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为什么,怎么做

时间:2022-09-25 12:21:30

读懂学生:为什么,怎么做

数学课堂教学的前提是“读懂”学生。

究竟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一、为什么需要读懂学生

学生的学习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对此,几千年以来,不同领域的人士纷纷做出自己的诠释,从宗教界到教育界,从哲学家到心理学家,答案千差万别。而自20世纪初以来,心理学界与教育学界基本达成普遍共识。共识1:学生的学习作为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先天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稳定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思维和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共识2: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外在的数学内容结构与学生的心理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其中,学生原有的心理结构、新学习内容对学生原有心理结构的意义和关联,对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产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懂读学生也就成为必然。

1. 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关注和内驱力,是发生学生学习活动的起点。

在学习启动之时,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本身是否关注,直接影响着学习活动。毕竟学习是主动的行为,无论学习多么重要,如果学生并不感兴趣,他(她)的意识阀往往处在关闭状态(或者几乎关闭状态),外界的信息就无法进入学生的意识,此时,学习就不可能真正发生。

2. 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和实质性参与,是制约学习质量的关键。

当学生主动关注或者被学习活动所吸引,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参与分为被动参与与主动参与,而主动参与又区分为行为参与、思维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

只有当学生认同学习活动、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从被动参与的状态,发展为主动参与,从主动参与中的行为参与,发展为思维参与(认知参与),达到情感参与,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

3. 学习材料是否有意义对于学生建构新知产生重要影响。

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理解的过程。其中,学习材料对学生是否有意义、能否引发学生对于学习材料的关注和探索,进而唤醒学生原有的相关信息,构建新旧之间的必然关联,对学生的自我建构产生重要影响。

4. 新旧内容之间关联的紧密程度以及新旧内容之间的可辨程度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学生自我建构理解的过程中,新旧学习内容之间是否有关联、有什么样的关联,直接制约着学生的自我建构过程。其中,是否有必然的紧密关联,决定着新建构的认知结构能否成为一个稳定的结构,而新旧内容之间的可辨别程度决定着新结构的合理程度和完善程度。只有当新旧之间的可辨性是清晰而明确的,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展为新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能成为真正的新学习,此时,学生的学习才算是真正发生。

二、如何读懂学生

读懂学生的策略、方法其实就藏在读懂学生的缘由之中。

1. 准确识别学生的喜好和关注点。

这是诱发学生主动学习、进而有效组织学习活动的第一步。为此,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走近学生,近距离观察学生,及时洞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积累大量鉴别学生喜好和关注点的现实案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其次,需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经常站在儿童世界的视角思考分析(尤其是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方案),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最后,从学生的喜好和关注点之中,准确甄别出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生长点,淡化、弱化对于学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某些要素,弘扬社会主流文化、提升正能量。

2. 识别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最近发展区。

准确识别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状态,特别是,学生发展的最近区域(即最近发展区),是制定学生学习方案的关键。为此,必须清楚学生现在处在何处?将要到达哪里?对于即将开展的新的学习,学生是否具备了必须的现前内容(包括知识、思想、方法和观念等)?同时,也要准确预测一旦学生经过即将进行的学习活动,将要达到的可能水平、可能状态。

3. 识别学生的参与形式、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

准确识别学生的参与状况,是体现教师良好的课堂把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更是实现优质高效课堂学习的关键点。为此,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课堂参与形式、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积累丰富的现实案例,把握相应的核心特征,进而开展适时的评判活动。

4. 识别学生对于新知的掌握程度,并进行适时地评估和调控,以确保既定目标的达成。

课堂随机生成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秘诀之一。而课堂随机生成的前提是识别学生对于新知的掌握程度。亦即,哪些信息显示出学生已经掌握了新知?哪些信息反映出学生尚未真正理解新知?哪些信息表明学生对于新知已经进行合理的自我诠释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习进程进行适时调控,聚焦既定目标的最终达成。

读懂学生是以学促教、以学定教的前提,也是优质高效课堂的必需环节。在读懂学生、读懂数学(读懂教材)、读懂课堂的基础上,设计恰当的课堂实施策略方法,才能有效保障课堂教学质量,既帮助学生学会,也要帮助学生会学,最终实现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智慧型学校的实践研究与理论分析——依托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学校改进的行动研究》的子课题《智慧课堂》的研究成果之一)

上一篇:面罩复合口咽通气道与喉罩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 下一篇:贴近生活 愉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