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

时间:2022-09-25 02:04:06

瑞舒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

【摘要】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钙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观察238例糖尿病伴有血脂异常的患者,其中治疗组119例,在严格控制血糖和低脂饮食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d,睡前服,治疗24周;对照组119例,予严格控制血糖和低脂饮食。测定2组治疗前后的血糖、TG、TC、LDL-C、HDL-C、hs-CRP、脂联素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血糖无明显改变,TG下降(P

【关键词】 糖尿病;血脂异常; C反应蛋白质;瑞舒伐他汀钙

T2DM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明显升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呈与炎症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强相关性[1],瑞舒伐他汀是最新的一种他汀类药物,本研究观察瑞舒伐他汀钙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疗效及其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讨瑞舒伐他汀钙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 内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2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9例,其中男63例,女56例;中位年龄65岁。对照组119例,其中男58例,女61例;中位年龄66岁。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已经确诊为2型糖尿病,2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且空腹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在4.4~8.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1.2 方法 治疗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钙(商品名:可定,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 mg/d,睡前服,治疗时间24周;对照组继续其控制血糖治疗。同时所有患者均采取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及24周后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日立7600生化仪,测定血清TG、TC、LDL-C、GHbA1。葡萄糖氧化酶测定法测血浆FBG、NFBG,采用超敏免疫比浊透视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放免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采用SPSS 16.0软件,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治疗前后测得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以P

2 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糖无明显改变,TG下降(P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中,可出现hs-CRP的升高,提示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趋势,经过瑞舒伐他汀治疗24周,治疗组TC、TG、LDL-C、hs-CRP均有所下降,脂联素水平升高,而对照组虽然血糖达标,但其血脂异常及其hs-CRP并没有得到改善,可见瑞舒伐他汀钙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降低了hs-CRP,升高了脂联素水平,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炎症状态,延缓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文献报道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较血糖正常者明显升高,其中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脂蛋白代谢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RP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它的升高是血管疾病最强有力的独立预测因子,除了作为炎性标志物外,CRP 还可能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病过程,它能提高动脉粥样斑块局部的炎症反应,增加斑块裂隙, 导致斑块破裂[2,3],降低CRP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4]。体外实验也显示,脂联素能促进葡萄糖、脂肪代谢,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同时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脂联素可沉积在受损的动脉壁,抑制内皮炎症反应[5]。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高选择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种强效调脂药物,除可以降低TC、LDL-C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作用,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Tan[6]等研究发现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使用瑞舒伐他汀可降低炎症因子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及CRP的水平,JUPITER研究也证实瑞舒伐他汀钙可使患者hs-CRP水平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从而使发生心脏病、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的患者比例显著降低。以上均提示瑞舒伐他汀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有很强的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本研究也证实,瑞舒伐他汀可降低TC、TG、LDL-C、hs-CRP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起到了抗慢性炎症作用,延缓了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hs-CRP水平,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等有关。由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极其复杂,炎症因子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和他汀类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Yang SJ, Hwang SY, Choi HY, et al. Serum selenoprotein P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implications for insulin resistance, inflammation,and atherosclerosi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1,96(8):E 1325-1329.

[2] 李建军. 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的标记物还是兼具致病作用.中国循环杂志,2009,24(4):241-243.

[2] Fabijanic D, Banic M, Kardum D. C-reactive protein in cardiovascular risk evaluation. Lijec Vjesn,2006,128(6):167-174.

[4] Nissen SE, Tuzcu EM, Schoenhagen P, et al. Statin therapy,LDL cholesterol, C-reactive protein,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N Engl J Med,2005,352(1):29-38.

[5] Kyriazi E, Tsiotra PC, Boutati E, et al. Effects of adiponectin in TNF-α, IL-6,andIL-10 cytol-Cine production from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acrophages. Horm Metab Res,2011,43(8):537-544.

[6] Tan L, Berk L, Tan S, et al. Combined effects of rosuvastatin and pilglitazone in attenuating interferon gamma,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terleukin-4 may provide cardioprotection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hest Supplement,2006,130(4):191.

上一篇:V型髓内针用于股骨干上部骨折内固定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