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框架”的礼貌行为研究

时间:2022-09-24 07:23:40

基于“框架”的礼貌行为研究

[摘要]传统礼貌研究认为话语的含义与说话人的意图紧密相连,即是通过特殊含义来传递的,而礼貌的框架观优先解释的是礼貌的社会性,提出当特定话语的某种用法在其最小的语境中尚未规约化时说话人的意图才发挥作用,这时听话人可以通过参照话语的临时语境来获得其特定的含义。

[关键词]礼貌 语境 框架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103-02

一、礼貌理论研究简介

Leech(1983)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1],下设七条准则:策略准则(尽量减少他人付出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慷慨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得体准则(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称赞准则(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谦虚准则(减少对自己的表扬)、一致准则(尽量减少自己与别人的不同看法)、同情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他认为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是平行的,可以解释合作原则所不能解释的问题,在交际中起着更高的约束作用。Brown & Levinson(1987)认为礼貌语言就是一种尽量减少威胁面子行为的手段或策略[2]。一个人会根据社会距离、权势差异以及言语行为威胁面子度等来测定威胁面子行为的严重性,从而采取相应的礼貌策略,以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成功地传递其交际的意图。他们还就面子威胁程度提出了如下公式:W=D(S,H )+P( H,S)+R。其中,W是测量威胁面子行为程度的数值,D(S,H )是测量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距离,P(H,S)是衡量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权力大小,R是衡量施加威胁面子行为FTA的程度。与社会期待准则背离越多就越威胁面子。D,P,R这三种因素通常不是客观的社会价值而是发话人自己的主观判断,它决定着发话人是否使用维护面子的策略。

二、传统礼貌研究之不足

传统礼貌研究认为,为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说话人会策略地使用一定的语言手段,以达到意欲的交际目标(Thomas,1995)[3]。礼貌理论的最大吸引力是它将面子威胁即礼貌与人的权力地位和社会距离的基本方面联系在一起。一个人通过礼貌所传递的不仅是对别人面子的关注,也传递了他对人际情景的不同感觉。礼貌原则深化了会话含意的研究,可以合理地解释人们有意违反合作原则的原因和说话人使用礼貌表达的原因。然而,礼貌原则存在着自身难以排解的问题。首先,传统研究对“礼貌”这一概念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关注特定语境的制约作用。Fraser & Nolan(1981)认为,句子或语言结构并没有礼貌和不礼貌之分,礼貌其实是一种社会判断和语境判断,即一个人在什么语境下说了什么话[4]。其实,礼貌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说它绝对是因为礼貌现象是每个国家和社会都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而礼貌又是相对的,因为任何礼貌性的言语交际都是发生在特定场合的,受到社会因素和各种语境的约束。在某种语境中看似礼貌的话语,在另一语境中可能显得并不礼貌,有时甚至会给人以过分礼貌之感。不够礼貌固然会使话语不能被接受,但过分礼貌也同样会使话语不能被接受。其次,礼貌理论强调的是人际关系的合作与和谐。然而,人们之间并非总是合作的,有时也会产生人际冲突。有的人还可能想在交际中展示自己的能力、魅力、自信、可靠、勇敢等。礼貌研究应当将这些概念都包括进来,进而加以有效拓展。再者,礼貌原则依据的是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背景,虽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普遍性,但无法对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礼貌现象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进行全面的解释。事实上,不同的文化会生出不同的言语行为,交际者采用的语用策略并不完全相同。

