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24 02:17:40

子宫肌瘤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关键词】 子宫肌瘤;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33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489-01

子宫肌瘤是女性妇科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肌瘤,虽然是良性的,但由于子宫肌瘤根据生长位置的不同,有些肌瘤对女性朋友还是有一定的危害需要及时手术。现就子宫肌瘤手术前后护理谈几点体会。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护理人员不仅是关心疾病本身的护理者,也是医疗护理措施的提供者,更是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的疏导者。现代女性在妇科手术前后会出现特殊的心理特征,如紧张、恐惧、及对手术的不配合等。她们会担心手术会引起疼痛、或恐惧麻醉意外会夺去生命的危险、担心切除子宫会引起早衰、影响夫妻关系,担心卵巢手术会使自己男性化、担心被家人及社会歧视、担心肿瘤会恶性化给家里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等等。针对这些心理特征,护士要认真了解并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针对病人存在的心理特征给予正确的护理。首先要与病人进行沟通,向病人讲解手术的过程、麻醉方式、麻醉师的水平、为其手术的医生、责任护士等,告知她们即使切除卵巢,其它内分泌器官也可分泌少量的雌激素,还可以以口服的方式补充雌激素,从而维持女性特征及等。向她们讲解手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并进行健康指导,消除她们的心理负担,配合医生手术。

1.2 术前评估 首先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调节饮食,曾强体质,对体质较弱者,指导她们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于贫血较重的病人,应先输血,待纠正贫血后再行手术。

1.3 消化道准备 对于全子宫切及子宫癌等病人,术前三日做好阴道准备,可用1:20的碘伏或1:6000的高锰酸钾棉球擦洗阴道,每日二次。阴道出血时,遵医嘱给止血药及子宫收缩剂。术前一日灌肠1-2次,或服缓泻剂。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1.4 皮肤准备 术前一日对手术区皮肤进行剃毛备皮,上至剑突,下至两大腿上1/3,包括外,两侧至腋中线。备皮完毕用温水洗净、拭干,以消毒治疗巾包裹手术野。

1.5 手术日的护理 手术日晨,护士尽早看望病人,核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询问病人的自我感觉,取下病人活动的义齿、发夹、首饰、及贵重物品交家属或护士长保管,常规安置导尿管,术前半小时给基础,如苯巴比妥和阿托品,携带病志送病人去手术室。

1.6 休息与睡眠 手术前一日晚上,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注意动作轻巧,说话低声,避免影响病人休息。必要时应用镇静剂,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有助于保证病人获得充分休息和睡眠的环境。2 术后护理

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手术后24小时内病情变化快,护士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测量生命体征并准确记录。全麻未清醒的病人还应注意观察瞳孔、意识及神经反射。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直至血压平稳后,改为每4小时一次,以后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3-4次,直至正常后3天。

2.2 尿量的观察 术后要保持通畅、勿折、勿压,注意观察尿量及性质,如发现尿液为鲜红色则考虑有可能损伤输尿管或膀胱;术后尿量至少每小时在50ml以上,如尿量过少,应检查导尿管是否堵塞、脱落、打折、被压,排除上述原因后,要考虑病人是否入量不足或有内出血休克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及早处理。常规妇科手术于术后第一天晨拔除尿管,妇科恶性肿瘤及阴道手术病人保留尿管的时间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手术情况而定。在保留尿管期间病人每天测量体温3-4次,每日冲洗会阴并更换尿袋,操作时要注意无菌,防止逆行感染。在拔除尿管的前1-2天,将尿管夹闭定时开放,一般3-4小时开放一次,夜间持续开放以训练和恢复膀胱功能,必要拔除尿管后测残余尿。

2.3 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 妇科手术后多置阴道引流和(或)腹腔引流,目的是引流出腹腔及盆腔内渗血、渗液、防止感染及观察有无内出血和吻合口愈合情况。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术后24小时内若引流液每小时大于lOOml并为鲜红色时,应考虑有内出血须立即报告医生,同时保证静脉通路通畅,必要时测量腹围,以估计有无腹腔内出血及出血量。注意保持引流管适宜的长度。引流管及引流瓶应每日更换并要严格无菌操作,冲洗会阴每日2次,同时每日测体温3次,以及早发现感染征兆。每日应认真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如病人同时有多支引流时,引流管上要有标记并分别记录,切忌混淆。如发现引流液为脓性且病人体温升高,则考虑有感染;如引流量逐渐增加,色淡黄要分析是否有漏尿,报告医生给予处理。一般情况下24小时引流液小于lOml且病人体温正常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2.4 术后止痛 一般术后24小时内可用哌替啶50rug加异丙嗪25rug肌内注射,可有效的缓解伤口疼痛。6-8小时可重复一次。也可应用病人自控止痛泵。术后12-24小时病人应半坐卧位,其不仅有利于引流防止感染,而且半卧位时腹肌松弛张力下降可减轻伤口疼痛,由于膈肌下降,有利于呼吸及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5 术后恶心、呕吐及腹胀的观察和护理 一般术后呕吐不需要处理,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嘴边接好弯盘,及时清理呕吐物,清洁口腔,保持床单位干净整洁。严重的呕吐要通知医生给予药物治疗。术后腹胀是由于肠管暂时麻痹而使过多气体积于肠腔而又不能从排出造成。术后要劝慰病人不要、抽涕,未排气之前不要食用奶制品及甜食,以免增加肠内积气。并鼓励、帮助病人早期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通常术后48小时后可恢复正常肠蠕动,一经排气,腹胀可减轻。48小时后若病人仍未排气,腹胀严重应及时查找原因,排除肠梗阻后,可给予肛管排气或艾灸中腕穴等措施,刺激肠蠕动恢复,以减轻症状。

2.6 饮食护理 术后6-8小时可进流质饮食,忌食牛奶及甜食,排气后可进半流质,排便后开始进普食。进行胃肠减压的病人均应禁食。术后病人注意加强营养,增加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促进伤口愈合。3 小 结

通过对这些病人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术后均按期出院,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只是整个治疗过程的一个方面,而护理则是对患者实施全方位关心与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预防作用,对帮助医生了解病情变化和各项治疗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心理护理干预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腰椎间盘切除术病人的护理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