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有效管理的方法探讨

时间:2022-09-24 07:57:45

提高建筑工程有效管理的方法探讨

[摘 要]在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建筑业的地位也逐渐提升,建筑工程具有数量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主要包括对质量的控制、对资金的面管理,对合同的控制及对人力、材料的管理及设备技术等控制,本文就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有效管理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有效管理;必要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129-01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 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建筑业的良性发展。建筑行业如何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 也要相应的提高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建筑工程管理和一般的企业管理不同,企业管理是以人员管理做为重要的管理对象, 而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除了人员管理以外, 还包括施工仪器设备、施工材料等问题的综合性管理, 在建筑工程整个管理过程中,不仅仅要发挥工程项目负责人的管理作用, 同时还要发挥基层的所有管理人员的管理作用。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1.1 对于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它的规划与建设是从人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归根结底是还是为大众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是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联的,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为了切实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1.2 它是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与效率的重要保障。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它涉及到了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以及协作管理的方法,这样它能够给施工力量的增强带来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整个施工团队的凝聚力提供重要支持,从而提高整个工程施工的综合实力,为整个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1.3 它有利于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对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不仅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而且还可以为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提高带来帮助。通过建筑施工的管理,施工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这样就能为项目的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4 它有利于降低工程施工的运营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良好的施工管理,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还可以不断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工作,施工方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出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合理安排工期与进度,节约其运营成本,保证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2 建筑工程有效管理的方法

2.1 成本管理方法

成本管理中,合同管理是最根本的,要做好合同交底,并对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和项目增减变更进行紧密跟踪,及时同步跟上对应措施;及时根据合同约定进行工期和费用的索赔,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成本管理中,对材料的市场价格的紧密跟踪询价非常重要,做到预测核算对比,往往能节省大量款项支出。各环节必须进行考核,设立奖惩机制,保证成本支出的严控性和质量的可靠性。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要做好风险预控并设立风险准备金,规定成本预警幅度和做好成本预警工作,定期做好财务分析与核算,防止超出成本规划和计划。对于项目风险,除技术与组织措施外,要有风险分担措施如保险、担保及总分包的风险分担或寻找合作伙伴。工程成本多变,任何风险都会使成本大幅增加。建筑企业必须执行严格成本管理制度,进行精细化管理:签订成本责任状―严格成本分解―定期成本分析与核算―成本的及时纠偏。

2.2 质量管理方法

在工程质量管理中,项目管理部须全面管理与控制工程,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规范以及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从施工现场、施工过程及竣工过程管理入手,组织精干的管理队伍,提高劳务队伍劳动生产率,从影响施工质量的五个主要因素――人、料、机、法及环境入手,认真做好每一因素的管控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如上为项目层面,如下为政府监管相关对策:

1)强化建设工程各方主体质量意识。政府应强化对相关各建设主体的资质核定,促使各主体努力提高自身人员、装备素质及管理素质;强化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认证企业的认证行为监管,促使企业提升自身素质。

2)规范地方政府和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法规执行,纠正其不适当做法,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3)加强对已有及新进劳务分包企业的资质核定,逐步提高资质内容要求,逐渐培育出素质较高的劳务企业;逐步出台保护劳务分包企业的法规,提高其在建筑市场地位。

4)对于半挂靠现象,应逐步摸索找出对策。

5)大力推进建筑业劳务市场成长,促进技工培训和教育。建筑企业自身方面――加强自上而下的质量意识传输。首要的是企业高层向中间管理层、项目管理层进行质量意识传输,强化质量理念;广泛开展QC 小组活动;建立统一的质量信息管理中心,共享企业质量信息。

(三) 安全管理方法

方法一:政府应平等对待建设工程各方主体,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调整,使各方主体在建筑市场中真正享有平等地位;逐步杜绝垫资现象,政府应将建设单位建设项目的立项批准和资金相联系,委托银行严格资金监管,防止建设资金不足甚至断供。

方法二:严格建设工程项目各方主体资质核定,使之真正与其实力相对应,防止企业徒有其表空心化。

方法三:在法律法规方面逐步让劳务分包企业走上前台,大力培育优质的劳务分包企业,逐步让劳务分包企业有实力、有信心与总包企业平等对话。项目层面,应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标准,首先成立各层级安全管理组织;再从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出发,为员工的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严格落实安全专项资金,完善安全技术设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增强全体项目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最后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措施落实到位,形成职业健康安全PDCA 良性循环。

(四)环境管理方法

建筑施工过程,既是重塑环境的过程,也是污染环境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消灭或减量化污染源的过程。在布置现场平面总图时,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布局,并根据进度合理调整:首先确定污染源位置,分级确定重大污染源、中度污染源和轻微污染源。根据安全文明施工相关规定,依污染源性质轻重不同,制订相应防治措施并严格执行,造就舒适安全的施工环境。

3 总结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却又非常系统的工作,通常会涉及到工程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合同管理、成本控制、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建筑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重视,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补救。同时只有在施工当中大力加强各部门、各项目施工人员的合作与协调,才能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毕星主.项目管理精要[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 胡振华.工程项目管理[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3] 沈志祥.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对策[J].江苏建筑,2009.

[4] 王欣来.建筑施工管理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上一篇:试论电力计量的管理及应用对策 下一篇:净水设备的改进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