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的重要性与趣味性

时间:2022-09-24 06:43:06

浅谈语文的重要性与趣味性

【关键词】 语文教学;重要性;趣味性;分值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052―01

高中语文学习和初中相比,范围变广,程度加深,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初中语文编排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础训练,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则不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文学鉴赏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层次由初中的理解层提升到应用、鉴赏的高度,要求“文本对话”深入读者内心世界。这一变化过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语文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以引起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和兴趣。

一、语文的重要性

1. 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听、说、读、写离不开语文,生活中处处是语文。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非常重要。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当今社会,信息畅通发达,从人际交流的书写沟通,到标语、广告的创意,都离不开语文。 此外,学习语文是我们学会为人处事的基本能力所必须的。 学好语文,我们就学会了倾听,我们也就学会了尊重他人;学好语文,我们就学会了表达,也就学会了推销自己。从而提升自我修养,学会立足社会。

2. 高考改革提高语文分值。为了加强高中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高考语文改革在分值方面做了相应的提高。将语文学科中国学经典的学习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文化断层”的问题,促使学生“回归语文”。高考语文以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为目标。

语文在高考中分值大幅提升,将语文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提醒我们“回归语文”,必须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语文学习,才能在考试中占据优势。

二、语文的趣味性

1. 有趣的汉字。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其显著的特点是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非常密切,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表意性。

举例说明:(1)“旦”,日,太阳,跃出地平线或海平面为旦。如“通宵达旦”。(2)“沙”,水少的地方才能露出“沙”。(3)“足”,口止,少说多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雪”,突出的是物理特征。雨的另一种形态最终要化为雨水,雪能覆盖于山尖之上,能漫山遍野。(4)“雷”,只要打雷,田间就是有雨。再比如“囚”“比”“安”等字更是一目了然。

从简单熟悉的字形字意入手,让学生对汉字产生兴趣。

2. 丰富的文化性。文化是语文的一面旗帜,各种文化彰显语文气质。而文化又犹如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影视文化、广告文化、标语文化、网络文化、生态文化、甚至是车尾文化,都与语文关系密切。一部好的影视剧以好剧本为基础,一个好的创意广告甚至就是一篇中心突出、设计精巧的小小说,幽默诙谐的标语或者车贴体现的是创作者的语文功底。

3. 优美的文学性。语文之所以能给人带来阅读享受是因为它具有文学性。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从《诗经》到精美绝伦的唐宋诗词,从古老的神话传说到四大名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学艺术让我们陶醉其中,手不释卷。“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语文学习可以陶冶情操、体验审美情趣、享受文学魅力。有人说: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叹服;语文是一手秀丽的方块字;语文是从笔端流出的锦绣文章;语文是侃侃而谈的风度和气魄;语文是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语文可以让我们更有文采,更懂得礼仪,也更完美。老师在课堂上列举一些中外名著的片段,传递文学思想,让学生从理念上改变对语文的认识,不再停留于初中阶段对语文简单的读背阶段,从而产生热爱甚至是向往的语文情怀。

上一篇:物理教学效率提升“四法” 下一篇:谈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