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校区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时间:2022-09-24 06:33:21

大学新校区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摘 要 本文以宁波工程学院在杭州湾新区新设立的汽车学院为例,探讨大学新校区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并对高校校园文化管理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新校区 校园文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大学,作为一个容纳多种文化因子的动态系统,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吸纳历史积淀、名家大师、优秀学子等诸多元素,共同指向一个独特的价值整体,即校园文化。可以说,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巨大内部凝聚力和外部扩张力的无形资源,是使大学活跃起来的最好催化剂,也是促进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及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众多大学在抢夺市场资源的过程中,扩大招生规模、开辟新校区,陆续形成了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这一格局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校区管理模式,对高校管理尤其是高校校园文化管理带来诸多挑战。

1大学校园文化与校区扩张

作为一所大学整体精神面貌和特色的凝练,校园文化呈现为一种传统积淀和精神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校园环境里的每一个个体。“大学文化是大学为追求自身组织的社会价值和实现办学目标,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等各领域,通过大学人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形成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作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校园文化是浓缩在群体交往中的“遗传基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传承。

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开始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各地兴建起一大批大学城,不少大学为扩大办学规模也在异地另辟校区――“一校多区”格局应运而生。因为建造时间短、地理位置相对独立、缺乏特有的历史痕迹和传统气息,新校区在校园文化的传承上不自觉产生断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文化孤岛”。

事实上,无论是大学之间的合并重组还是新校区的扩建另造,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层面的建设,而应当同时考虑校区之间校园文化的传承与融合。多校区办学格局一旦形成,就应当以新的模式、新的理念梳理校园文化资源,实现新、老校区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新增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抓住发展机遇,实现新校区跨越式发展。

2杭州湾汽车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2.1杭州湾汽车学院概况

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宁波市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83年,以工科为主,文、理、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现有风华(主校区)、翠柏和杭州湾三个校区,“一体两翼”的功能布局初现雏形。杭州湾汽车学院是该校所辖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于2012年开工建设,201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学院目前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和车辆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多校区高校可以充分调用各校区的办学资源及利用其所在地的人文、商业环境进行特色文化建设。”落户杭州湾新区,正是由于该地汇集了上海大众、吉利汽车等一大批整车龙头企业和汽车研发机构。作为浙江省内首家培养汽车专业通用人才的专业院校,学院充分利用杭州湾新区内优越的产业资源优势,极大地方便了校企产学研合作和学生的实习就业。

2.2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落户杭州湾新区后,汽车学院立足区位优势,办学空间明显增加,校园文化建设资源大大丰富,但仍显示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全新的杭州湾校区经精心规划,在建筑风格上力求凸显汽车学院特色,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但是由于没有历史积淀,规划过程中又缺少包含老校区校园文化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志等文化缩影,新校区更像是现代建筑群,缺少大学独有的文化氛围,很难让人感受到文化的差异性。这也正是新校区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集中凸显的问题,即忽视精神文化建设,缺乏对传统文化必要的传承。

(2)新老校区文化缺乏传承链,学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杭州湾新区位居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几何中心,到宁波市区高速车程约1小时,教师上下班主要依靠两趟班车。路程遥远导致很多教师有课才会前往新校区,课程结束后立即乘车返回。“走教式”的教学,大大减少了师生私下交流的机会,学生难以通过长期相处感受教师的个人魅力、优秀品质,结果也就造成师生间存在明显的情感、观念断层,学生无法通过教师体认老校区校园传统,进而对学校整体的文化等也都缺乏必要认识,最终导致对校园文化认同感不强,更缺乏归属感。

(3)各校区文化交流断裂,育人功能受限。地理位置偏远不仅使师生在传承文化的互动中受限,也导致新老校区间、不同学院间在联系和交流中受限。新校区学生日常以接触本学院教师为主,少部分为来自其他学院的公共课老师,参加的各类学术活动也以学院为主,有限的文化传播主体、方式、渠道,很难让学生感受不同校区、不同学院的文化环境与学术风格,使他们无法全面体会大学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精髓。此外,独立校区也限制了部分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的多元性、可能性,学生很难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和兴趣爱好,接触本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这种限制也意味着学生在知识补充、思维扩展等方面面临的局限,无法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4)校区文化发展“生态失调”,新校区易受“冷落”。“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而区域文化的形成总是在与其周边文化环境及其宏大社会文化背景的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令人尴尬的是,像杭州湾汽车学院一样的新校区往往设立在新兴开发区或城市边缘区,远离老校区和发展相对成熟的城市文化。由于缺少文化互动、交流的适合对象,又缺少老校区必要的文化输出、抚育和滋养,导致新校区校园文化发展“生态”严重失调,只能以“文化白纸”甚至是“文化孤岛”的形式缓步发展。由此受损的,不仅仅是新校区自身,还包括学校整体文化品牌建设,以及所有在校学子。

3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性思考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C・莱温教授认为,“对一所大学来说,必须是自身培养,生长起来的,绝不能照搬别人的做法;大学应是完全独创性,融合于各自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之下,所以世界上找不到两所同样的大学。”诚然,一个学校的成功经验也许并不适用于另外一所大学,但探讨大学特别是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还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因此,结合前文的探讨,笔者针对当前大学新校区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传承老校区文化精髓,发挥新校区主动性。以宁波工程学院风华校区为代表的老校区,积累了深厚的文化韵味,学生很容易在无形中受到熏染,而新校区在这方面则处于天然劣势。因此,就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和介绍校史,凝练学校品牌文化,弘扬老校区文化精髓。除此之外,学校需要整体统筹,明确各校区、各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分工,加强沟通和协调,也要适当放权,激发新校区师生的主动性。

(2)挖掘新校区特色,提高师生参与度。新校区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不仅要依靠学校领导的主导,更要依靠新校区中每一位师生参与。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挖掘并凝练新校区文化特质。特罗兹尼就曾指出,学校的影响力受到“学生个体在人际互动和校园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投人与努力的影响”,因此要特别重视学生队伍的作用。作为校园文化最大的受惠者和建设主力军,应通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其活动参与度。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也在无形中带动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3)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开展多渠道多层次交流。地域限制往往是造成新老校区间文化断层、传统文化失落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积极拓展文化交流的渠道,寻找交流新方式。有效借助当下热门的网络等平台拉近校区间的距离,使新老校区互相感染,互相影响。同时,新校区要积极梳理现有资源,总结吸收老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优良成果,发挥新增资源优势,对可利用的文化因素进行再认识和重新定位、组合,从而找出最佳模式主动建构新校区特有的校园文化。

(4)加强与周边环境的文化互动,走出“文化孤岛”。大学本身是一个充满活力、倡导兼容并包的社会组织,能够吸收容纳各种文化共存并相互理解。应当充分利用好大学文化本身开放、包容的特性,主动与周边的社会组织对接、互动。在对外交流中,一方面要让对方看到自身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虚心学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求得新校区校园文化迅速落地生根进而取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申作青.当代大学文化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4-17.

[2] 郑鹏.浅论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当代经济,2007(05):98-99.

[3] 杨萍.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4] 丰捷.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综述[N].光明日报,2004-8-5.

[5] 周妍妍.大学新校区背景下学院文化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我国PPI与CPI背离的特征表现与成因分析 下一篇:浅析Relief算法设计思想在电子证据分析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