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接头压接工艺标准及压接检测方法探讨

时间:2022-09-24 09:23:37

线路接头压接工艺标准及压接检测方法探讨

[摘 要]本文通过对线路接头分类、线路接头的适用范围、压接工具的选择、压接效果的检测方法的介绍,对线路接头压接标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接头 护套接头 压接工具 压接工艺 性能检测

中图分类号:U46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377-02

问题的提出:线路接头压接是机车检修中一项最为基础的工作,一台机车有上千个接头,压制效果好坏直接影响机车的检修质量,查阅接头压制工艺,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片面,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提升线路检修质量。以下为我对线路接头压接的个人见解,不足之处请指正。

一、线路接头分类

线路接头分为:接头和护套接头两种。

二、线路接头适用范围

1、护套接头适用于横截面小于或等于10mm2线缆的外部连接(接线端子连接)

2、接头适用于横截面大于或等于16mm2线缆的外部连接(接线端子连接)和横截面小于或等于10mm2线缆的接插件连接。

三、压接工具的选择

1、横截面大于或等于16mm2的接头采用带有六方模具的压线钳压接。

2、横截面小于或等于10mm2的接头采用针式的压线钳压接。

3、护套接头采用带有点压接模具专用压线钳做点压接。

四、护套接头压接工艺

1、接头的选用:根据电线截面选用匹配的接头,接头颜色需满足下表要求

2、压线钳的选用:使用与接头相配合的压线钳和恰当的钳口。

3、接头外观检查:接头表面不得有毛刺、锐边、裂纹或扭曲、明显变形等外观缺陷。

4、导线要求:导线选型与图纸相符,剥线时不得损伤导线线芯,断股应≤5%,套压接头时,线芯应全部套入。其前端线芯外露长度0mm

5、护套接头压接方式 :压接双道,第1道(前点)确保导护套接头与线芯接触良好,满足电流强度要求。第2道(后点)确保导护套接头与导线接触良好,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6、压接效果检查:无压裂现象。不得有松脱现象,无毛刺飞边。

五、接头压接工艺

1、接头的选用:根据电线截面选用匹配的接头,接头表面不得有毛刺、锐边、裂纹或扭曲、明显变形等外观缺陷。

2、压线钳的选用:根据电线截面选用,电线截面≥16mm2,采用带有六方模具的压线钳压接。电线截面≤10mm2时,采用针式压线钳压接。保证模具压线钳六方模具和针式压线钳钳口调整与电线截面匹配。

3、导线要求:导线选型与图纸相符,剥线时不得损伤导线线芯,断股应≤5%,套压接头时,线芯应全部套入,不允许有零散线芯露在接线鼻子管腔外。其后端线芯外露长度B需满足下表要求。

4、接头压接方式:压接双道,和接头相连的电线,剥线时不得损伤导线线芯,断股应≤5%, 线芯应全部套入,不允许有零散线芯散露在管腔外。压接位置距离管腔口大于1mm向里开始压接,保证压接后端口呈喇叭状。压接双道,确保牢靠满足电流强度要求。

5、压接效果检查:无压裂现象。不得有松脱现象,无毛刺飞边。

6、接头压接后防护:针式压线钳压接的10 mm2及以下接头用绝缘套管防护,不热缩。六方模具压线钳压接的16 mm2及以上接头套热缩管热缩防护,规格尺寸见表

六、接头压接效果和压线钳压接性能检测

1、新领用的压线钳,使用前进行性能检测。

2、使用过程中的压线钳,定期6个月进行性能检测。

3、压制对象采用新型接头,压制前进行性能检测。

4、对于压制对象在10mm2以内的压线钳,对压接效果做“抗拉强度”实验。对于压制对象在16mm2及以上的压线钳,除对压接效果做“抗拉强度”实验和直流电阻抽检测定外,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还应进行和“极限温升”实验。试验所加载荷和电流见表

5、“抗拉强度”实验检测方法:按每种型号抽3个接头进行抗拉强度试验。按上表施加载荷,1)、若全部没被拉伤或断裂,认定合格。2)、若个别型号有个别试品被拉伤或断裂,允许再以两倍数量(6个)的接头进行单项复试。复试若无被拉伤或断裂,认定合格。否则认定为不合格。

6、“极限温升”实验检测方法:按下图测试,通过规定的实验电流,在温度上升到相隔1小时的三次由测试点测得的温度之差不超过1℃时,认定“极限温升”合格。

7、直流电阻测定抽检实验检测方法: 检测工具采用“智能回路电阻测试仪”。

操作程序:1、按右图接线。 2、打开电源。3、按下按钮接通检测电路。4、记录显示屏显示数据。5、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1] 《韶山4型电力机车大修规程》,中国铁道出版社.

[2] 《机车电气设备布线规则》,TB/T 1507-93.

[3] 《直流电阻试验方法》,GB9327.

上一篇: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现场监理质量措施的思考 下一篇:工业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