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380V低压配电系统中接地技术

时间:2022-09-25 04:48:52

浅谈380V低压配电系统中接地技术

摘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是保证电台安全播音的重要设备,做好380V电源接地技术是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了避免更多单相接地故障的出现,有关工作人员要加强配电系统线路的接地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对380V低压配电系统的相关特点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科学的认识。本文以380V低压电网为研究对象,结合它的工作特点,对其有涉及到的有关技术做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浅谈380V低压配电系统 接地技术 接地方式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c)-0000-00

做好380V低压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工作一定要对接地方式进行合理选择,这不仅关系到低压配电系统能否正常运行,还对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运行质量和单相接地故障发生的频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380V低压配电系统的配置工作中,为了实现在保证配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提高所接入用电设备的电能利用率,就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完成配电系统的接地工作。

1 380V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面的技术探讨

目前国内220V/380V低压配电系统所运用的接地方式主要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其所运用到的线材主要为保护中性线、保护线(PE线)、中性线(N线)等。

1.1照明与动力混合供电

通常情况下,配电系统中照明回路会采用单相负载的电路负载方式,只有一部分动力设备会采用三项负载的电力负载方式。所以当照明设备相关配置出现错误时,配电系统中所接入动力设备的三项负载就无法对称,这是由于照明设备都集中在同一项上面,导致中性点电位发生偏移,造成中性线上的电流瞬间增大。当这种现象发生后,动力设备三项电压无法对称,影响电动机与系统变压设备的稳定,甚至会瞬间升高某项电路的电压,使所接入的部分用电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甚至烧毁。

此外,所接入的动力设备多次的启动与停止也会影响线路电压的稳定性,通常表现为线路电压的瞬间下降。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对线路中所接入的照明设备产生影响,弱化照明效果,甚至会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大打折扣。需要我们格外注意的是,在380V低压配电系统完成接地时,系统中线路电压都要降低到220V,降压后的电路如果采用小电流的接地技术会出现计算结果与无法满足相关要求的现象,使得380V的电压瞬时降至250V,当配电系统的运行出现故障时,系统电压又会恢复到380V。由些可见,这种接地方法会造成电压的不稳定,十分危险。

1.2单相接地回路的信号装置

中性线的强度和截面一定要预留得十分充足,要为系统中出线随机出现的强电流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不然会出现中性线断线进而出现电路回路中无中性线运行的状况,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传统的不接地的高压网络中,一定要对线路进行“试拉”,所谓“试拉”就是在单相接地情况下,对系统中的各项电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切除,是对故障进行检测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找出接地的那一条线路。“试拉”的方法适用于接线简单、线路较少的高压网络。对于380V低压配电系统来说,由于其延伸面广且所负荷的回路较多,如果采用“试拉”的方面来寻找接地线路,会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且工作量巨大。相反,直接接地的方式会使原本的单相接地变为单项短路,这会大大降低切除故障回路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在配电网络不接地的环境下,单相接地时出现的电流仅仅是电容电流,受电缆形式的影响,380V低压配电系统中电容电流会在较低水平下出现大幅度的电流变化。对于全塑型电缆来说,由于这种电缆没有金属保护层,所以其电容电流接近于0。传统的接地回路中,由于其信号装置主要采用能指示单相接地方式,电压较低,电容电流较小,在技术上无法实现信号装置的高效性要示,并且成本较大。目前由于相关的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材料的出现,目前的能指示单相接地回路信号装置的可靠性已经得到大幅度提高。

2 380V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对比

相关技术人员在建设380V低压配电系统时,一定要保证在系统出现故障时相关工作人员与所接入的设备都有充足的安全保障。当大类体内的工频电流超过2mA时,人就会有肌肉抽筋、强烈麻刺等感觉;当工频电流超过7mA时,人体会出现痉挛现象,在痉挛状态下,人的手会紧紧抓住带电体;当工频电流超过25mA时,人就无法摆脱带电体了。由此可见,在进行380V低压配电系统的配置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在系统发生事故时线路回路的电流量,其电流量要控制在20mA以下以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 低压接地系统的接地形式

3.1 IT系统

IT系统的的带电部分不会与大地直接相连,而是与大地之间通过保护线来进行连接。这种接地系统普遍运用于煤矿开采等井下作业环境中。由于IT系统的电源不与大地相连接,当出现相线接地的情况时,不会产生火花,进而大大减少了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还要利用保护线将设备外露导电部分连接到大地。在IT系统中,尽量不要引出中性线,如果确实需要引出中性线,也要确保对大地绝缘。

3.2 TT系统

这种接地形式中,电源的中性点与大地直接相连。TT秕两个中的不同地极相互独立,广泛应用于小负载供电系统中例如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等。在TT系统中,如果用电设备与建筑物相互独立,则可以设置独立的接地极。在故障发生时,对地电压故障不会大规模蔓延。由于TT系统的外露导电部分共同使用同一个接地保护器,所以要将共用部分通过保护线进行可靠的连接。

3.3 TN系统

在TN系统中,通过保护线将用电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380V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点进行连接,达到与地极直接相连的效果。针对不同的PE线与N线的合并情况,可将TN系统划分为TN―S―C系统、TN―S系统以及TN―C 系统。

4 不接地网络中低压电器的选择

当380V低压配电系统的中性点没有接地时,如果配电系统中任意一项发生接地故障时,另外两项电压就会瞬间升高,进而转变为相电压。由于380V低压配电系统没有额外通路来接收返回的电流,所以在发生故障之后,线地间的电流都被转化为电容电流,致使380V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保护设备无法对故障电路进行切除。

当用电设备出现电流外露时,其导电部分做保护接地后形成IT系统。由于故障电流比较小并且很难切除。当接地出现故障时电流会比较小,不会使收接入的用电设备发生事故,不必切断电源,只需要给出信号就可以持续为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当故障发生时,相地电压瞬间升高,由于IT系统对用电装置的绝缘要求通常会高于TN系统和TT系统。380V低压配电系统没有单相短路,只有单相接地,所以不需要对对单相知足的灵敏度进行保护,也不需要电缆和校验导线在单相知足时保持热稳定。对于中性点接地网络来说,以上提到的这两个问题是要重点考虑的,而在中性点不接地网络中就不需要。

5 结束语:

由此可见,380V低压配电系统所涉及到的接地技术有许多各类,无论采用哪一种接地技术都会在一定程度是避免单相接地故障,但每一种接地技术所特有的相关缺陷也需要施工人员作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并严格对待。

参考文献:

[1]付茂林.380V低压配电系统中接地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4,01(16):141-142.

[2]刘世填.浅谈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J].《广东建材》2008,01(20):122-123.

[3]王磊军.浅谈电气低压配电中的接地系统[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8(18):59-60.

[4]王晖.浅谈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及保护[J].《山东工业技术》2015,07(15):241-242.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坚毅品格培养的六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