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责任流管理模式探讨

时间:2022-09-24 08:54:56

企业责任流管理模式探讨

【摘 要】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生存之本,而管理粗放、财务内控失衡等问题的存在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生存的关键所在。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管理生产虽然也极为高度重视物流、信息流、资源流和价值流等相关问题的整合。但实践中,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准远远未能达到由粗放管理形式迈向集约化管理路线的有效整合。基于此,本文从责任流管模式着手,对责任流组成要素,责任流管理模式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企业管理实现集成化、集约化、现代化。

【关键词】集成化;企业管理;责任流

一、责任流概述

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下的责任体现,主要倾向于产品、项目以及主要投资对象而言。而伴随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壮大,企业责任流管理模式的设立对企业生存发展而言,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与指导意义很大。正因如此,企业管理才能逐步形成健全的责任流管理体系。在责任流模式下促进企业管理活动、组织活动。生产活动实现粗放向集成化管理模式的迈进。最终高效完成信息集成、资源集成、过程集成等。

二、责任流要素

责任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图1 责任流要素

(1)责任目标。责任目标需要经过参考价值较大,依据性较强的其他指标分析的与评价才能设定出来。同样企业责任目标的体现与企业管理活动的执行息息相关。(2)责任层次结构。企业责任层次强调的是责任组织行为。由企业内部的各个组织单位或部分来履行各自职责通过各自职责的安排、组织、实现责任部署。这样才能在企业管理体系机制下实现责任分工明确,人员权责清晰的岗位职责部署,最终促进各项企业组织活动顺利进行。(3)责任转移与追踪。随着产品由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制造过程的完成,成本也逐渐由原材料累积性地转移到产品之中,责任也将由一个岗位转移到另一个岗位之中。因此,企业岗位随企业活动的顺序而拥有一种责任顺序。序岗位总是承担比前序岗位更大的责任三种责任共同确定了一个岗位的全部责任,责任转移机制就是要建立这三种责任的划分与衡量机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及上下游岗位责任交接关系。科学的责任转移与追踪机制是企业成功实施责任流管理的保障。(4)责任约束机制。责任流模式下的企业组织活动管理,需要发挥出责任流模式下的效用才能看见实施成果。而实施成果的价值体现就需要管理约束机制,同样,责任流模式的配套约束机制主要是为企业各个部门。单位而服务,只不过是通过部门的责任安排。部署来实现最终的业绩成果。(5)权责利与薪酬挂钩。权责利关系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同样,企业责任流模式下的权责利价值体现除了与约束职能发挥有直接关系外,与之相对应的薪酬、待遇也有着直接重要关联。薪酬、待遇到位,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工作主观能动性,完成上级下发给的各种任务指标。

三、企业实现责任流管理模式所应实行的强化对策

(1)责任分离与责任分解。责任分离和责任分解是企业如何确认责任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为了实现责任分离和责任分解,必须充分发挥部门领导责任精神,所以这项工作主要由各部门。单位的组织领导负责,即需要由每个部门领导对部门成员负责。为此,企业部门领导应当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眼光更要有前瞻性,思想也要有着一定高度,以此才能使部门内部的成员完成各项业务工作时质量得以保障,最终与企业的责任管理目标能够高度契合。(2)责权利机制与监督仲裁机制建立责任流。权责利监督制度和监督仲裁制度是实施企业责任流模式管理的第二个关键步骤。(3)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信息流的整合是企业实现责任流管理模式的重要标志体现。为此,这就需要企业能够在加强成本与责任之间。责任与作业单元之间关系管理与控制的基础上做好信息化工作建设,实现动态成本控制,进而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转化。

总之,责任流模式的树立是企业实现集成化组织活动管理的关键,也是现代企业提高管理水准的重要实施策略。一方面,责任流模式的设立满足现代企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强化责任流模式管理,能够提高内部员工的责任意识,相当于为企业创造出一笔宝贵无形资产,从而更利于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生存与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周正康.责任流管理模式在集成化企业管理中实践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2(2):61~63

[2]韩春梅,李侠.政府应急保障的责任流分析[J].中国应急救援.2011(5):14~17

[3]熊振福.成本责任流管理模式探索[J].铜业工程.2008(3):101~104

上一篇:论天价乌木的法律属性 下一篇:关于我国所得税会计核算对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