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何时不是翻译》评介

时间:2022-09-24 02:00:40

《翻译何时不是翻译》评介

摘 要: 《翻译何时不是翻译》是体现文化派代表人物巴斯奈特翻译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文中她通过对伪译现象的阐释,批驳了传统的“翻译”、“原作”及相关概念,并提出了翻译学的新理念。

关键词: 《翻译何时不是翻译》 翻译 伪译 评介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是英国沃里克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的著名学者,在国际比较文学界和翻译界中都享有盛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学宣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翻译研究也开始了广义上的文化转向(段峰,2006)。巴斯奈特作为这一潮流的倡导者提出了许多与传统翻译理论相悖的新观点、新看法,如强调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单词、句子或语篇,而是文化(Bassnett & Lefevere,1990),从而成为翻译文化派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与文化派另一代表人物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合著的论文专集《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中,巴斯奈特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翻译何时不是翻译》(When Is a Translation Not a Translation?),其中她通过对伪译现象的阐释,批驳了传统的“翻译”、“原作”及相关概念,并提出了翻译学的新理念。

一、文章概述

《翻译何时不是翻译》可以归结为五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巴斯奈特首先提及译作与原作的关系,从她肯定德里达(Derrida)“译作即原作”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巴斯奈特对译作地位的推崇,同时也表明翻译研究的重点从原作转移到译作。接着,她给出反映这一研究趋向的另一佐证――学界对译者可见性的讨论。巴斯奈特认为,译作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原作,译者也不可能完全隐身,因为在语际转换过程中译者留下的痕迹始终是无法抹杀的。最后,巴斯奈特指出,我们现在处于翻译研究的转折点,各种变幻莫测、冲突不断的概念一直被重新评估和界定,无法达成一致看法,为此她引进“共谋”(collusion)这一概念,以期更好地解决翻译的问题。

文章的第二部分着重于对“文本共谋”这一现象的阐释。对于“共谋”,巴斯奈特说:“当我们与某物共谋时,我们赞同它,支持它,但是只在某种程度上。”她认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共谋,正是共谋使我们无法用绝对的原则分清其中的“对”与“错”。同理,读者与作者之间也存在共谋。巴斯奈特援引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有关“作者已死”和“文本互文性”的观点,说明世上不存在真正的“原作”(original),因为作家在写作中总会受到自己阅读图式的影响,从而在作品中呈现他人的“回音”。同样,没有两个译本是等同的,因为个人阅读图式的不同会使译者在翻译过程的两个方面――阅读和写作中显示出差异性。巴斯奈特在此暗示了读者、译者、原作者之间共谋的必要性。

谈到“翻译何时不是翻译”,巴斯奈特认为“共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工具。作为读者,我们共谋“翻译”这一术语的用法,认为翻译即二元模式下的文本转换,由此产生了对“原创性”和“真实性”、“主导”和“从属”等问题的争论。但是,我们能够始终确信自己知道翻译为何物吗?而我们称之为翻译的文本又始终如一吗?

为解决上述问题,巴斯奈特援引了图里(Gideon Toury)谈论的“伪译”(pseudotranslation)这一概念。所谓伪译,即冒称翻译的文本。图里认为,伪译本是向一国文学体系引进新事物的便利途径,尤其对于那些严禁偏离常规模式的体系卓有成效。由于译本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宽容和接纳,所以历史上不乏文人学者采用译本的形式发表其作品。巴斯奈特认为伪译现象历史悠久,应该得到学界更多的关注,同时,她重申了“作为读者我们共谋翻译概念”的事实。

在文章的第四部分中,巴斯奈特分别论述了伪译的几种类型:

第一类:非真实材料来源。巴斯奈特以马洛礼(Mallory)参考亚瑟王故事的法语、威尔士语及英语版本编写出的著作《亚瑟王之死》作为这一类伪译的典型。巴斯奈特认为,马洛礼声称其取材真实可靠,但是又故意隐藏资料来源的线索,而我们作为读者与作者共谋,认定其资料来源真实可靠,允许作者对我们实施操控。事实上,由于《亚瑟王之死》没有明确的源语文本,而是来源于一系列不同语言的材料,所以它既不是翻译,也不是原著。

