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24 08:47:15

浅谈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摘 要:任务型教学,就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完成来体验成功,发挥自身的语言学习潜能。笔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谈谈对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认识及其在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课堂 运用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结合的产物。“用言语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途径逐渐引入到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广大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尝试、运用了任务型教学,并且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笔者发现,任务型学习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如何使任务型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更有效实施,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对此,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一、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和原则

任务型教学有三个特点:一是以话题为主,用目标语进行活动(情境);二是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为目标(教师为主导);三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活动(学生为主体)。

任务型教学有五个基本原则:一是趣味性原则;二是全面性原则;三是阶梯性原则;四是情景性原则;五是拓展性原则。

此外,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根据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体现其人文性。既要注意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渗透,又要考虑社会、生活、交际、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具备正确的世界观的高素质学生。

二、采用多种活动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1.调查活动的运用

在课堂有限的45分钟内,要使几十名学生大面积地、多频率地进行口头训练,survey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1)要把握好活动开展的时机

教师在课上传授完某个知识点,必须确定学生已初步掌握这个知识点的前提下才能组织学生去作调查。例如:在教牛津预备课程unit5 Visit my school一课中,教师先引出句型Are there...in your school?Yes,there are./No,there aren’t.再接着问:How many...are there in your school?然后让学生进行pair work,再请几对学生来演示,等学生对此句型基本熟悉以后,再进行调查,比较适宜。

(2)要对调查活动进行周密的安排

可以先把全班学生以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分成若干组,每组推举一名发言人。在学生熟悉survey所需要用的词汇和句型的前提下,先组内进行survey,相互调查,做到人人开口。接下来再请各位组长去调查其他小组的成员,使活动范围扩大了,部分学生可以在教室内自由走动,行为不受拘束,调查对象不受限制,想去调查谁就去调查谁,这就把group work扩展到free work,扫除个别学生在做pair work或group work时存在的恐惧心理。个别学生被这气氛所感染了,会主动地去问老师或同学,此时老师的任务是个别辅导这些基础较差的学生,鼓励他们。最后就是让学生写一个report,这样的一节课,学生们听、说、写紧紧围绕这个调查的内容,这样学生基本能百分之百地掌握所学内容。

2.创建情境

(1)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要营造轻松的环境,教师首先每天要精神饱满地走进课堂,我每一节课上课前都会要求学生唱唱歌。在上预备课程unit3 Good friend 这一课时,我教同学们唱Make这一课时,还学唱了colour这首歌等等。每一节课的开始五分钟,是自由表现自己的时间,同学们可以表演回家准备的小品,也可以几人一组来朗诵自己改编的诗歌。每一次我都带着欣赏和鼓励的态度,面带微笑的听着他们的再创作。在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身心愉悦,就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2)创设语言环境,营造学习语言的氛围

我经常根据教学的内容,鼓励学生加上合理的想象来进行英语短剧表演及英语歌舞表演。设立英语角,并且还开设了英语书信写作、故事朗读、口语提高等活动课。这样更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口语创造能力,也可能出现好多惊人的句子或表达极佳的短语。

3.利用电教媒体资源进行活动

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活”教科书,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我还利用电教器材如TV、VCD、电脑、录像等,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平时制作的课件用学生身边的人或事,使他们对图片活动很感兴趣。

4.活化课外任务,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补充,教师应打破常规,把课外作业改为与课堂学习任务有关的形式,使课外作业成为课堂任务教学的延伸,使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比如在学习预备课程Unit8 Our Things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画一幅自己卧室的一张画,并让其在图片下方对你的卧室陈设作一段英文说明,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课后自主地开展一些与课堂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某种联系的语言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让学生将在课外习得的语言知识应用于课堂,从而丰富了课堂内容,扩大了语言信息量。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进行交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一定要提高任务型教学在实际课堂中的运用,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主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梁承锋.《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David Nunan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第一中学英语组

上一篇:浅谈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下一篇:初一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