三、礼貌研究的框架观

社会交往经常使交际者陷入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交际者出于某种原因要保持交际双方彼此的面子(包括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另一方面交际者又常需要做出某种威胁这些理由的行为,而面子和礼貌可以化解这种尴尬。面子和礼貌是摆脱满足自我个体需要的混乱状态,实现有序社会交往的前提。有些学者(Eelen,2001;Mills,2003;Watts,2003)[5][6][7]从社会学理论出发对传统礼貌理论中的共享规范和单一文化等提出质疑,建议我们考察不同的文化中礼貌规范的性质问题。他们特别看重听话人的作用,建议将礼貌放到听话人的评价中。礼貌不仅限于单句,还存在于较长的语篇中,礼貌涉及听说双方的多次交际和相互协商。我们只有研究现场交际中的礼貌才真正有意义,从现场交际中可以观察到某特定话语潜在的礼貌行为。与从说话人角度研究礼貌的做法不同,他们强调对话的过程观、动态观。礼貌评价是以特定的交际中的听话人为前提的,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语言使用的语境就无法对语言产生的影响作出预测。礼貌的好与坏取决于现场评价,礼貌可以是积极的,如操纵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情景,也可以是消极的,如容易引起别人反感的过分礼貌行为。个体的理性经常会受到社会理性的制约。社会理性可以通过说话人的个人意图和听话人对此意图的识别来施加影响。在社会理性的制约下,说话人会从众多可能的表达方式中做出某种具体的选择。交际中的个人意图本质上具有社会建构性。一个人只有假设听话人可以将其行为解释为某特定的行为时才会实施该行为,而听话人能否做出相应的反应和解释取决于该特定行为是否是社会规范所允许的。可见,社会理性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物,而是个体理性必要的前提条件。社会理性将各种选择摆在我们眼前,是个体理性促成了特定的选择。一个人在用某种方式表达某种意义时,他一定认为听话人熟悉该方式,而且听话人可以判断它是什么含义。换言之,说话人只有使用听话人对某特定意义可以识别的方式才能来传达其意欲的意义。否则,无论说话人认为自己的话语有多么礼貌,如果听话人不具有同样的评价,其表达都不能称得上礼貌。当听话人通过他的反馈表明他已识别并认可了说话人的言语行为时,该行为才能进入交际者共同的集体经验,且有可能成为今后交际的模型,礼貌规范就此产生。社会理性就是这样进入到礼貌中的。分析者不应该把自己的解释强加在语言素材上,因为是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规则性的东西,而这些规则性的东西就是礼貌的意义。基于这一点,他们提出了礼貌研究的框架观。“框架”是储存在人的记忆中用来表征特定情景的信息结构,与某些经常重复发生的情景和事件有关,人们可从记忆中随时调出框架中的信息作为背景知识来理解新的情景和话语。“框架”是人们通过社会化过程习得的,可反映该语言和团体的特殊性。框架具有社会文化规定性,不同框架产生的社会文化含义也是不同的。从社会认知上,知识可以分为个人知识和社会知识。社会知识为具有规约性,为社会群体所共享,而个人知识具有特殊性,仅与具体的人有关。个人知识虽不完全相同,但可以与社会知识发生重叠。在一定的社会知识条件下,相同的知觉在不同的知觉者中会产生相同的心理状态,进而产生一致的推理和预期。

礼貌框架观将语境划分为包含某个特定说话人(特定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等)和某特定听话人(特定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等)的语境类型,而不是具体的、特定的语境。当交际在某种情景中发生时,交际双方相互作用、互为影响。我们可以根据听话人的反应将某种语言表达划分为特定的行为类型(言外之力或语境变化潜势)。例如,如果交际者通过说话或动作表示对某表达实施的请求行为加以认可和反应时,该行为就会被认为是礼貌的请求。可见,这里的语境已剥离了具体的细节,那些已得到人们的认可,用来实现特定行为的特定表达与特定的语境类型经常是共现的,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礼貌就存在于这种共现规律中,而不仅仅是通过语言加以兑现。可见,在宏观层面看起来理性的全知行为,其实是局部的或小范围的行为,是对在什么情景下使用什么表达的特定知识结构,即“框架”。传统礼貌研究认为,间接含义与说话人的意图紧密相连,是通过特殊含义来传递的。而礼貌的框架观认为,只有当特定话语的某种用法在其最小的语境中尚未规约化时说话人的意图才发挥作用。这时,我们必须参照话语的临时语境才能获得其特定的含义。总之,框架处于宏观礼貌策略(从特殊性抽象出来的)和临时语境(从中可以抽象出框架)中日常言语行为两者之间的那个层面。礼貌框架观优先解释的是礼貌的社会性,而不是礼貌的语用特征。礼貌的社会解释不能直接简化为语用解释。

【参考文献】

[1]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1983.

[2]Brown,P.and S.Levinson.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Thomas,J.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95.

[4]Fraser,B.&Nolan,B.The association of deference with linguistic for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1981,27:93-109.

[5]Eelen,G.A Critique of Politeness Theories.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1.

[6]Mills,S.Gender and Politenes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7]Watts,R.J.Politenes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上一篇:英汉习语的差异及翻译 下一篇: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原则及实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