第二类:自我翻译。巴斯奈特以贝克特(Samuel Beckett)发表的四首法英对照的组诗为例,来说明伪译的另一类型。四首短诗均是贝克特所作,且注释表明英语诗是法语诗的翻译版,但是法英两组诗的意思却不尽相同,巴斯奈特认为原作的权威性遭到了破坏,摆脱窘境的办法就是否认原作的存在,继而否认翻译的产生,而把这两组诗看作是同一作者用不同语言写成的同一文本的不同版本。

第三类:杜撰翻译。巴斯奈特以布尔顿(Richard Francis Burton)发表自己创作的长诗却署名由F.B.翻译为例,强调定义翻译的困难性,并说明伪译的作用和目的。巴斯奈特认为,布尔顿以伪译本的形式发表自己的作品,不仅为了提高作品的地位,而且为了方便采用英语文学体系以外的方式进行写作。

第四类:作为译者的旅行者。巴斯奈特以游记文献的真实性问题阐释了伪译现象的又一类型,揭示出“共谋”的作用。巴斯奈特认为,旅游写作是作者与读者文本共谋的结果,旅游写作中旅行者与当地人的会话以貌似翻译的形式展现,使读者认定该会话的真实性,共谋旅行者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随意交流,而无论会话是否真实发生,无论旅行者的实际语言能力如何,我们只是认同,相信故事的真实性。

第五类:虚假翻译。巴斯奈特以哈格德(Rider Haggard)在《艾伦・奎特梅因》(Allan Quatermaine)中使用伪中世纪英语表示异域人物的语言为例,说明小说作家常在作品中使用一些符号标记以示会话语种的差异性。巴斯奈特认为,这种仿造中世纪英语表示异域语言的做法就是翻译,这种用法凸显了英语的优越性,暗示了意识形态的操纵作用。

最后,在文章的结语部分,巴斯奈特集中论述了本文的结论:“翻译”范畴是模糊的、无益的,我们不该把翻译看成一个独立的类别,而应该是作者与读者共谋的一套文本实践。我们应该走出二元对立的翻译模式,停止对翻译与原作关系的纠缠,打破“翻译”这一术语的束缚,毕竟翻译是共谋的结果。

二、文章评论

1.意义与贡献

在《翻译何时不是翻译》一文中,巴斯奈特首先指出了翻译研究的重点从原作转移到译作,肯定了“译作即原作”和译者可见性的观点,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极大地提高了译者和译作的地位。

巴斯奈特在翻译研究中开创性地引入“共谋”这一概念,认为翻译是读者、译者、原作者之间共谋的结果。在分析图里伪译论的基础上,巴斯奈特肯定了伪译的积极作用,呼吁学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对伪译现象进行了挖掘,加深了我们对“翻译”的认识。

巴斯奈特这种将翻译视为共谋的结果,认为翻译研究应该走出二元模式的看法,开阔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对我们认识翻译、理解翻译、促进翻译研究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不足与缺陷

对于伪译的第五种类型“虚假翻译”,如用仿造中世纪英语的方法表示异域语言,赵彦春(2005)认为“这是一种可以称之为类比的写作手法,以说明作品中的人物是用另一语言进行对话的”。他指出,“这种处理手法不能界定为翻译,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创作。一部作品是一个自足的文本系统,为避免出现一套以上的语码,往往用类比方法模拟方言或外语”(赵彦春,2005)。笔者较为赞同赵先生的看法,认为巴斯奈特将这种类比手法归为伪译,实为勉强,或许巴斯奈特试图以此拓宽伪译的种类,但她没有在文中详细明确地给出自己对伪译的界定,而只是简单引用图里的观点,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

三、结语

《翻译何时不是翻译》是体现文化派代表人物巴斯奈特翻译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它批驳了传统翻译理论的一些术语和概念,对我们认识文化派的翻译思想、了解其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Susan Bassnett,Andre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1.

[2]Susan Bassnett,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History,and Culture[C].London:Cassell,1990.

[3]段峰.苏珊・巴斯内特文学翻译思想述评[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4]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意义 下一篇: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的交际环境