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朗读教学

时间:2022-09-24 09:00:49

新课程改革下的朗读教学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而忽略了学生朗读,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普遍低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繁琐而细致地分析课文,忽视了学生真情的流露和独特的感受,而学生只是木然、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学生的口语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体现不出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朗读作为教学目标,被放在了教学的重要位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朗读的总要求,并且要求学生的朗读要从体验到领悟,再到体味,循序渐进地达到朗读的目标。这些都是通过朗读获得情感体验,感知作品,领悟内容,体味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通过朗读感悟,学生才能自我发现,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朗读是实现阅读的根本,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方式,也是理解课文最有效的途径。因而,朗读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朗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模仿朗读,形成语感

模仿朗读,这是学习朗读的基本功。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语感,模仿就是为了激发潜能,进入角色进行朗读。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虽有潜能,却不知怎样开发,语调的轻重、缓急,人物情感的喜怒哀乐等不能准确地表现出来,文章不能用最佳的方式表达出来。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必须让学生从模仿开始。模仿有两种实现途径:一种是模仿影视音像,听规范的录音朗读。这是最规范的朗读,学生通过录音来规范地学习,是提高朗读基本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学习普通话较有效的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录音来读准字音、停顿等,同时还可以加深对作品的体会和感悟。另一种是模仿教师的范读,这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很强的直观性与模仿性。它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朗读欣赏课文,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情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所以,教师的范读就显得极为重要了。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们认识到教师的范读必须做到:1.音准,字清,腔正。2.教师必须先“动情”,用真情去感染学生。试想毫无激情的范读,索然无味,使人昏昏欲睡,怎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怎能感染学生呢?3.让学生从教师举动、表情及情真意切的语言中接受到激情熏陶,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4.范读要讲究艺术性,要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并选择最佳的表达方式,以达到感染学生的目标。5.教师的范读要有特色,从而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我们教师不必刻意追求播音员的水平,但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根据课文的特点范读在先,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克服学生对课文在不熟悉时而造成的体验破碎,可以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影响,引起强烈的共鸣和美的享受,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内容。范读以后,学生就进行模仿朗读,可以模拟“录音”,也可以模仿教师的朗读。对重难点,学生可以反复读。为了让学生在模仿中切实掌握朗读的技巧,教师在学生朗读困难时还要进行必要的、恰当的引导,以便使学生尽快掌握和领悟。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教师的范读。范读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使学生从模仿中掌握朗读的技巧,形成良好的朗读能力。

二、朗读体验,形成能力

学生经过朗读的模仿与学习,形成了一定的朗读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后就要在实践中去锻炼,进入作品中去体验,不断寻找朗读的对象,不断体验感知,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持久的能力。我们不难发现,课内朗读仅限于我们课本中的课文,虽然具有典型性,但它范围小、容量小,所以不能满足学生的朗读积累,需要在课外中寻找更多的朗读体验对象,如报纸、书籍、广播、电视等,通过大量采集不同的信息,才能丰富情感的体验,完成理解体验的过程。与作品同喜同乐、同伤同悲,这是学生真情的流露,是第一感觉,是自然而然的表现,是与生俱有的潜能,一旦遇到刺激、提醒,就会复活,所以体验就是一种不断给人以刺激的过程。这就需要一种情境,需要借助想象来完成,需要真情感染来完成。这样学生经过持久体验,就能形成一种情感潜能,积累一定的朗读能力。

三、朗读积累,丰富情感

朗读积累是学生在长时间的朗读学习中,经过体验,经过实践形成的朗读经验、技巧、水平的积淀。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积累一定的经验与水平,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而形成后需要一个长久的巩固阶段。

具体来说,朗读有以下几点好处:1.通过反复朗读,获得知识。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读书是积累知识的一种方法,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益处。2.朗读能获得较好的阅读能力,这是能力的积累,为大量阅读作品提供了基础。3.朗读能积累丰富的情感。这情感来自于不断实践,反复的朗读、品味,才能被作品打动,才能与文合一,与作者息息相通,才能深刻体会作品的内涵,内化吸收。

四、朗读感悟,深入实践

朗读感悟是朗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反复朗读品味、体验的目的,即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在读中体味文章的精妙。这种感悟就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就要深入到大自然,深入到生活中去,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与阅读中积累形成的知识相对照,进行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的评判,并相互弥补。这也是一种探索,一种自我发现,“自我得之”,是一种学生个人独特的感受,是朗读的感悟,朗读的创造。这样通过“心理感悟”才能更加深透,才能受到作品的感染和鼓励,才能深入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然,感悟不能是“信天游”,应该是一种完善理解作品的表现,是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前提的。

总之,朗读作为教学目标,是一种智力、情感活动,是一种运用视觉、听觉、运动觉、感觉等器官的信息反馈,它能使学生观察细致,记忆精确,思维灵活,想象丰富,情感细腻,所以我们要加强朗读,以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能力。但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情感的体验感悟与学生朗读的兴趣有很大的联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通过兴趣激发,让学生认识到作品的无穷魅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才能实现朗读的目标,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抓好德育工作,深化素质教育 下一篇:浅谈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