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习惯培养“五重奏”

时间:2022-09-24 10:09:0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识字,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也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长期认真地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审美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文化素养。俗话说:“见字如见人。”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因此,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至关重要。

一、培养兴趣――要写字

教育心理学认为:每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要让学生乐于写字,就必须重视培养他们的写字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调动他们写字的积极性、主动性。

1.讲故事,明道理

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成了“墨池”;柳公权发奋练字……这些故事让他们学会了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会了自强不息……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练字的生动教材。

2.夸一夸,添信心

“好表扬”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是鼓励他们学习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喜悦,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激发写字的兴趣。

3.比一比,争表率

竞赛不但能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及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每次作业面批时,我都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应红星。一个单元进行一次小结性评比,10颗红星换一朵小红花,学期末评出星级作业,并给予奖励。每节写字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包括写字的姿势)。获胜的小组每人得到一个“喜羊羊”章。定期举行写字比赛,前三名的学生在学习园地展出并得“喜羊羊”章,获得进步奖的学生也得一个“喜羊羊”章。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各种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这些活动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了课堂教学中无法得到的锻炼,给了他们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

二、姿势正确――写好字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跟写好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并注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告诉学生写字的时候,身子要正而直,两肩齐平,胸部挺起,头部要端正,稍微向前,双脚要自然放平,踏稳,两臂要自然撑开,右手执笔,左手按纸。执笔方法是否正确,对于学生以后的字写得好不好起关键作用。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手指力度不够,很多学生刚开始时执笔方法不正确,如果执笔方法不正确就会导致写字姿势的不正确,这样不仅不能写出一手好字,还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和视力,因此指导执笔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环节。以往教学中对书写姿势的要求只停留在“三个一”上,对最为关键的执笔方法重视不够。正确的执笔方法应该是:右手执笔,在离笔尖约一寸的地方,大拇指与食指的关节自然弯曲;中指的第一节垫在笔杆下端;无名指、小指依次自然弯曲向手心,并放在中指下方;笔杆后端斜靠在虎口接近食指根处,与纸面约成50度角;五指自然有力,掌心要空。老师讲解方法后要逐个观察指导,对于姿势错误的学生,要手把手地纠正。教师应该不厌其烦地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让其写好字。

三、细心指导――会写字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写出一个个汉字的,不要只看结果,如“口”字,许多学生一笔就能写成,看起来蛮像,其实要坚决予以否定并要求改正。错误的书写习惯一旦形成,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在课堂上教学生字时,教师必须花时间给学生做示范,强调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和笔画顺序。如在教学“板”时,应告诉学生:木字旁的“横”从横中线起笔稍上扬,“竖”伸上一些,点在中线下,右边的“反”,竖撇在竖中线,横撇必须在横中线上等。还要告诉他们汉字的规律,左右结构的字一般左窄右宽,如“往、流、跳”等;而上下结构的字要上扁下宽,如贵、定、要等。让学生掌握同类字的构字规律。在课上,教师一定要严格细心地进行指导,指导完后还应花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次数不要太多,多了既浪费时间又起不到良好效果,三个就好,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教师还要进行讲评,展示学生写的字,并让学生进行讲评,然后再进行写,让学生知道怎么写,会写字。

四、仔细观察――读好帖

写字的技能性很强,只有仔细观察,加强训练,才能把想写好字的愿望变成现实。读帖是指临摹者在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成“字”在于胸,意在笔先。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不读帖,或对字帖稍作浏览就匆匆下笔,以至顾此失彼,徒劳无功。要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读帖能力和习惯。低年级学生描仿时,要求学生一边描,一边记,记住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哪一笔长,哪一笔短,哪一笔斜,哪一笔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描仿的最佳效果。临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三点,一看二写三对照。临写时,要一气呵成,不能写出一笔看一笔,写完一个字,再看看范字,对照一下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发现问题并找到原因,写下一个字的时候力求避免,从而让学生养成“细致观察、整体把握”的读帖习惯。

五、加强训练――写好字

要养成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写字习惯不能靠几节写字课。我们要使学生的写字由课内向生活之中延伸,要求学生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经常向家长宣传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教师也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最近的写字情况,请家长关心、帮助学生写字。好字是练出来的。因此,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练习。我们学校每天下午专门抽出20分钟时间让学生写字,我专时专用,从不挪作他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认真真写字。不仅如此,我还鼓励学生每天回家写字,节假日坚持写字,做到天天写,月月写。告诉学生“提笔就是写字时”,时时激励学生并把它牢记于心。学生把写字时学到的技能运用到作业中,因此学生的写字水平提高很快。

总之,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我们教师要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和训练,把握好写字习惯培养的“五重奏”,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得既规范又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打下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参考文献:

[1]胡琳丽.试论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01).

[2]薛瑞萍.心平气和一年级.长春出版社,2005-08.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卜弋小学)

上一篇:激发学生兴趣 打造高效课堂 下一篇:激发兴趣,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