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时间:2022-09-24 09:01:36

试述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摘 要: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设备和其他办公设备已经走进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一名站在第一线小学教学岗位的我深刻感受到,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今天现代教育的需要,现代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的是技术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的结合。科学、新颖、先进的教育技术,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数学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的,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恰当的运用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更好的促进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求独求异,突破教学的难点。下面我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1、运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运用信息技术,带动学生的联系思维。4、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使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功效,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设备和其他办公设备已经走进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一名站在第一线小学教学岗位的我深刻感受到,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今天现代教育的需要,现代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的是技术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的结合。科学、新颖、先进的教育技术,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数学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的,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恰当的运用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更好的促进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求独求异,突破教学的难点。下面我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好的开始是预示着事成了一半,新课的导入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成功,因此老师在导入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吸引学生的导语,创设有趣的情境,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把学生带入愉快好学的学习氛围中。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好动、好奇、注意力无法持久,常常影响教学效果。通过借助幻灯、投影等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有趣的情境,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且改变了以往的教与学的方法,还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很快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一课中,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结合课前谈话:以“同学们看过这种图形吗?看上去象什么?”开头,先在屏幕上给学生播放“一组小动物条形统计图”,接着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提问:你们知道哪种动物最多吗等,整节课的导入通过观看有趣的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但创设了美的情境,还活跃了课堂氛围。俗话说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吸引学生注意和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因常常是那些具体、直观的事物。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很重视,但由于数学教材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而数学本身也是单调且枯燥无味的,因此面对那些枯燥单调的数字,会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很多学生怕上数学课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并且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把数学的知识性、游戏性和互动性容为一体,将音、形、像、色融为一体进入数学课堂,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极大的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位置的确定”时,我创设小动物坐标表格中舞动的情节,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看着动物伴随着音乐的情境,兴奋极了,很快积极动脑思考:这些动物谁在第几列第几行?谁又在第几行第几列?用直观的数学符号怎样表示?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学生很快就做出了正确的理解,并突出了教学重点,学会了物置的表示。

由于数学计算的枯燥性,使我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将本课练习设计为闯关游戏,按练习的难度把题目分为几关,有马过河、摘苹果、登高山、智慧乐园等,并设置了只有闯过第一关才能闯第二关,关关都有鼓励的程序,体现练习多样化。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合作交流中得到升华。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根据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克服困难,奋力拼搏,最终到达了目的地。整节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压力,还深刻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虽然练习量很大,但是学生丝毫没有厌倦的情绪,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下课后,很多学生还说:老师,下节课我们还乐吗?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的教学理念。

三、运用信息技术,带动学生的联系思维。

新课程的理念认为,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融入课堂,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和问题的呈现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更直观来的完成,它文、音、像、色于一体,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因此,但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可以以静变动、动静结合,直观的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如在教学 “平移与旋转”时,由于平移与旋转介绍的是生活中的现象,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对学生来讲是十分陌生和抽象的,因此我先利用摄像机摄取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让学生观察,把学生的视角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外,把学生放在现实情境之中来认识概念,了解作用,增加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又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由于概念的抽象性,学生很难理解对称的含义,到底什么是对称呢?于是我利用投影仪,出示可以对称的图形动画,演示重叠,让学生认识到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动手制作,取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记得在教学一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时,我提问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有数字或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的?学生集体讨论后,我利用幻灯通过动画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将生活中各种有数字的东西直观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从感官上直观的认识了生活中的有数字的东西;紧接着我又通过多媒体演示动画:小芳的爸爸去买东西,爸爸给小芳买了10个苹果,小芳可喜欢吃苹果了,马上就吃了3个,又再吃了3个等,让学生用语言表达了图意,并且提出自己喜欢的数学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列出算式,不但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还进一步理解了加减法的含义,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用信息技术展示了学生的多种算法,理解了算理。把数学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巩固和理解。

上一篇:浅谈体育教学的磁性化 下一篇: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讲座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