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造价预算管理

时间:2022-09-25 02:41:12

浅谈工程造价预算管理

摘要:预算是企业对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对工程造价预算的定义、必要性以及我国目前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常见问题和对策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裨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预算;常见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自本世纪20年代预算开始用之于企业以来,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在不同的管理思想影响下,预算的技术已趋于成熟和定型,但对于预算与企业和人的行为的关系方面的研究却很少。下面,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和理论研究经验,就工程造价预算浅谈几点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1 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概述

1.1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定义。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为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的经济权益而对建设工程造价及建安工程价格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政策和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

1.2工程程造价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就目前的体制和现实而言,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就是预决算,即预决算人员根据已经确定的施工图计算工程量、套用定额、计取费用(施工图预算),或在施工结束后根据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现场施工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决算。这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或竣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确定了的,而施工是以按图施工为原则,那么这时预决算人员所做的工作只是计算设计变更所产生的费用变化以及防止高估冒算,而假如项目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决策存在失误;假如设计方案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不是最优,则预决算人员无能为力,也就是说现行体制下,预决算人员的工作只是事后算帐,只能消极地反映已完工程量,只能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这显然是片面的,不够的,我们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预算管理进行全过程掌控。

2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2.1定额编制工作。定额的制定缺乏公正性定额标准作为甲乙双方进行经济活动所共同遵守的规则,对双方经济利益有重大的影响,因此,这个规则不应由参与其中的任何一方来编制,而应由专门从事定额编制工作的第三方来编制,以保证定额的公正和公平。但我国定额编制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我国实行定额管理的时间还不长,定额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既有相关技术知识又有丰富现场实际经验同时还具有一定经济知识的定额管理人员还比较少,属各单位的紧缺人才,因此社会上还没有专门从事此项工作的机构。其次,由于我国的体制原因,现行定额还是行业编来行业用,上级编来下级用,相同性质的定额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较大,缺乏可比性。再者,我国幅员辽阔,涉及的行业众多,地区差异大,而现行定额适用范围过大,对某些特殊地区的施工是不利的,对施工单位是不公正的。

2.2适应性差。工程预算定额是根据过去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施工成本等资料按照一定方法测算出来的,从这点来看,定额只是体现了过去的情况,代表的是过去的施工水平,并不能准确反映现在以及将来工程项目施工的真实情况。其次,在测算定额时,均是以已完成的典型工程作为解剖人.机.料消耗的基础,而各种工程项目又千差万别,因此,由典型工程测算出来的定额必然与实际情况有差别。第三,在进行定额测算时,为了保证它的准确性往往在测算过程中对某些项目给予一定的升降幅度,由于这个幅度是一个人为给定数,受当事人的影响很大,也是不;隹确的。最后,由于制定定额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也为了保持定额的稳定性和严肃性,定额一般都要使用较长时间,而在此期间,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政策以及物价等都会发生变化,也是造成定额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实际的一个重要因素。

2.3缺乏应有的监督检查。定额作为国家或上级的法令性文件,使用者必须严格执行,但在实际中却并非如此。由于我国工程施工市场总的现状是施工单位过多,因此,在招投标活动中,施工单位为了获得工程往往会不顾一切地压低报价,而建设单位由于投资或其他原因也经常降低标底,由于造价的不合理降低,难免会出现偷工减料进而酿成事故。因此,定额管理部门必须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以使工程建设市场规范.健康地发展。

3 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对策措施

3.1优化工程预算定额的思路与方法

一是从实际出发,确定定额水平。由于定额直接影响甲乙双方的经济利益,定额标准必须体现公正和合理,既要有先进性又要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合理的定额水平,水平太高会打击施工单位的积极性,水平太低又会增大建设单位的成本,影响其投资收益。所以要加强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现行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使用材料,根据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准确预测未来的走势,按照社会平均先进水平制定符合发展要求的定额标准。

二是深化体制改革,确保公正性。要保证定额的公正性,必须改革现有的定额管理体制,将定额的编制者和使用者分开,即将定额制定工作委托具有编制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由于定额的高低与其自身利益不相关,使其在编制过程中不会受到干扰,从而能编制出更加公正的定额。当然,由于编制定额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而且需要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因此在编制过程中,有必要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等抽调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编制小组,充分发挥各方面人员的作用,集思广益,才能编制出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定额标准。

三是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造价。定额标准体现的是社会平均先进水平,但还不是最先进水平,要提高投入产出比,降低工程造价,就必须加强管理。首先是设计单位要更新设计理念,提高设计质量,使设计达到应有的深度,减少缺项漏项。其次是施工单位要大力提倡使用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材料,加强施工组织,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

3.2正确处理工程预算定额中的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定额的先进性与适应性。定额水平的高低对施工单位的生产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定额水平太高,满足了先进性要求,但使绝大多数的企业经过努力都无法实现盈利,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迫使他们偷工减料或者对业主无理取闹。如果定额水平太低,是一个落后的定额,绝大多数的施工企业非常轻松地就能盈利,则会养成施工单位的懒惰情绪和不思进取,使工程造价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因此,定额编制部门必须根据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大多数企业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等,制定一套合理适用的定额,使多数企业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达到。也就是说,定额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二是正确处理定额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定额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定的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一种法定标准,是检验施工单位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尺度。它要求在其执行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不得任意调整和更改,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强制性。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巨大,并且涉及到的行业和工种众多,因此,在保证定额统一性的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是正确处理定额的多样性与专业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差异大,涉及的行业众多,并且在同一行业内亦有许多不同的专业,因此,就全国而言,不可能只有一套定额,应有适应各自特点的不同定额。从定额的用途来说,有概算定额.预算定额.施工定额等,从定额的执行范围来说,有全国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等,从涉及的行业来说,有建筑工程定额、安装工程定额、石油工程定额、公路工程定额等,从同一行业来说,针对不同的专业,还应有不同的定额,如对石油工程而言,就有物探工程定额、钻前工程定额、钻井工程定额、管道安装工程定额等。有了这些不同适用范围的定额,将会使我国的定额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极大地调动广大建设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定额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

4 结束语

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工作。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科学原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为全面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上一篇:YKK900―6 5200kW 6kV IP54大惯量三相异步电动... 下一篇: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员工的心理疏导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