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县级台民生新闻栏目生命力

时间:2022-09-25 01:34:12

如何提升县级台民生新闻栏目生命力

近年来,民生新闻节目在电视媒体上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2008年5月份,高密电视台顺应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为丰富电视荧屏,提升频道影响力,开设了一档民生新闻类栏目《凤城民生》。栏目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攀升。回顾《凤城民生》栏目两年多的成长历程,其中虽然充满了不少的坎坷和挫折,然而“风雨过后”迎来的却是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认可,值得认真思考。

准确定位,围绕“三贴近”做文章

民生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它是从平民的视角出发,关注百姓日常生活状态的电视新闻,民生新闻把普通百姓作为报道的主体,因此,《风城民生》创办之初就定位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遵循这一栏目定位,记者在选择报道内容上就会有的放矢,多从普通百姓中寻找新闻线索,报道他们日常的家长里短、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从而突出了栏目的民生特色。但同时,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日常小事,还尝试拓宽栏目的报道领域。

新华社曾播发《12道民生考题待解》,总结了民生新闻的12大主要内容,基本上涵盖了百姓生活的主要方面,它们是: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围绕这些内容,《凤城民生》栏目从百姓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报道发生在百姓身边的小事,以小见大,既突出了宣传的主题,又很好地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这样的新闻,由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增强了观众的收视兴趣,自然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此外,栏目设有专门的热线电话,随时接听观众来电,进行交流。通过电话,热心观众也给栏目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这些线索来自于百姓中间,生动、鲜活而又充满浓厚的民生气息。根据这些线索,记者采制出了更多的百姓喜闻乐见的民生新闻,促进了栏目的健康成长。像《谁来帮俺讨要血汗钱》、《如此收水费

居民不明白》、《出国梦断 四万劳务费索要难》等新闻的线索都是由热心观众提供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栏目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深挖细剖,关注热点难点问题

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追踪报道,是吸引观众的另一大看点。为了把这一看点做活、做好,《凤城民生》抓住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跟踪报道。电视新闻记者深入采访,记录剖析整个事件,对热点、难点问题发生的起因、过程以及所产生的影响等等,及时进行详细的报道。针对观众需求,记者提前策划,有计划地分步来进行报道。每一步突出一个主题,既达到了报道的目的,又给观众留有想象的余地,引导他们继续关注、收看。这样一来,不仅加大了报道的力度和深度,使宣传更加到位,而且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信息需求。

2010年棉花收获季节,出现了棉价暴涨的现象,记者抓住这一热点民生问题,深入全市的棉花主产区和一些棉花加工户、纺织企业调查采访,从中寻找和发现棉价暴涨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在连续几天的采访中,记者根据采访到的大量情况,设计确定了分期报道的思路,分三期制作播出了《棉价创新高

加工厂却吃不饱》、《三大推手“拔高”棉价》、《棉价高涨

纺织、制衣企业限产观望》等三篇稿件,每篇稿件突出一个报道重点,一步步阐明了棉价暴涨这一热点问题,解开了观众心中的一个个疑问,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除了进行正面宣传,《凤城民生》还从民生的角度对社会生活中阴暗、消极、负面的现象进行监督,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切实担负起了惩恶扬善、击浊扬清的社会使命。两年多来,栏目采制播出了《排毒“黑烟囱”

关停没商量》等不少批评报道,依靠舆论的监督作用,为老百姓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难题,赢得了他们的信赖。

拉近距离,报道形式灵活多样

民生新闻注重用平民视角,用老百姓的语言来报道新闻,为此,《凤城民生》摒弃了传统新闻的那种“高高在上,冰冷生硬”的报道方式,采用“平视”的角度,利用通俗易懂的百姓语言来报道新闻,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达到了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的宣传目的。同时,着力突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在报道过程中,记者善于运用手中的摄像机镜头和话筒来记录现场,通过生动真实的镜头语言和被采访对象朴实感人的百姓语言,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今年8月份,一场大雨把高密城区几家原本建在河面上的店铺门前冲出了一道大沟,下面就是很深的河水,市民被困店内,情况危急。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不是泛泛地报道整个事件,而是抓住事发瞬间作为报道重点,通过市民的讲述、感受以及摄像镜头等,把观众带到了现场。

讲究技巧。精心编排栏目内容

一档精彩的民生新闻栏目离不开一线记者的前期采访,而后期编辑的整体编排工作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编排时,后期编辑站在百姓的立场,根据栏目的定位,看看这期节目最让老百姓关心的热点是什么,他们最想看的会是什么,最想了解的信息又是哪些。回答了这些问题,这期节目的大体框架就出来了。有了这个框架,还要让整期节目不流于平淡,使一般新闻与现场感强的新闻、动态消息与时效性较差的消息相间,产生跌宕起伏的效果,以更好地吸引观众。

上一篇:受众期待心理与新闻有效传播 下一篇:让你的采访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