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途径与思考

时间:2022-09-24 06:22:27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途径与思考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提问的角度与深度,讲究提问方法方式,提出有艺术性的问题,才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针对性;启发性;发散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课堂提问艺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思维,还能够引导学生有效地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析了几点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策略。

一、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针对性,要结合教学目标,在教学实际中抓住重点和难点,只有把握了重点与难点来设计问题,才能够结合主题开门见山,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最后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小弗朗士这一人物的感情变化重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直奔课文中心思想,这样一来,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二、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兴趣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动,只有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了,思路变得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知识能力才能够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故乡》一课的时候,针对“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针对这一句话中的“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含义,再加上“路”与“希望”相联系,学生的思维视野变得开阔,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提出有发散性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发散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为了提出有发散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将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联合起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中,教师可以从“三味书屋的教育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这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当学生畅所欲言且都各说有理的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强化。

此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教师还要从创新型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和结合生活实际思考问题。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李培昌.优化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4(7).

上一篇:基础年级历史教学“四化”技巧 下一篇:浅谈如何激发中职生的语文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