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讲座学习心得

时间:2022-08-26 06:22:50

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讲座学习心得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把识字作为一种乐趣去享受,对他们今后的学习非常有益。

我们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道理,而兴趣的培养取决于教师的每一个教育环节。教师如果能够认真地落实课标的要求,精心地设计教学,就能够让学生在入学不久就喜欢汉字,做到自主识字。培养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的渠道很多。有的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识字。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识字,有的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学校的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都可以作为识字的途径,作为学生识字的课堂。还有的老师在墙报上开辟一个专栏,叫“识字树”,引领学生把他们识字的成果,用各种果实的形式直观形象地挂到树上,并对这些成果进行定期的交流。这些措施不仅开辟了识字教学的另一个渠道,也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1.如何提高识字的教学效率

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效率。”情境识字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最好方法。创设一些情境就等于给学生创设一些识字的机会。或者在课堂识字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培养学生识字的愿望更为重要。除了用创设情境来提高学生识字兴趣,进而提高识字的效率之外,有的老师还会利用游戏、竞赛、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很多老师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创造识字的条件,让学生建立汉字与实物的联系,让识字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组织游戏,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识字。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关注学生个性化的识字策略。

总之,汉字不仅仅是一种符号,它还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识字的过程应该是理解音形义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理解民族文化的过程。每个汉字都不是一个毫无生命的符号,而是充满无限生命、无限文化的载体。识字教学的方法是很多的,不同的识字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但是有些方法也有局限性。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境,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地选择合适的识字方法来教学。

2.如何解决“识字量大”的问题

在识字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识字量大完不成教学任务。很多从事低年级教学的教师反映,低年级识字教学没法教,一节课要求认那么多字,写那么多字,是过去两倍的量,根本完不成。这些反映代表了一批老师的心声。他们认为识字量大,在课时量固定的前提下,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或者草草地进行识字写字,教学效果也不够扎实。

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思想,不能盲目地拔高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上还有很多陈旧的观念。建议各位老师,尤其是教低年级的老师,一定要把一到六年级的教科书全都看一看,在看的时候树立一个观念,就是我一年级干一年级该干的活,不要去干人家二年级、三年级的活。如果你把人家二年级、三年级干的活干了,那么你肯定觉得负担非常重,而且,这是违背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教学要求的。

第二个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识字教学渗透汉字构字规律缺乏认识。我们使用的教材的一年级上册要求学生掌握18~20个基本笔画,一年级下册让学生对18个偏旁部首进行列表归纳。其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汉字是表意的道理,让学生积累表意,了解部首的名称和所对应的字义的关系。

第三个问题,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问题。有些字学生已经会认了,但是我们很多老师仍认为班上所有的学生都不认识这个字,认为他们都是零起点。我们老师们经常把学生的学习看做零起点,把学生当一张白纸,每个字都要教。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教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让已经认识这些字的学生当小老师,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3.如何解决生字回生的问题

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有的时候我们会经常发现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认识的字,到二年级的时候又不认识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把识字和阅读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在阅读环境中识字,可以温习学过的汉字。就是一个汉字复现的过程,使识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所以,我们在低年段应该鼓励学生在家里读书,倡导学生在家里和爸爸妈妈同读一本书,并且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读书的收获。除了读书以外,鼓励学生在家里跟爸爸妈妈说话,把说话与读书结合起来。

上一篇:试述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下一篇:运用分层与合作相结合策略 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