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让学生爱上学语文

时间:2022-09-24 06:43:51

作业――让学生爱上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97-02

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已多年了,深知语文作业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眼下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语文作业形式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切入口。

可是现在的语文作业内容囿于课本知识,形式单一、枯燥,大多是机械、重复的抄写,学生缺乏兴趣,如:把当天学的生字写三遍并组词,把要求背诵的课文抄写三遍等;全班都做同样的作业,缺乏层次性;学生把作业当苦差,疲于应付,作业质量低劣,学生对这样的作业不感兴趣。高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期,有好奇心理,喜欢新鲜刺激的东西,因此,作业要结合学生实际,积极创新作业形式,在符合教学原则的同时,更加注重开发高年级学生的潜能。我在平时的实践中,做了这么几类作业与大家分享:

一、实践作业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因此我想:在布置语文家庭作业时,能不能布置一些实践性的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了课文《荒芜了的花园》,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并评一评谁表演得好:学了《松坊溪的冬天》让学生根据课文画成图画并展览。学了表现人与人间亲情的单元让学生学会感恩,向自己的亲人回报爱,并记录下来。这样把语文学习同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可以“打通”学生的课内、课外生活,让学生在实践性家庭作业中学语文、用语文,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课外阅读作业

儿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课堂中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他们。新课标强调: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内,注目课外,拓展性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开阔小学生视野,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我选了一些适合孩子们读的书比如这学期我们读了味泰戈尔的《图书馆》、冰心的《繁星・春水》、叶圣陶的《稻草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朱熹的《熟读精思》,学生已积累了不少有关美词佳句。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设计“ 读书美容院”,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1、请你为“读书美容院”起个名,届时写在匾额上。

2、开张时请你送两句赠言。

3、准备向顾客推荐一本好书,书名《 》作者

你推荐这本书的理由。

4、我想邀请你在开张仪式上致辞,请你准备好发言词。

自开张以来,学生以主人姿态主动为班级的“读书美容院”献计献策,变一贯的被动做为主动做,学生乐意完成。从推荐书目中,老师了解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引用本单元课文中的语言作赠言和发言词,通过自身经历揭示了读书明理、读书养气、读书养颜,拓宽视野等诸多好处。

这样的作业既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做起作业来会兴趣盎然。

三、少量的、有梯度的书面作业。

因为书面家庭作业具有复习巩固已学知识,预习将学知识提出疑问的作用,所以还是要适当布置一些。但要控制书面作业总量,注意梯度。最好运用活页式作业,这样既有基础,又有应用,还可以加点拓展!

四、经典作业

我们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时,布置了一次情系“三国”的作业。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妒贤嫉能、鲁肃的忠厚守信、曹操的谨慎多疑。学生对此文的学习兴趣极为浓厚,原因是社会上的三国人物和三国故事是学生们津津乐道的,特别喜欢其中的风云人物。面对学生的三国情结,我在学完了《草船借箭》一文后,设计了这样的作业供学生选择完成:

1、如果你的绘画技术还不错,请你为自己最喜欢的三国英雄设计一张名片:名片上最好要画出人物的画像,在附上一段性格、事迹介绍,也可以用一两句话来评价这位三国人物。

2、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的书或者电视剧,请你为自己最喜欢或者最讨厌的一个三国人物写一段评价语,结合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评价会更有说服力。

3、如果你只从《草船借箭》一文中了解了几个三国人物,请你再读懂、读熟书本后面的选学课文《孔明智退司马懿》,再结合两篇课文中的人物,积累背诵十个有关这几位人物的歇后语。

4、如果你愿意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可以和同学合作设计一下,演一演《草船借箭》的故事。

这一作业安排在课余时间,要求学生可以选择其中1-2项来完成,既考虑了留给学生充裕的作业时间,也考虑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按兴趣超额完成。学生对于这样的选择性作业非常有兴趣,布置作业的时候就兴奋不已,纷纷讨论要选择那个作业完成,更有人已经在班级里为故事表演“招贤纳士”了。

利用作文课时间,我们进行了“走进三国”的作业交流:且看那些把张飞画得吹胡子瞪眼的,把庞统介绍得惺惺相惜的,把诸葛亮介绍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把三国歇后语背诵得神气十足的,把《草船借箭》表演得有模有样的,同学们画三国、说三国、演三国,感受着三国的刀光剑影,品味着三国的英雄情怀。让我欣喜的是: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班级里竟掀起了“三国热”,很多同学买来了《三国演义》,也有购买《易中天品三国》的,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下课的时候常常能听到“鲁肃”、“司马懿”、“张辽”、“赵云”等这些名字。似乎在无意间,学生为自己布置了一道“品读三国”的作业。

一颗石子能激起一池的涟漪,那是多么美的画面!教育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需要我们教师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特长,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在布置作业时,面面俱到一刀切,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根源。作业的个性化是有助于“提优、抓中、补差”的。设计作业注重其层次性,并有一定的灵活性,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选择作业时能“爱我所爱”、“对号入座”,以此来调动各种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将是我们为提高作业效率而不断思考的方向。

当然,在布置学生作业时还应新生学生的差异性,要有弹性作业,老师精心设计各层次学生的练习,内容设计要有坡度,让学生自己选择符合自己层次的练习,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迎接挑战欲。当然,布置给学生做的作业,教师最好先做一遍,根据实际作适当调整,真正获得减负增效的成果。

作业,如果让学生感到快乐,并且能在快乐的作业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这才是成功的作业,这才是有效的作业。

上一篇:藏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建议初探 下一篇:走好低年级识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