴》,我厌恶猴子的刁钻,惋惜一些正直人士的牺牲,叹服少林和尚的智勇,明白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的道理。

这些画册勾起了我读书的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龄的增加,我开始接触到了其他的书籍。我读一些优秀作文,积累背诵,使我在小学和中学时的作文,一度成为老师朗读的范文。我喜欢读通俗版本的《前后汉》,读了再读,了解了好多的历史掌故,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我也读经典名著,但因为自己的知识浅薄,读起来只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以致忘掉了大半。我读竖排版的《聊斋志异》,只是了解大致情节,一知半解而已。这个阶段的阅读,把我带进了一个未知的世界,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在大学阶段,为考本而拼搏,为考研而奋斗,所以,我抛却了文学名著以及其他课外书的阅读,只是对专业知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习,这也使我有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直到现在遇到了一些问题,还能游刃有余地解决掉。但对经典书籍和理论书籍的缺失却让我遗憾终生。现在的我,走上了讲台,面对学生的各种发问和想不到的生成,也能勉强应付过去,但仍让我深感知识的贫乏,底蕴的不足。

读了《读书成就名师》这本书,我钦佩这些老师的知识结构:他们都有着系统、扎实的本体系知识,深厚、细密的条件性知识,丰富、独特的实践性知识,广博、厚实的文化知识。

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于永正老师说:读书是教师最大的修炼,我佩服他的痴心语文,博览群书,让自己的心与课变得无比细腻与柔软。程红兵老师说:教师应是思想者,我佩服他的慷慨激昂,见解独到,敢于批判教育乱象背后的症结所在。吴非老师说:中国不缺搞应试的教师,缺的是爱读书的教师,我佩服他的语言犀利,不平则鸣,思想深邃,敢于担当。

他们的嗜读成痴,给了我当头一棒。我明白靠吃老本,无路可走。我应该给阅读一点时间,每天读一点,充盈自己贫乏的大脑。

华应龙老师说:“因为没有时间读书,所以我们工作很忙。”真是言简意赅,直指当今好多老师 “我们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读书”的抱怨。正如恋爱的人总有时间拥抱,想读书的人一定会有时间去读。所以,让我们走出借口的羁绊,让自己与书为恋,做一个“喜阅”的老师。

吴非老师说:“我越来越发现,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可怜。”而我觉得自己可怜,是因为书读得太少了,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痛苦滋味。

王崧舟老师说:“读书是一种精神修行的方式。”他认为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书读得多,不一定底蕴就深厚,但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一位有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才能向学生输出正向的价值,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

老师读书,毋庸置疑;语文老师读书,更是责无旁贷。那么,老师们,让我们拿起书来,养成读书的习惯,同时带动学生的阅读,使我们的校园徜徉在书香的海洋里。

现在,高三,我们继续阅读着,每星期都留一节阅读课,学生读老师也读;

学校开设电子备课室,方便老师查阅资料;

学校敞开阅览室的大门,让老师随时去借书,去阅读;

学校提倡老师写文章,这也是对老师阅读面的间接检查;

学校鼓励老师搞研究,是督促老师去阅读;

学习举办读书节,更是直截了当地倡导老师去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走进书的花园,像名师那样有韧性地坚持,以书为友,为恋,沉醉其中而不自拔。

上一篇: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建构高校体育... 下一篇:“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及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